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646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包括机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烫板组件和驱动所述烫板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电机、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三个通过所述驱动轴驱动的螺杆抬升机构,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烫板组件通过升降组件实现升降,能够适合不同种类、不同高度的整经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
技术介绍
丝线通过整经机整经后,在使用时候需要穿入使用设备,如图丝线为普通丝线(弹性力较差),可以采用自动穿线设备进行穿线,但是如果丝线为弹性丝线,则无法通过自动穿线设备进行穿线,弹性丝线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拉至很长,甚至可以为原本长度的几倍长,自动穿线设备无法对齐自动穿线。目前纺织领域对于弹性丝线采用手工穿线,或者采用烫直设备,将进入整经机的丝线的末端(约5米长度)采用烫直设备进行烫直,使其较大程度失去弹性,再采用自动穿线设备进行穿线。如果采用手工穿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百上千跟丝线需要一一穿孔,效率极低。如果采用烫直设备,需要购买带有烫直功能的整经机,设备成本大幅度提升,并且现有的带烫直功能的整经机存在这烫直效果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烫板通常为平面,与丝线的接触情况不稳定,并且烫板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如果将烫板温度调低,则烫直不完全,很多丝线仍然具有弹性,如果将烫板温度调高,则局部的高温容易损坏丝线,造成丝线断裂等问题。特别是烫板表面温度不均的问题,极难解决,通常烫板采用电加热丝加热,但是由于工艺和加工精度的因素,现有的电加热丝的无法达到粗细绝对均匀,由于必然会导致通电后电加热丝局部温度不均匀,进而使得烫板表面温度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包括机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烫板组件和驱动所述烫板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电机、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三个通过所述驱动轴驱动的螺杆抬升机构。优选地,所述驱动轴设置有多根,且通过连轴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螺杆抬升机构具有固定座和竖置在所述固定座中的螺杆。进一步优选地,三个所述螺杆的上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烫板组件底部的两端和中部。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一端部设置有限制所述烫板组件升降范围的限位机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烫板组件底部的限位杆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两个感应机构,两个所述感应机构分别靠近所述限位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所述限位杆的下端部具有限位挡块。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感应机构具有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感应本体、转动设置在所述感应本体上的感应块、以及可水平滑动设置地在所述感应块上的感应杆,所述感应杆中部具有长条形通孔,螺栓穿过长条形通孔将所述感应杆与所述感应块相锁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技术的烫板组件通过升降组件实现升降,能够适合不同种类、不同高度的整经机。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导向轮设置示意图;附图3为导轨槽的俯视示意图;附图4为烫板组件横截面示意图;附图5为加热板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升降组件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7为限位机构原理示意图;附图8为调节装置原理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机架;2、烫板组件;21、加热板;211、加热单元板;212、电加热丝;22、烫板;23、不粘涂层;24、金属片;25、壳体;251、卡槽;3、升降组件;31、电机;32、驱动轴;33、固定座;34、螺杆;35、连轴结;4、操作面板;51、滚轮;52、导向轮;53、导轨槽;54、开口;61、调节座;62、调节块;63、转轴;64、定位孔;71、限位杆;72、限位挡块;73、感应本体;74、感应块;75、感应杆;76、螺栓;8、收线槽;9、保护罩盖;10、推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其包括机架1、可升降地设置在机架1上的烫板组件2、驱动烫板组件2升降的升降组件3、设置在机架1上的控制系统(图中未表示)、设置在机架1上的操作面板4、设置在机架1底部的4个滚轮51、活动设置在机架1上部的保护罩盖9,以及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推动把手10。通过滚轮51可以推动装置至不同的整经机前,对整经丝线进行烫直。参见附图2、3所示,机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导向轮52,在整经机前的地面上固定设置有与导向轮52配合的导轨槽53,导轨槽53垂直整经机纱线设置,导轨槽53的两端具有向外扩张呈漏斗状的开口54,以方便导向轮52的导入,两个导向轮52之间的间距小于导轨槽53的长度。参见附图4、5所示,烫板组件2包括加热板21、设置在加热板21上方的烫板22、设置在加热板21和烫板22之间的传热装置和设置在加热板21外的壳体25。在加热板21和烫板22之间设置传热装置能够使得加热板21的温度更为均匀地传导至烫板22上。本实施例中烫板22的横截面为向上凸起的圆弧状,烫板22沿着烫直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其长度至少大于整经机上纱线排布的宽度。烫板22的上表面圆弧面上涂覆有不粘涂层23,本实施例中不粘涂层23为特佛龙涂层。以减小丝线通过烫板22时的摩擦力,如果没有不粘涂层23丝线的摩擦力会晃动烫直装置,从而导致烫直装置无法均匀加热丝线,严重时会使得丝线完全、或者断裂。其中传热装置为多个层叠的金属片24,金属片24可以为铜片或者铝片,并且相邻两层金属片24之间设置了导热剂,以保证良好的导热性能,金属片24的长度与烫板22相同,一层一层自下而上宽度逐渐变窄堆叠在一起,金属片24的长边的上边缘贴紧烫板22的下表面。即金属片24与烫板22的下表面为线接触,当加热板21加热时候,热量从加热板21传递到多个金属片24,在通过金属片的长边的上边缘传递给烫板22,如此,可以使得烫板22上的温度更为均匀。本实施例中,金属板24的厚度自下而上逐渐变薄,从而使得金属板24与在烫板22的接触线更为均匀。本实施例中,壳体25的两侧具有沿烫板组件2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251,烫板22的两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并且向内弯折并卡设在卡槽521中,由此,烫板22的定位无需螺栓或者螺钉,可以进一步提高烫板22表面的平整度。参见附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板21整体为矩形,设置在壳体25中,加热板21由6个加热单元板211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个数),每个热单元板211内设置有电加热丝212,且其上设置有测温组件,测温组件将检测到的温度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多个热单元板211与预设温度的温度差调节通过电加热丝212的电流,从而使得整个加热板21同时加热到预设温度。其中,多个加热单元板211沿着烫直装置的长度方向排布,相邻两个加热单元板211之间具有间隙。加热单元板211之间的间隙可以在加热单元板211温度变化热胀冷缩时防止其变形,进而使得加热板21对传热装置输出的热量更为均匀。具体地,除了两边部,其他的加热单元板211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均为呈“T”形的板状,电加热丝212在其内沿着加热单元板211的轮廓呈环形排布。如此,当其中的某一块加热单元板211损坏时,可以选用备用板换上,节省了装置的维修成本。参见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包3括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的电机31、通过电机31驱动的驱动轴32、设置在机架1上的三个螺杆抬升机构。其中,驱动轴32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烫板组件和驱动所述烫板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电机、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三个通过所述驱动轴驱动的螺杆抬升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30 CN 20172128735631.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烫板组件和驱动所述烫板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电机、通过所述电机驱动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三个通过所述驱动轴驱动的螺杆抬升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设置有多根,且通过连轴结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抬升机构具有固定座和竖置在所述固定座中的螺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弹性丝线的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螺杆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雪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兴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