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基坑外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外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加大,深基坑支撑的重要性及技术难度也在与日趋增。而目前的施工技术,一般均局限于:排桩、土钉、重力式挡墙等。而当坑深加大或土层条件不理想时,则多采用如下方式:双排桩支撑结构,由于需要进行多排桩的施工,从而导致造价过大,工期过长,另外,排与排之间难以协同工作;对于排桩加锚索(杆)的方式,由于通常的锚索(杆)均为一端与排桩连接,且另一端横向入土体中进行锚固,为了达到较好的锚固效果,则需要横向插入得更加深,因此,需要更大的地域空间,从而影响范围大,一旦基坑周围有其它的建筑设施,采用锚索(杆)的方式进行锚固将非常不适用,另外,采用锚索(杆)进行锚固的方式,会留下后续障碍(锚索)或回收成本增加;对于排桩加内支撑,由于需要将基坑挖开,在基坑内部进行支撑施工,造价过大和工期过长,且严重影响坑内挖土及土建施工、拆除难度大、交叉作业相互影响因素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撑结构造价高、施工难度大和工期过长,从而提出一种造 ...
【技术保护点】
1.深基坑外支撑结构,包括:环形挡墙结构,用于实现基坑挡土和/或止水的作用;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挡墙部分、第二挡墙部分和第三挡墙部分,所述第一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分别与第二挡墙部分相接;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分别实现不同方向的挡土和/或止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环形挡墙结构的基坑外侧;承拉部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三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支撑结构受到的朝向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深基坑外支撑结构,包括:环形挡墙结构,用于实现基坑挡土和/或止水的作用;其中,所述环形挡墙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挡墙部分、第二挡墙部分和第三挡墙部分,所述第一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分别与第二挡墙部分相接;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分别实现不同方向的挡土和/或止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环形挡墙结构的基坑外侧;承拉部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挡墙部分所受到的朝向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到所述支撑结构上;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挡墙部分、所述第三挡墙部分连接,用于将所述支撑结构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转移至所述第一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上,从而抵消所述支撑结构受到的朝向所述基坑内侧的土体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拉部件位于所述土体的外部,和/或所述承压部件位于所述土体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基坑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至少大部分位于所述土体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深基坑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拉部件与所述第二挡墙部分的中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的靠近所述第二挡墙部分的端部连接,形成支撑;或者,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墙部分和所述第三挡墙部分的中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献刚,章学良,柯贤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