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喷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675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气喷射系统,其包括储氨罐、氨气供给模块、氨气调节阀、氨气计量阀、压力传感器、阀座、氨气喷嘴和控制器;所述氨气供给模块与所述储氨罐连通,所述氨气供给模块与所述氨气调节阀连接;储氨罐内的氨气进入氨气调节阀,控制器通过控制氨气调节阀开闭保证氨气喷射压力稳定;控制器结合氨气喷射压力控制氨气计量阀开闭时长来喷射适量的氨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氨气喷射系统通过ECU对氨气调节阀与氨气计量阀的双阀控制,能够保证氨气喷射压力稳定,从而实现氨气计量精确,满足国六排放要求;而且氨气调节阀为电控开关阀,结构简单、工艺成熟、成本低廉,较机械调压阀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和可靠性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气喷射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氨气喷射系统,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商用车国Ⅳ排放法规的实施,整车必须加装氮氧化物(NOx)排放后处理装置。中国中重型柴油机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路线,即将标准车用尿素水溶液喷射到排气中,使用其分解产生的氨气对NOx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现有的SCR还原剂供给系统以尿素系统为绝对主流,即将标准车用尿素液(以下简称尿素液)喷射到发动机排气中,尿素液受热分解为氨气,在催化器作用下将排气中的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但尿素液需要排气温度250℃以上才能充分分解为氨气,在250℃以下时容易分解为缩二脲、三聚氰酸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为白色结晶状物体,大量累积后造成尿素喷嘴、排气管、后处理器等堵塞,进而影响发动机排放。而目前随着国V法规的实施,为满足WHTC循环要求,尿素系统起喷温度一般在200℃以下,因此很容易出现尿素结晶问题,并且尿素转化效率较低,达成排放要求较为困难。尿素液作为还原剂还有其他一些明显的缺点:冬季结冰,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加热解冻才能够正常工作;尿素生产过程高能耗高污染,配比车用尿素水溶液需要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气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氨罐、氨气供给模块、氨气调节阀、氨气计量阀、压力传感器、阀座、氨气喷嘴和控制器;所述氨气供给模块与所述储氨罐连通,所述氨气供给模块与所述氨气调节阀连接;氨气调节阀和氨气计量阀均安装在阀座上,阀座内形成有稳压腔,所述氨气调节阀和氨气计量阀均与所述阀座的稳压腔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阀座,用于测取阀座的稳压腔内氨气压力;储氨罐内的氨气进入氨气调节阀,控制器通过控制氨气调节阀开闭保证氨气喷射压力稳定;控制器结合氨气喷射压力控制氨气计量阀开闭时长来喷射适量的氨气;氨气喷嘴安装在排气管上,氨气计量阀喷射的氨气通过氨气喷嘴进入后处理器中参与还原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气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氨罐、氨气供给模块、氨气调节阀、氨气计量阀、压力传感器、阀座、氨气喷嘴和控制器;所述氨气供给模块与所述储氨罐连通,所述氨气供给模块与所述氨气调节阀连接;氨气调节阀和氨气计量阀均安装在阀座上,阀座内形成有稳压腔,所述氨气调节阀和氨气计量阀均与所述阀座的稳压腔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阀座,用于测取阀座的稳压腔内氨气压力;储氨罐内的氨气进入氨气调节阀,控制器通过控制氨气调节阀开闭保证氨气喷射压力稳定;控制器结合氨气喷射压力控制氨气计量阀开闭时长来喷射适量的氨气;氨气喷嘴安装在排气管上,氨气计量阀喷射的氨气通过氨气喷嘴进入后处理器中参与还原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氨罐的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氨气供给模块插入所述储氨罐的开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气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昭远邢喜春戈非朱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