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71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包括平台底板、分别用于固定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其中,第一支撑座为两个间隔设置的上端面具有凹口的支撑座,支撑座的凹口用于卡接固定车头管两端;第二支撑座的上表面为斜面,斜面上设置有斜支撑板,斜支撑板的倾斜度与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中部与地面的倾斜度一致;第三支撑座上设置有平行于地面的平台板。本方案提供的组合夹具,在平台底板上方根据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弓形结构,分别设置了用于支撑该结构的三个支撑座,能够针对上述结构下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进行整体定位焊接,固定可靠,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A combined fixture for vehicle front left half body tool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dular fixture for a left front half fixture of a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platform bottom plate, a first support seat, a second support seat and a third support seat respectively used for fixing the front end, a middle end and a rear end of the left front half fixture of a frame. The first support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support sea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wo spaced ends, and the concave support seat is used for clamping and fixing the two ends of the headstock;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support seat is a slant plane, and a slant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lant plane. The slant support plate's inclin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clination of the center of the left front half body tooling of the frame and the ground. The third suppor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latform plate parallel to the ground. The modular fixture provided in this scheme is arranged above the platform floor according to the bow structure of the left front half tooling of the frame, and three supporting bases are respectively set for supporting the structure. The fixture can be positioned and welded for the left front half tooling of the frame under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fixture is reliable, and the weld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re improved. Low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
技术介绍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是摩托车中各个部件的支撑。参见图1,摩托车车架左前半体工装作为摩托车车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支架结构由前左主管01、左下加强管02、车头管016、下连接管06以及设置于前左主管01、左下加强管02之间的前支撑管04、中支撑管07和后支撑管03焊接而成,整体呈弓形。在焊接时,需要保证摩托车左前半体工装定位准确,防止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时,其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焊接连接处存在较大误差,然而目前没有针对上述结构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进行焊接定位的组合夹具。另外,摩托车车架除主要支撑结构外,还可通过焊接连接如下附属结构,在前左主管01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分别设置有线夹支架组件09、点火线圈支架组件012以及中体连接板05,在中支撑管07设置有左护板内板015,在后支撑管03上前后端分别设置有怠速补气阀安装支架010和空滤器安装板组件013,在左下加强管02的中部间隔设置有电压调节器支架组件011和油箱左装饰罩支架组件014且后部设置有左护板后支耳08。因而,如何提供一种针对上述车架左前半体工装以进行整体定位焊接的组合夹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针对上述结构下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能够进行整体定位焊接,固定可靠,能够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包括:平台底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平台底板前端、中部和后端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第三支撑座分别用于固定所述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为两个间隔设置的上端面具有凹口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凹口用于卡接固定车头管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上设置有斜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的倾斜度与所述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中部与地面的倾斜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撑座上设置有平行于地面的平台板。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夹具中,所述斜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对所述前左主管、所述左下加强管、下连接管和前支撑管提供支撑的第一前左主管装夹块、第一左下加强管装夹块、第一下连接管装夹块和前支撑管装夹块。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夹具中,所述第一前左主管装夹块、所述前支撑管装夹块、所述中支撑管装夹块和所述后支撑管装夹块为上部呈L形的弯折板框架,所述第一左下加强管装夹块、所述下连接管装夹块为上部呈U形的弯折板框架。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夹具中,所述斜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固定线夹支架组件的线夹支架定位板。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夹具中,所述平台板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前左主管、所述左下加强管和下连接管的第二前左主管装夹块、第二左下加强管装夹块和第二下连接管装夹块,用于对中支撑管和后支撑管提供支撑的中支撑管装夹块和后支撑管装夹块。