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牵引机构及磁悬浮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045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拉杆和牵引座,牵引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球铰结构,牵引座包括基座和牵引销,是基座套设在牵引销顶部,牵引销能够在基座内垂直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内移动;牵引拉杆的一端与直线电机座通过球铰结构相铰接,另一端与牵引销通过球铰结构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牵引机构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安装与维护;节省了车下的安装空间,降低了新造及维修成本;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结构灵活,不受制造及装配误差等因素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磁悬浮列车。

A new traction mechanism and maglev trai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traction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traction pull rod and a traction seat. The two ends of the traction pull ro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ball hinge structure. The traction seat comprises a base and a traction pin. The base is sleeved on the top of the traction pin, and the traction pin can move within a preset distanc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base. One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inear motor pedestal through the spherical hinge structure, and the other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traction pin through the spherical hing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number of the traction mechanism, reduces the manufacturing cost, and is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saves the installation space under the vehicle, reduces the cost of new manufacture and maintenance; adjusts the heigh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has flexible structure, and is not affected by the factors of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 error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lates to a maglev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牵引机构及磁悬浮列车
本技术涉及磁悬浮列车牵引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牵引机构及磁悬浮列车。
技术介绍
牵引机构作为车体与悬浮架重要的连接部件,车体牵引座与车体,纵梁牵引座与悬浮架纵梁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牵引拉杆与车体牵引座和纵梁牵引座通过销轴连接。车辆运行过程中,悬浮架上的直线电机产生的纵向牵引力,通过纵梁牵引座,经牵引拉杆传递至车体牵引座,使得车辆正常行驶。制动过程中,同样通过牵引机构,传递纵向力,完成车辆静止。因此,牵引机构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现有技术方案有以下3个缺点:1.现有牵引拉杆与牵引座的连接方式,牵引机构较多,不利于日常检查维修。2.车下布置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车下转向机构的布置。3.由于车体与悬浮架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高度误差。并且,纵梁牵引拉杆座与车体牵引拉杆座之间的高度不可调,结构不够灵活。不能保证牵引拉杆水平传递纵向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新型牵引机构,以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拉杆和牵引座,所述牵引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球铰结构,所述牵引座包括基座和牵引销,是基座套设在牵引销顶部,所述牵引销能够在基座内垂直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内移动;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与直线电机座通过球铰结构相铰接,另一端与牵引销通过球铰结构相铰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的,所述基座内设有用于牵引销移动的通道,所述通道底部向下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牵引销顶部安装有限位压盖,所述第一限位槽与限位压盖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限位压盖能够随着牵引销在通道内移动,所述限位压盖卡设在第一限位槽内时,限制了牵引销向下运动。优选的,所述牵引销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基座底部向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连接块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块能够随着牵引销移动,所述连接块卡设在第二一限位槽内时,限制了牵引销向上运动。优选的,所述限位压盖的材质为锻钢材料。优选的,所述球铰结构包括球形外套、连接轴承和芯轴杆,所述连接轴承安装在球形外套内,所述芯轴杆的中部与连接轴承的内圈固定,所述芯轴杆的两端设有固定件能够穿过的安装孔,所述芯轴杆与通过直线电机座或牵引销通过固定件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芯轴杆的两端设有限位止挡。优选的,所述基座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减重孔。优选的,所述基座和牵引销的材质均为铸钢材料。