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886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用插秧机械技术领域中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机主体、发动机总成和变速箱等,通过第一齿轮转动可使竖移动管在竖固定管上进行上下移动,竖移动管上下移动可带动横轨道上下移动,通过第二齿轮转动可使横移动管在横固定管上进行左右移动,由此拨秧臂可进行上下左右移动,拨秧臂通过向右移动,首先将靠近秧苗输送管道的带土秧苗推进秧苗输送管道,然后拨秧臂通过向上移动、向左移动及向下移动再次将靠近秧苗输送管道的带土秧苗推进秧苗输送管道,如此往复,实现带土秧苗输送,风机工作,将风力沿通气管传输至秧苗输送管道中,使秧苗输送管道中的带土秧苗被插到稻田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传送秧苗方式及插秧方式均不存在伤苗的可能。

An air channel rice transplan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way type rice transplanter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rice transplanting machinery,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transplanter, an engine assembly and a gearbox, etc. The vertical movable pipe can be moved up and down on the vertical fixed pipe by rotating the first gear, and the vertical movable pipe can move up and down the horizontal track, and can be moved up and down through the second gear. Rotating makes the transverse moving pipe move left and right on the transverse fixed pipe, so the transplanting arm can move up and down left and right. The transplanting arm moves to the right. First, the soil-bearing seedlings near the transplanting pipe are pushed into the transplanting pipe. Then the transplanting arm moves up, left and down again to approach the seedling. The soil seedlings in the conveying pipeline are pushed into the seedling conveying pipeline, thus reciprocating, the seedling conveying with soil is realized, and the wind is transmitted to the seedling conveying pipeline along the ventilating pipe by the fan, so that the soil seedlings in the seedling conveying pipeline are inserted into the rice field, and the seedling conveying method and the transplant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ve no possibility of injuring the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插秧机械
,具体领域为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传统的水稻种植依靠手工栽插,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解决水稻插秧机械化问题,是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部分,我国是首先研制并用于生产插秧机的国家之一,现有水稻插秧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几点不足有待解决,其一是现有水稻插秧机在作业过程中易出现插秧爪伤苗现象,其二是现有水稻插秧机在作业过程中驱动轮易下沉到泥土中而无法移动,导致作业中断,虽然现有水稻插秧机上安装有浮板,但浮板结构简单,不能有效避免驱动轮下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机主体,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下端面左部设有发动机总成,所述发动机总成通过变速箱和驱动轮传动箱与驱动轮轴链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轴的两端轴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轮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驱动轮齿,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上端面左部设有驾驶座,所述驾驶座的前侧设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下端穿过所述插秧机主体通过转向器与从动轮轴连接,所述从动轮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转向轴的上端设有转向盘,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上端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对称设有后视镜,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下端面左右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浮力体固定连接;所述浮力体包括主浮板