一种除雾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90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雾冷却塔,用于冷却循环水,所述除雾冷却塔包括:塔体,内部形成腔体;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用于将第一层冷空气导入腔体下部;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用于导入第二层冷空气;第一循环水供给装置,用于使第一层冷空气变成湿热空气;第一换热器,环绕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前端,用于使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上升,并且湿热空气降温脱水;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后端;第二循环水供给装置,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用于将第二股循环水导入第二换热器,并在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下,使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上升;和混合室。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雾冷却塔,在既脱水又加热的双重保证下,达到节水消雾的目的。

A mist eliminator cool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fogging cooling tower for cooling circulating water. The defogging cooling tower comprises a tower body with a cavity formed inside; a first layer cold air intake port for guiding the first layer cold air in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vity; a second layer cold air intake pipe for guiding the second layer cold air; and a first circulating water supply device.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surrounds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cold air intake pipe to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econd cold air and dehydrate the hot and humid air;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is locat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second cold air intake pipe; the second circulating water supply device is used to heat exchanger with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The second circulating water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econd cold air is further increase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and the mixing chamber. According to the new defogging cooling tower of the utility model, water saving and defogging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double guarantee of dehydration and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雾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雾冷却塔。
技术介绍
在火力发电厂、生活垃圾发电厂等工厂中,常常会采用循环水系统,冷却塔是其中一种常见的装置。通过冷却塔将携带余热的循环水在冷却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把水的热量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冷却塔的基本原理是使空气自下向上流动,同时使循环水自上部落下,在双方流动过程中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循环水温度。在冷却塔中,机力冷却塔由于占地小,设备紧凑等优点,在各行业广泛使用。目前的冷却塔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通过冷空气对热流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会有水蒸发到空气中,造成水资源流失;另一方面,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湿度大的情况下,冷却塔会出现羽雾现象,特别是在中部地区,冬季环境温度低、湿度大,普通冷却塔出现大量羽雾现象,形成视觉污染,对于距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比较近的居民生活区来说,这种视觉污染的影响更大,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除雾冷却塔,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针对目前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除雾冷却塔,用于冷却循环水,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内部形成有腔体;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塔体下部,用于将第一层冷空气导入所述腔体的下部区域;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塔体的上部区域,用于导入第二层冷空气;第一循环水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之间,用于将第一股循环水导入所述腔体的下部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层冷空气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所述第一股循环水的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层冷空气变成湿热空气;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环绕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的前端,用于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与所述湿热空气换热,从而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上升,并且所述湿热空气降温脱水;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的后端;第二循环水供给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用于将第二股循环水导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并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下,与所述温度上升的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所述第二股循环水的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上升;和混合室,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上部区域,用于使温度进一步上升的所述第二层冷空气与降温脱水的所述第一层冷空气混合,以形成混合空气。进一步,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为L型进气管,包括水平部和垂直部,所述水平部延伸到所述塔体的一侧侧壁的外部,所述垂直部与所述塔体的另一侧侧壁构成半封闭区域,所述半封闭区域在顶部具有开口。进一步,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水平部的四周。进一步,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垂直部的侧壁上,且所述温度进一步上升的所述第二层冷空气从所述半封闭区域的所述开口处进入所述混合室。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循环水供给装置之间的填料层。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顶部的出气口,用于排出所述混合空气。进一步,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进一步,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管翅式换热器。进一步,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的集水装置。进一步,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循环水供给装置上方的除雾器。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除雾冷却塔,第一股循环水与第一层冷空气进行换热,在第一股循环水的温度降低的同时,使第一层冷空气变成湿热空气;通过第一换热器对第二层冷空气与湿热空气换热,使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上升,而湿热空气降温脱水,从而节约水资源;通过第二换热器对温度上升的所述第二层冷空气与第二股循环水进行换热,在第二股循环水的温度降低的同时,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上升,而后在混合室中与降温脱水的第一层冷空气混合,以形成混合空气,在既脱水又加热的双重保证下,达到节水消雾的目的。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雾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除雾冷却塔101、填料层102、除雾器103、集水装置104、第一换热器105、混合室106、第二换热器107、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108、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109、第一循环水供给装置110、第二循环水供给装置111、塔体112、出气口113、开口1081、水平部1082、垂直部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便阐释本技术如何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显然,本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目前的冷却塔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通过冷空气对热流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会有水蒸发到空气中,造成水资源流失;另一方面,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湿度大的情况下,冷却塔会出现羽雾现象,特别是在中部地区,冬季环境温度低、湿度大,普通冷却塔出现大量羽雾现象,形成视觉污染,对于距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比较近的居民生活区来说,这种视觉污染的影响更大,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目前,常见的除雾节水型冷却塔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冷却塔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第一层冷空气对一部分循环水进行冷却,而后第一层冷空气变成湿热饱和空气,第二层冷空气通过间接换热器与余下的循环水换热,余下循环水被冷却,而第二层冷空气变成干热空气,然后第一层的湿热饱和空气与第二层的干热空气在冷却塔出口处混合排出。这种冷却塔能够灵活调整上下两层热负荷,但其不包括脱水环节,不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第二种双层冷却塔的工作原理:首先第一层冷空气对全部循环水进行冷却,循环水的全部热量将在第一层被冷空气带走,而后第一层冷空气变成湿热饱和空气;第二层的湿热空气与干冷空气通过间接换热器,其中的湿热空气降温脱水,干冷空气则升温,从而在间接换热器出口两股空气混合时,湿热空气内部的部分水蒸气被脱除,因此,出口处混合空气的含湿量降低,达到节水消雾的目的。这种冷却塔未设置干冷模块,在外界环境较为恶劣条件下,其消雾效果仍然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示例性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除雾冷却塔100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1来具体描述该除雾冷却塔10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除雾冷却塔100包括:塔体111、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107、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108、填料层101、第一循环水供给装置109、第一换热器104、混合室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雾冷却塔,用于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内部形成有腔体;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塔体下部,用于将第一层冷空气导入所述腔体的下部区域;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塔体的上部区域,用于导入第二层冷空气;第一循环水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之间,用于将第一股循环水导入所述腔体的下部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层冷空气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所述第一股循环水的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层冷空气变成湿热空气;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环绕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的前端,用于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与所述湿热空气换热,从而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上升,并且所述湿热空气降温脱水;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的后端;第二循环水供给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用于将第二股循环水导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并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下,与所述温度上升的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所述第二股循环水的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上升;和混合室,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上部区域,用于使温度进一步上升的所述第二层冷空气与降温脱水的所述第一层冷空气混合,以形成混合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冷却塔,用于冷却循环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内部形成有腔体;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塔体下部,用于将第一层冷空气导入所述腔体的下部区域;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塔体的上部区域,用于导入第二层冷空气;第一循环水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冷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之间,用于将第一股循环水导入所述腔体的下部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层冷空气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所述第一股循环水的温度,并使所述第一层冷空气变成湿热空气;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环绕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的前端,用于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与所述湿热空气换热,从而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上升,并且所述湿热空气降温脱水;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气管的后端;第二循环水供给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用于将第二股循环水导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并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下,与所述温度上升的所述第二层冷空气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所述第二股循环水的温度,并使所述第二层冷空气的温度进一步上升;和混合室,设置在所述腔体的上部区域,用于使温度进一步上升的所述第二层冷空气与降温脱水的所述第一层冷空气混合,以形成混合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蔡旭胡利华邵哲如周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江苏省节能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