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461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8:01
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包括:根据被输入的控制值调整机油泵的机油喷出量来调整液压的调整装置;向调整装置输出控制值,使液压传感器的检测液压与对应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目标液压一致的液压控制部;预先保存有作为对应于目标液压的控制值的初始值的对应于不让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第一目标液压的第一初始控制值和对应于让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第二目标液压的第二初始控制值的存储部;以及比较机油特性和机油初始特性来进行机油的粘度是否变化的机油判定的判定部,其中,机油特性是让检测液压从第一目标液压上升到第二目标液压时从液压控制部输入到调整装置的升压前的第一控制值和升压后的第二控制值表示的特性,机油初始特性是预先被保存在存储部中的第一初始控制值和第二初始控制值表示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
在此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向车辆行驶驱动用的发动机的机油供应的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控制向发动机的各部的机油供应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根据液压式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液压启动时的响应速度和油温来确定机油的粘性特性,基于该粘性特性更新存储在存储部的粘性特性学习值,并将该粘性特性学习值反映到液压式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控制中,从而准确地进行动作控制。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备液压式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气门停止装置等多个液压工作装置,并使用调整阀将可变容量型机油泵的喷出量控制为使液压达到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使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目标液压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5034898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199011号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当换机油时,在被变更为粘度特性不同的机油种类的机油时,机油的粘性特性较大地变化。因此,只更新迄今为止的粘性特性学习值,则存在不能适当地控制液压式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可能性。因此,要求判定机油的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此外,上述专利文献2使用调整阀将可变容量型机油泵的喷出量控制为使液压达到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使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目标液压。因此,在换机油时,即使在被变更为粘度特性不同的机油种类的机油时,也能使液压达到目标液压。但是存在机油的粘性阻力影响各液压工作装置等的动作速度的可能性。因此,还是要求判定机油的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该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判定例如在更换机油时被更换为不同的机油种类的机油而机油的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本专利技术一方式的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包括:机油泵,其机油喷出量可变;液压工作装置,根据从所述机油泵供应的机油的压力而工作;液压传感器,被设置在连接所述机油泵和所述液压工作装置的供油路上,用于检测液压;调整装置,根据被输入的控制值调整所述机油泵的机油喷出量并调整所述液压;液压控制部,向所述调整装置输出所述控制值,使所述液压传感器检测的检测液压与对应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目标液压一致;存储部,预先保存作为对应于所述目标液压的所述控制值的初始值的第一初始控制值和第二初始控制值,其中,所述第一初始控制值对应于不让所述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第一目标液压,所述第二初始控制值对应于让所述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第二目标液压;以及判定部,比较机油特性和机油初始特性来进行所述机油的粘度是否变化的机油判定,其中,所述机油特性是让所述检测液压从所述第一目标液压升压至所述第二目标液压时从所述液压控制部输入到所述调整装置的升压前的第一控制值和升压后的第二控制值表示的特性,所述机油初始特性是预先保存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一初始控制值和所述第二初始控制值表示的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比较由第一初始控制值和第二初始控制值表示的机油初始特性和由第一控制值和第二控制值表示的机油特性,来进行机油的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的机油判定,因此,从获得第一初始控制值和第二初始控制值的时刻至获得第一控制值和第二控制值的时刻为止的期间,能够判定机油的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用包含气缸的轴心的平面剖切的发动机的概略的剖视图。图2是位于气缸列方向的中央的上部缸体的纵壁及下部缸体的纵壁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具备气门停止机构的液压间隙调节器的结构及工作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排气侧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图6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的减缸运转的区域的图。图7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的减缸运转的区域的图。图8是表示基础液压表格的图。图9是表示气门停止机构的要求液压表格的图。