,所述主浮板的底面设有底面浮囊,所述底面浮囊的中间处向下凸起,所述底面浮囊的凸起与所述主浮板的底面中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主浮板的前后侧壁均设有侧浮囊;所述驾驶座的右侧设有气道插秧装置,所述气道插秧装置包括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上端面均匀设有四排秧苗输送轨道,所述秧苗输送轨道上均匀设有带土秧苗,所述L形支架的上端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竖轨道,所述竖轨道的内部设有竖固定管,所述竖固定管的外壁套设有竖移动管,所述竖移动管的左侧外壁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竖移动管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轨道,所述横轨道的内部设有横固定管,所述横固定管的外壁套设有横移动管,所述横移动管的上侧外壁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横移动管的下侧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拨秧臂,多个所述拨秧臂的下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带土秧苗的下部接触,所述L形支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秧苗输送管道,所述秧苗输送管道的上侧设有有通气管的出风口,所述通气管的进风口与风机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轮齿的竖向截面为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主浮板呈弧形。优选的,所述拨秧臂的设置个数与每排所述秧苗输送轨道上设有的所述带土秧苗的个数相等。优选的,所述秧苗输送管道与所述秧苗输送轨道的设置个数和位置均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中部前后侧壁均设有挡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通过第一齿轮转动可使竖移动管在竖固定管上进行上下移动,竖移动管上下移动可带动横轨道上下移动,通过第二齿轮转动可使横移动管在横固定管上进行左右移动,由此拨秧臂可进行上下左右移动,拨秧臂通过向右移动,首先将靠近秧苗输送管道的带土秧苗推进秧苗输送管道,然后拨秧臂通过向上移动、向左移动及向下移动再次将靠近秧苗输送管道的带土秧苗推进秧苗输送管道,如此往复,实现带土秧苗输送,与此同时带土秧苗需要人工不断摆放于秧苗输送轨道上,通过风机工作,将风力沿通气管传输至秧苗输送管道中,使秧苗输送管道中的带土秧苗被插到稻田中,本专利技术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传送秧苗方式及插秧方式均不存在伤苗的可能,浮力体为气道式水稻插秧机提供一定浮力,避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在作业过程中所述驱动轮下沉到泥土中无法移动,主浮板为浮力体的主要浮体构件,底面浮囊用于保证主浮板保持平衡状态,防止插秧机主体向一侧倾斜而发生一侧下沉现象,侧浮囊为主浮板提供额外浮力同时,进一步保证主浮板的平衡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向轴、从动轮轴和从动轮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浮力体左视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秧苗输送轨道、带土秧苗、秧苗输送管道和通气管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秧苗输送管道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竖轨道和横轨道剖面图。图中:1-插秧机主体、2-发动机总成、3-变速箱、4-驱动轮传动箱、5-驱动轮轴、6-驱动轮、7-驱动轮齿、8-驾驶座、9-转向轴、10-从动轮轴、11-从动轮、12-转向盘、13-挡板、14-后视镜、15-连接杆、16-浮力体、161-主浮板、162-底面浮囊、163-侧浮囊、1701-L形支架、1702-秧苗输送轨道、1703-带土秧苗、1704-竖轨道、1705-竖固定管、1706-竖移动管、1707-第一齿轮、1708-横轨道、1709-横固定管、1710-横移动管、1711-第二齿轮、1712-拨秧臂、1713-秧苗输送管道、1714-通气管、1715-风机、18-挡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机主体1,所述插秧机主体用于承载其上其他构件,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下端面左部设有发动机总成2,所述发动机总成通过变速箱3和驱动轮传动箱4与驱动轮轴5链传动连接,通过所述发动机总成、所述变速箱和所述驱动轮传动箱工作,使所述驱动轮轴转动,所述驱动轮轴的两端轴连接有驱动轮6,所述驱动轮轴转动带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从而使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可以移动,完成插秧工作,所述驱动轮的轮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驱动轮齿7,所述驱动轮齿使所述驱动轮便于在洼地中行走,可防止所述驱动轮粘过多泥浆,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上端面左部设有驾驶座8,所述驾驶座的前侧设有转向轴9,所述转向轴的下端穿过所述插秧机主体通过转向器与从动轮轴10连接,所述从动轮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1,所述转向轴的上端设有转向盘12,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上端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上对称设有后视镜14,驾驶员坐在所述驾驶座上,通过转动所述转向盘,使所述转向轴转动,所述转向轴转动使所述从动轮轴转动,进而在需要转向时控制所述从动轮转动,所述插秧机主体的下端面左右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的一