优选的,所述基座顶部侧壁上设有支撑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还提供了一种磁悬浮列车,以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磁悬浮列车,所述磁悬浮列车包括多节车厢,每节所述车厢上分别设有所述的牵引机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每两个长牵引拉杆共同连接一个车体牵引座。与传统牵引机构相比,减少了牵引机构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安装与维护;长牵引拉杆穿插在直线电机内部,通过球铰连接方式,与安置在两个直线电机之间的车体牵引座相连,节省了车下的安装空间。同时,该设计减少了牵引机构数量,降低了新造及维修成本;车体牵引座,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结构灵活,不受制造及装配误差等因素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球铰结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球铰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球铰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牵引座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安装在车厢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100包括牵引拉杆110和牵引座120,所述牵引拉杆110的两端分别设有球铰结构130,所述牵引座120包括基座121和牵引销122,是基座121套设在牵引销122顶部,所述牵引销122能够在基座121内垂直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内移动;所述牵引拉杆110的一端与直线电机座200通过球铰结构130相铰接,另一端与牵引销122通过球铰结构130相铰接。牵引拉杆110设计为长牵引拉杆,锻钢结构。将车体牵引座120布置在两个相邻直线电机之间的空间内。长牵引拉杆110可穿插在直线电机内部,分别与电机牵引座以及车体牵引座120相连,节省车下空间。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21内设有用于牵引销122移动的通道124,所述通道124底部向下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5,所述牵引销122顶部安装有限位压盖123,所述第一限位槽125与限位压盖12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限位压盖123能够随着牵引销122在通道124内移动,所述限位压盖123卡设在第一限位槽125内时,限制了牵引销122向下运动。将限位压盖123压装在牵引销122外侧,可降低牵引销122与基座121之间由刚性接触产生的损伤磨耗。具体的,所述牵引销122底部设有连接块1221,所述基座121底部向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26,所述第二限位槽126与连接块1221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块1221能够随着牵引销122移动,所述连接块1221卡设在第二限位槽126内时,限制了牵引销122向上运动。优选的,所述限位压盖123的材质为锻钢材料。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铰结构130包括球形外套131、连接轴承132和芯轴杆133,所述连接轴承132安装在球形外套131内,所述芯轴杆133的中部与连接轴承132的内圈固定,所述芯轴杆133的两端设有固定件能够穿过的安装孔1331,所述芯轴杆133与通过直线电机座200或牵引销122通过固定件连接在一起。长牵引拉杆110两端安装球球铰结构130,可承受径向、扭转、偏转3个方向的载荷,起牵引、悬挂、减振作用。具体的,所述芯轴杆133的两端设有限位止挡1332。限位止挡1332设于芯轴杆133的末端,用于限制芯轴杆133转动。优选的,所述基座121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减重孔1211。优选的,所述基座121和牵引销122的材质均为铸钢材料。优选的,所述基座121顶部侧壁上设有支撑板1212。如图8所示,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磁悬浮列车,所述磁悬浮列车包括多节车厢,每节所述车厢上分别设有所述的牵引机构100。将车体牵引座放置在两个直线电机之间,每辆车底设置三套牵引机构,第一架和第二架(第四架和第五架)直线电机牵引力通过共用一套牵引机构传递(未在图中标出),第三架单独使用一套牵引机构(图8中标出)。两个长牵引拉杆共连一个车体牵引座,减少了牵引机构数量和车下占用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每两个长牵引拉杆共同连接一个车体牵引座。与传统牵引机构相比,减少了牵引机构的数量,降低了制造成本,便于安装与维护。2.本项技术专利技术中,长牵引拉杆穿插在直线电机内部,通过球铰连接方式,与安置在两个直线电机之间的车体牵引座相连,节省了车下的安装空间。同时,该设计减少了牵引机构数量,降低了新造及维修成本。3.本项技术专利技术中的车体牵引座,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可调,结构灵活,不受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拉杆和牵引座,所述牵引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球铰结构,所述牵引座包括基座和牵引销,是基座套设在牵引销顶部,所述牵引销能够在基座内垂直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内移动;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与直线电机座通过球铰结构相铰接,另一端与牵引销通过球铰结构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拉杆和牵引座,所述牵引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球铰结构,所述牵引座包括基座和牵引销,是基座套设在牵引销顶部,所述牵引销能够在基座内垂直方向上的预设距离内移动;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与直线电机座通过球铰结构相铰接,另一端与牵引销通过球铰结构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设有用于牵引销移动的通道,所述通道底部向下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牵引销顶部安装有限位压盖,所述第一限位槽与限位压盖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限位压盖能够随着牵引销在通道内移动,所述限位压盖卡设在第一限位槽内时,限制了牵引销向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销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基座底部向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连接块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块能够随着牵引销移动,所述连接块卡设在第二一限位槽内时,限制了牵引销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在飞胡文浩吴瑞梅李余江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