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71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包括螺丝孔、固定盘、压杆、固定套、第一螺柱、第一固定杆、连杆、第二固定杆、第二螺柱、钢珠槽、接杆、凸起、钢圈、套杆、凹槽、钢珠、弹簧、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的表面开设钢珠槽,下滑固定套将压杆下压到套杆的内部,固定套内侧壁开设凹槽与钢圈侧壁的钢珠处于同一位置时,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的表面的钢珠槽与钢珠卡合,松开固定套钢珠槽将钢珠压紧实现固定整体结构,在喷焊过程中可以转动整体,喷焊均匀,工作效率高,下滑固定套将凹槽与钢珠对应,拉开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完成拆卸,套杆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柱,压杆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柱,避免固定套脱落。

Welding fixing device for spray weld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lding fixing device for a spray welding pull rod, which comprises a screw hole, a fixing disc, a pressure rod, a fixing sleeve, a first screw, a first fixing rod, a connecting rod, a second fixing rod, a second screw, a steel ball groove, a connecting rod, a protrusion, a steel ring, a sleeve rod, a groove, a steel ball, a spring, a first limiting rod and a second limiting rod. . A steel ball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tuds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sliding fixing sleeve lowers the pressure bar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sleeve bar. When th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xing sleeve and the steel ball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teel ring is in the same position, the steel ball groove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stud and the second stud is clamped with the steel ball, and the steel ball groove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stud and the second stud Fixed integral structure is realized by pressing. The whole structure can be rotated in the spray welding process. The spray welding is uniform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high. The sliding fixing sleeve corresponds the groove to the steel ball. The first and second screw columns are pulled apart to complete the disassembly. F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为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属于机械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拉杆是安装在机械或建筑物上起牵引作用的杆形构件。如自行车闸上的长铁棍。由不同直径的管状物套接而成的杆,能拉长或缩短:拉杆支架拉杆天线。喷焊是对经预热的自溶性合金粉末涂层再加热至1000~1300℃,使颗粒熔化,造渣上浮到涂层表面,生成的硼化物和硅化物弥散在涂层中,使颗粒间和基体表面达到良好结合。但是目前的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只能将拉杆固定在某一固定装置上,不能转动,喷焊的速度慢,且不太全面,容易造成沙洞和漏喷,拉杆容易生锈,降低了拉杆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拆卸速度慢,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结构紧凑,可转动拉杆,喷焊全面,方便拆卸,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杆和钢圈,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接杆;所述接杆的设有所述第二螺柱,且所述第二螺柱的表面开设钢珠槽;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且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凸起;所述凸起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柱,且所述第一螺柱的表面开设所述钢珠槽;所述第一螺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钢圈,且所述钢圈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钢珠;所述钢圈的外侧壁转动连接固定套,且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钢珠滚动连接;所述钢珠与位于所述第一螺柱、所述第二螺柱的表面的所述钢珠槽卡合连接;所述钢圈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盘,且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开设螺丝孔;所述固定套的底部固定连接压杆,且所述压杆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固定盘的表面设有套杆,且所述压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套杆的内部;所述套杆的内部安装弹簧,且所述弹簧与所述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柱,且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抵触。优选的,为了实现下滑所述固定套将所述钢珠落到所述凹槽的内部,将所述第一螺柱与所述第二螺柱安装在所述钢圈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柱到所述第二限位柱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钢珠到凹槽之间的距离,且所述凹槽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钢柱的最大直径。优选的,为了实现所述固定套可以围绕所述钢圈滑动,快速拆卸安装所述第一螺柱与所述第二螺柱,所述固定套的最小直径等于所述钢圈的最大直径,且所述固定套与所述钢珠均呈中空圆柱形结构。优选的,为了实现下拉所述固定套将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将所述钢珠挤压到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钢珠均匀设于所述钢圈的侧壁,且所述钢珠的直径等于所述钢圈的厚度。