端,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浮力体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所述浮力体,所述浮力体为气道式水稻插秧机提供一定浮力,避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在作业过程中所述驱动轮下沉到泥土中无法移动;所述浮力体包括主浮板161,所述主浮板为所述浮力体的主要浮体构件,所述主浮板的底面设有底面浮囊162,所述底面浮囊的中间处向下凸起,所述底面浮囊的凸起与所述主浮板的底面中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底面浮囊用于保证所述主浮板保持平衡状态,防止所述插秧机主体向一侧倾斜而发生一侧下沉现象,所述主浮板的前后侧壁均设有侧浮囊163,所述侧浮囊为所述主浮板提供额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机主体(1)的下端面左部设有发动机总成(2),所述发动机总成(2)通过变速箱(3)和驱动轮传动箱(4)与驱动轮轴(5)链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轴(5)的两端轴连接有驱动轮(6),所述驱动轮(6)的轮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驱动轮齿(7),所述插秧机主体(1)的上端面左部设有驾驶座(8),所述驾驶座(8)的前侧设有转向轴(9),所述转向轴(9)的下端穿过所述插秧机主体(1)通过转向器与从动轮轴(10)连接,所述从动轮轴(10)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1),所述转向轴(9)的上端设有转向盘(12),所述插秧机主体(1)的上端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上对称设有后视镜(14),所述插秧机主体(1)的下端面左右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的一端,四个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均与浮力体(16)固定连接;所述浮力体(16)包括主浮板(161),所述主浮板(161)的底面设有底面浮囊(162),所述底面浮囊(162)的中间处向下凸起,所述底面浮囊(162)的凸起与所述主浮板(161)的底面中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主浮板(161)的前后侧壁均设有侧浮囊(163);所述驾驶座(8)的右侧设有气道插秧装置,所述气道插秧装置包括L形支架(1701),所述L形支架(1701)的上端面均匀设有四排秧苗输送轨道(1702),所述秧苗输送轨道(1702)上均匀设有带土秧苗(1703),所述L形支架(1701)的上端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竖轨道(1704),所述竖轨道(1704)的内部设有竖固定管(1705),所述竖固定管(1705)的外壁套设有竖移动管(1706),所述竖移动管(1706)的左侧外壁与第一齿轮(1707)相互啮合,所述竖移动管(1706)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横轨道(1708),所述横轨道(1708)的内部设有横固定管(1709),所述横固定管(1709)的外壁套设有横移动管(1710),所述横移动管(1710)的上侧外壁与第二齿轮(1711)相互啮合,所述横移动管(1710)的下侧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拨秧臂(1712),多个所述拨秧臂(1712)的下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带土秧苗(1703)的下部接触,所述L形支架(17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秧苗输送管道(1713),所述秧苗输送管道(1713)的上侧设有有通气管(1714)的出风口,所述通气管(1714)的进风口与风机(17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式水稻插秧机,包括插秧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机主体(1)的下端面左部设有发动机总成(2),所述发动机总成(2)通过变速箱(3)和驱动轮传动箱(4)与驱动轮轴(5)链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轴(5)的两端轴连接有驱动轮(6),所述驱动轮(6)的轮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驱动轮齿(7),所述插秧机主体(1)的上端面左部设有驾驶座(8),所述驾驶座(8)的前侧设有转向轴(9),所述转向轴(9)的下端穿过所述插秧机主体(1)通过转向器与从动轮轴(10)连接,所述从动轮轴(10)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1),所述转向轴(9)的上端设有转向盘(12),所述插秧机主体(1)的上端面左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上对称设有后视镜(14),所述插秧机主体(1)的下端面左右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的一端,四个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均与浮力体(16)固定连接;所述浮力体(16)包括主浮板(161),所述主浮板(161)的底面设有底面浮囊(162),所述底面浮囊(162)的中间处向下凸起,所述底面浮囊(162)的凸起与所述主浮板(161)的底面中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主浮板(161)的前后侧壁均设有侧浮囊(163);所述驾驶座(8)的右侧设有气道插秧装置,所述气道插秧装置包括L形支架(1701),所述L形支架(1701)的上端面均匀设有四排秧苗输送轨道(1702),所述秧苗输送轨道(1702)上均匀设有带土秧苗(1703),所述L形支架(1701)的上端面左端固定连接有竖轨道(1704),所述竖轨道(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瑞升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