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0684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57
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长石46‑50份、石英15‑20份、滑石6‑10份、方解石8‑12份、苏州土6‑10份、铜矿石4‑6份、锆英石2‑5份、氧化钇0.8‑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钧红釉,强度高、可耐高温和耐酸碱腐蚀,安全性能好,可作为餐具使用。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Jun red glaz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Jun red glaze is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red feldspar 46_50, quartz 15_20, talc 6_10, calcite 8_12, Suzhou earth 6_10, copper ore 4_6, zircon 2_5, yttrium oxide 0.8_1.2. The Jun red glaz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strength,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cid and alkali corrosion resistance, good safety performance and can be used as tablew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钧瓷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以色彩斑斓、古朴典雅、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钧瓷贵在窑变,釉色的美丽乳光和窑变现象是靠严格控制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的工艺控制,使釉产生液-液分相现象和分相液滴在宏观分布上的不同流纹结构而获得的。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钧瓷釉色的典型釉色,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但是钧瓷一般作为供人欣赏或把玩的装饰品,不像如景德镇瓷器、德华瓷器、唐山瓷器作为餐具使用,因此,钧瓷制品的耐热、耐磨损、机械强度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现有钧瓷制品为了提高烧制成品率,一般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化工原料(如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铜),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同样不利于作为餐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长石46-50份、石英15-20份、滑石6-10份、方解石8-12份、苏州土6-10份、铜矿石4-6份、锆英石2-5份、氧化钇0.8-1.2份。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长石48份、石英17.5份、滑石8份、方解石10份、苏州土8份、铜矿石5份、锆英石3.5份、氧化钇1份。如上所述的耐高温的钧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混合;球磨,过滤得到釉浆;(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胎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350-450℃;②升温阶段: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950-1000℃;③还原阶段:在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6.5-8.5h均匀升至1100-1200℃;④中性火阶段:在中性火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1270℃-1290℃;然后保温1-2h,自然冷却。步骤(2)中施釉厚度为1.0-2.0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钧红釉,使用锆英石和氧化钇,同时使用钾含量较高的红长石,配合使用苏州土,增强了釉层的耐高温性能、防裂性能和抗压强度。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除了氧化钇,其他均为天然矿物原料,氧化钇为稀土元素,在增强钧红釉强度的同时,对人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而且采用天然矿物原料,烧成的釉色丰富自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钧红釉,强度高、可耐高温和耐酸碱腐蚀,安全性能好,可作为餐具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长石46-50份、石英15-20份、滑石6-10份、方解石8-12份、苏州土6-10份、铜矿石4-6份、锆英石2-5份、氧化钇0.8-1.2份。红长石、石英、滑石、铜矿石选自禹州本地,苏州土选自苏州阳山一带,锆英石选自广州。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配方中,选用红长石为主要溶剂,可提高釉料中K含量,降低釉料膨胀系数,方解石在本专利技术中为助溶剂,石英在本专利技术中改善釉料流动性,滑石和苏州土可提高坯釉结合性能,有助于形成光滑致密的釉面层,另外添加锆英石和氧化钇,锆英石一方面可作为釉料乳浊剂,另一方面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提高釉料的抗龟裂性能和耐酸碱能力,氧化钇可促进釉料中玻璃体形成和降低釉料热膨胀系数,可明显增强其抗热稳定性和强度,使其高温遇水不开裂。如上所述的耐高温的钧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混合;球磨,过200-300目筛得到釉浆;采用粒度较细的釉浆,可提高釉层的均匀性,防止釉面开裂;(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施釉厚度为1.0-2.0mm,将施釉厚度提高,有利于釉层强度的提高;(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胎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3h均匀升至350-450℃;此阶段主要为水分的排出阶段;②升温阶段: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950-1000℃;此阶段釉面由于受热而初始膨胀,表面呈未烧结的多孔状态;③还原阶段:在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6.5-8.5h均匀升至1100-1200℃;此阶段,釉料开始熔融,釉料中氧化物如铜、铁进行还原;④中性火阶段:在中性火下使温度在2.5-3.5h均匀升至1270℃-1290℃;然后保温1-2h;然后自然冷却;此阶段,釉面玻璃体形成,高温下釉层的流动可消除釉泡和针眼;采用保温一定时间,使釉面组织更加均匀光滑,胎釉之间可稳定的结合,同时使红色呈色更好。实施例2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长石48份、石英17.5份、滑石8份、方解石10份、苏州土8份、铜矿石5份、锆英石3.5份、氧化钇1份。如上所述的耐高温的钧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混合;球磨,过250目筛得到釉浆;(2)在素烧后的胎体上施釉;施釉厚度为1.0-2.0mm;(3)烧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烘干阶段:施釉后的胎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2.5h均匀升至400℃;②升温阶段:在氧化气氛下使温度在3h均匀升至980℃;③还原阶段:在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7h均匀升至1150℃;④中性火阶段:在中性火下使温度在3h均匀升至1280℃;然后保温1.5h;然后自然冷却。比较例1配方中不使用锆英石,其他同实施例2。比较例2配方中锆英石使用量为1份,其他同实施例2。比较例3配方中不使用氧化钇,其他同实施例2。比较例4制备方法中烧成步骤中中性火阶段不采取保温,直接自然冷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与对比例1-4施于同样的胎体后烧成的釉面经检测后的性能指标见表2。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釉面呈色稳定,成品率高,而且膨胀系数小,耐冷热性能好,机械强度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14中配方见表3-4,其他同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长石46‑50份、石英15‑20份、滑石6‑10份、方解石8‑12份、苏州土6‑10份、铜矿石4‑6份、锆英石2‑5份、氧化钇0.8‑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的钧红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长石46-50份、石英15-20份、滑石6-10份、方解石8-12份、苏州土6-10份、铜矿石4-6份、锆英石2-5份、氧化钇0.8-1.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钧红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红长石48份、石英17.5份、滑石8份、方解石10份、苏州土8份、铜矿石5份、锆英石3.5份、氧化钇1份。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的钧红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混合;球磨,过滤得到釉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土魂钧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