优选的,为了实现所述钢珠与所述钢珠槽卡合将所述第一螺柱与所述第二螺柱固定,所述钢珠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且所述钢珠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钢珠槽的最小之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的表面开设钢珠槽,下滑固定套将压杆下压到套杆的内部,固定套内侧壁开设凹槽与钢圈侧壁的钢珠处于同一位置时,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的表面的钢珠槽与钢珠卡合,松开固定套钢珠槽将钢珠压紧实现固定整体结构,在喷焊过程中可以转动整体,喷焊均匀,工作效率高,下滑固定套将凹槽与钢珠对应,拉开第一螺柱与第二螺柱,完成拆卸,套杆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柱,压杆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柱,避免固定套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套与钢圈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丝孔,2、固定盘,3、压杆,4、固定套,5、第一螺柱,6、第一固定杆,7、连杆,8、第二固定杆,9、第二螺柱,10、钢珠槽,11、接杆,12、凸起,13、钢圈,14、套杆,15、凹槽,16、钢珠,17、弹簧,18、第一限位柱,19、第二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杆7和钢圈13,所述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8,且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接杆11;所述接杆11的设有所述第二螺柱9,且所述第二螺柱9的表面开设钢珠槽10;所述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6,且所述第一固定杆6固定连接凸起12;所述凸起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柱5,且所述第一螺柱5的表面开设所述钢珠槽10;所述第一螺柱5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钢圈13,且所述钢圈1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钢珠16;所述钢圈13的外侧壁转动连接固定套4,且所述固定套4的内侧壁开设凹槽15;所述凹槽15与所述钢珠16滚动连接;所述钢珠16与位于所述第一螺柱5、所述第二螺柱9的表面的所述钢珠槽10卡合连接;所述钢圈13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盘2,且所述固定盘2的底部开设螺丝孔1;所述固定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压杆3,且所述压杆3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柱19;所述固定盘2的表面设有套杆14,且所述压杆3滑动连接于所述套杆14的内部;所述套杆14的内部安装弹簧17,且所述弹簧17与所述压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杆14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柱18,且所述第一限位柱18与所述第二限位柱19抵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柱18到所述第二限位柱19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钢珠16到凹槽15之间的距离,且所述凹槽15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钢柱16的最大直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套4的最小直径等于所述钢圈13的最大直径,且所述固定套4与所述钢珠16均呈中空圆柱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钢珠16均匀设于所述钢圈13的侧壁,且所述钢珠16的直径等于所述钢圈13的厚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钢珠16与所述凹槽15对应设置,且所述钢珠16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钢珠槽10的最小之直径。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在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8增加了整体结构的长度,在第二固定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接杆11,在连接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柱9,位于第二螺柱9与第二固定杆8之间的连接杆11便于更换第一螺柱5与第二螺柱9;然后,在连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6再次增加了整体结构的长度,适用性广,在第一固定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凸起12,增加了固定点,方便固定;最后,拉动固定套4将固定套4的内侧壁的凹槽15与钢圈13的内侧壁的钢珠16对应,将第一螺柱5第二螺柱9卡合到钢圈13的内部,松开固定套4第一螺柱5与第二螺柱9将钢珠16挤压到固定套4的内侧壁,第一螺柱5与第二螺柱9的表面的钢珠槽10与钢珠16卡合,既实现了固定有可以转动,便于喷焊,且喷焊均匀,增加了拉杆的使用寿命,下滑固定套4钢珠16与凹槽15对应,拉动第一螺杆5或第二螺杆9,拆卸方便,下滑固定套4时压杆3的底部设有弹簧17,省力,套杆14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柱18,压杆3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柱19,避免固定套4脱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杆(7)和钢圈(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8),且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接杆(11);所述接杆(11)的一端设有第二螺柱(9),且所述第二螺柱(9)的表面开设钢珠槽(10);所述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6),且所述第一固定杆(6)固定连接凸起(12);所述凸起(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柱(5),且所述第一螺柱(5)的表面开设所述钢珠槽(10);所述第一螺柱(5)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钢圈(13),且所述钢圈(1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钢珠(16);所述钢圈(13)的外侧壁转动连接固定套(4),且所述固定套(4)的内侧壁开设凹槽(15);所述凹槽(15)与所述钢珠(16)滚动连接;所述钢珠(16)与位于所述第一螺柱(5)、所述第二螺柱(9)的表面的所述钢珠槽(10)卡合连接;所述钢圈(13)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盘(2),且所述固定盘(2)的底部开设螺丝孔(1);所述固定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压杆(3),且所述压杆(3)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柱(19);所述固定盘(2)的表面设有套杆(14),且所述压杆(3)滑动连接于所述套杆(14)的内部;所述套杆(14)的内部安装弹簧(17),且所述弹簧(17)与所述压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杆(14)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柱(18),且所述第一限位柱(18)与所述第二限位柱(19)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焊拉杆焊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杆(7)和钢圈(1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8),且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接杆(11);所述接杆(11)的一端设有第二螺柱(9),且所述第二螺柱(9)的表面开设钢珠槽(10);所述连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6),且所述第一固定杆(6)固定连接凸起(12);所述凸起(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柱(5),且所述第一螺柱(5)的表面开设所述钢珠槽(10);所述第一螺柱(5)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钢圈(13),且所述钢圈(1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钢珠(16);所述钢圈(13)的外侧壁转动连接固定套(4),且所述固定套(4)的内侧壁开设凹槽(15);所述凹槽(15)与所述钢珠(16)滚动连接;所述钢珠(16)与位于所述第一螺柱(5)、所述第二螺柱(9)的表面的所述钢珠槽(10)卡合连接;所述钢圈(13)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盘(2),且所述固定盘(2)的底部开设螺丝孔(1);所述固定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压杆(3),且所述压杆(3)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柱(19);所述固定盘(2)的表面设有套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杰王伦启褚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