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夹具中,所述第二前左主管装夹块、所述第二左下加强管装夹块和/或所述第二下连接管装夹块为上部呈U形的弯折板框架,所述中支撑管装夹块和/或所述后支撑管装夹块为上部呈L形的弯折板框架。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夹具中,所述平台板上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左护板后支耳、怠速补气阀安装支架、电压调节器支架组件、点火线圈支架组件、空滤器安装板组件、油箱左装饰罩支架组件和左护板内板的左护板支耳定位板、怠速补气阀安装支架定位板、电器件工装支撑板、点火线圈支架组件定位板、空滤器安装板组件定位轴套、油箱左装饰罩支架组件定位板和左护板内板定位板。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夹具中,所述平台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车架中体连接板的车架中体连接板定位套,所述车架中体连接板定位套为中空的柱形结构。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夹具中,所述平台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后支撑管后端末端位置的左支撑定位轴。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包括平台底板、分别设置于平台底板前端、中部和后端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分别用于固定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其中,第一支撑座为两个间隔设置的上端面具有凹口的支撑座,支撑座的凹口用于卡接固定车头管两端;第二支撑座的上表面为斜面,斜面上设置有斜支撑板,斜支撑板的倾斜度与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中部与地面的倾斜度一致;第三支撑座上设置有平行于地面的平台板。本方案提供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在平台底板上方根据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弓形结构,分别设置了用于支撑该结构的三个支撑座,能够针对上述结构下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进行整体定位焊接,固定可靠,能够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车架左前半体的俯视图;图2为车架左前半体的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方案提供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的俯视图;图4为本方案提供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方案提供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与车架左前半体后安装配合后的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方案提供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与车架左前半体后安装配合后的侧视图。上图中:前左主管01、左下加强管02、后支撑管03、前支撑管04、中体连接板05、下连接管06、中支撑管07、左护板后支耳08、线夹支架组件09、怠速补气阀安装支架010、电压调节器支架组件011、点火线圈支架组件012、空滤器安装板组件013、油箱左装饰罩支架组件014、左护板内板015、车头管016;平台底板2、平台板3、第三支撑座4、第二支撑座5、斜支撑板6、第一左下加强管装夹块7、第一下连接管装夹块8、前支撑管装夹块9、第一前左主管装夹块10、第二下连接管装夹块11、线夹支架定位板12、电器件工装支撑板1301、点火线圈支架组件定位板1302、第二左下加强管装夹块14、第二前左主管装夹块15、第三左下加强管装夹块16、中支撑管装夹块17、第三前左主管装夹块18、第四左下加强管装夹块19、后支撑管装夹块20、中体连接板定位套21、空滤器安装板组件定位轴套22、左支撑定位轴2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针对上述结构下的车架左前半体工装,能够进行整体定位焊接,固定可靠,能够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6,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包括平台底板2、分别设置于平台底板2前端、中部和后端的第一支撑座24、第二支撑座5和第三支撑座4,第一支撑座24、第二支撑座5和第三支撑座4分别用于固定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其中,第一支撑座24为两个间隔设置的上端面具有凹口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底板(2);分别设置于所述平台底板(2)前端、中部和后端的第一支撑座(24)、第二支撑座(5)和第三支撑座(4),所述第一支撑座(24)、所述第二支撑座(5)和所述第三支撑座(4)分别用于固定所述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24)为两个间隔设置的上端面具有凹口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凹口用于卡接固定车头管(016)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座(5)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上设置有斜支撑板(6),所述斜支撑板(6)的倾斜度与所述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中部与地面的倾斜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撑座(4)上设置有平行于地面的平台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组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底板(2);分别设置于所述平台底板(2)前端、中部和后端的第一支撑座(24)、第二支撑座(5)和第三支撑座(4),所述第一支撑座(24)、所述第二支撑座(5)和所述第三支撑座(4)分别用于固定所述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24)为两个间隔设置的上端面具有凹口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凹口用于卡接固定车头管(016)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座(5)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上设置有斜支撑板(6),所述斜支撑板(6)的倾斜度与所述车架左前半体工装的中部与地面的倾斜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撑座(4)上设置有平行于地面的平台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板(6)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对前左主管(01)、左下加强管(02)、下连接管(06)和前支撑管(04)提供支撑的第一前左主管装夹块(10)、第一左下加强管装夹块(7)、第一下连接管装夹块(8)和前支撑管装夹块(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左主管装夹块(10)和所述前支撑管装夹块(9)为上部呈L形的弯折板框架,所述第一左下加强管装夹块(14)、所述下连接管装夹块(11)为上部呈U形的弯折板框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板(6)上还设置有固定线夹支架组件(09)的线夹支架定位板(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3)上设置有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赵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