图10是表示喷油器的要求液压表格的图。图11是表示排气侧VVT的要求液压表格的图。图12是概略地表示被机油控制阀控制的机油泵的特性的图。图13是概略地表示预先保存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中的主数据的图。图14是概略地表示预先保存在控制器的存储器中的校正系数表格的图。图15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初次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6是概略地表示对主数据的校正的图。图17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第二次以后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8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第二次以后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9是概略地表示预先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工作许可判定图的图。图20是概略地表示在图18的步骤S1801至S1803获得的占空值等的图。图21是概略地表示保存在存储器中的硬件·机油判定表格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2是概略地表示预先设定的工作许可范围的图。图23是概略地表示在步骤S1714被变更的工作许可范围的图。图24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初次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5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初次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6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第二次以后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7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第二次以后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8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第二次以后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9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第二次以后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30是概略地表示发动机在第二次以后启动时执行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的要素附上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图1是概略地表示用包含气缸的轴心的平面剖切的发动机100的剖视图。本说明书中,为便于说明,将气缸的轴心方向称为上下方向,气缸列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并且,将气缸列方向的发动机100的变速器的相反侧称为前侧,变速器侧称为后侧。发动机100是四个气缸在规定的气缸列方向排列配置的直列四缸发动机。发动机100具备气缸盖(cylinderhead)1、安装在气缸盖1的气缸体2、安装在气缸体2的油盘(Oilpan)3。气缸体2具有上部缸体21和下部缸体22。下部缸体22安装在上部缸体21的下面。在下部缸体22的下面安装油盘3。在上部缸体21沿气缸列方向排列形成有与四个气缸相对应的四个气缸孔(cylinderbore)23。另外,在图1中只图示了一个气缸孔23。气缸孔23被形成在上部缸体21的上部,上部缸体21的下部规定曲轴室的一部分。活塞24插通于气缸孔23。活塞24通过连杆25与曲轴26连接。燃烧室27由气缸孔23、活塞24以及气缸盖1规定。另外,四个气缸孔23从前侧起依次相当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在气缸盖1设有朝向燃烧室27开口的进气道11和排气道12。在进气道11设有开闭进气道11的进气门13。在排气道12设有开闭排气道12的排气门14。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分别由设置在凸轮轴41、42的凸轮部41a、42a驱动。具体而言,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分别被气门弹簧15、16施加向闭方向(图1中为上方向)的力。在进气门13和凸轮部41a之间以及在排气门14和凸轮部42a之间分别设有摇臂43、44。摇臂43、44的一端部分别被液压间隙调节器(Hydraul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油泵,其机油喷出量可变;液压工作装置,根据从所述机油泵供应的机油的压力而工作;液压传感器,被设置在连接所述机油泵和所述液压工作装置的供油路上,用于检测液压;调整装置,根据被输入的控制值调整所述机油泵的机油喷出量并调整所述液压;液压控制部,向所述调整装置输出所述控制值,使所述液压传感器检测的检测液压与对应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目标液压一致;存储部,预先保存作为对应于所述目标液压的所述控制值的初始值的第一初始控制值和第二初始控制值,其中,所述第一初始控制值对应于不让所述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第一目标液压,所述第二初始控制值对应于让所述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第二目标液压;以及判定部,比较机油特性和机油初始特性来进行所述机油的粘度是否变化的机油判定,其中,所述机油特性是让所述检测液压从所述第一目标液压升压至所述第二目标液压时从所述液压控制部输入到所述调整装置的升压前的第一控制值和升压后的第二控制值表示的特性,所述机油初始特性是预先保存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一初始控制值和所述第二初始控制值表示的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3 JP 2016-0323481.一种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油泵,其机油喷出量可变;液压工作装置,根据从所述机油泵供应的机油的压力而工作;液压传感器,被设置在连接所述机油泵和所述液压工作装置的供油路上,用于检测液压;调整装置,根据被输入的控制值调整所述机油泵的机油喷出量并调整所述液压;液压控制部,向所述调整装置输出所述控制值,使所述液压传感器检测的检测液压与对应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的目标液压一致;存储部,预先保存作为对应于所述目标液压的所述控制值的初始值的第一初始控制值和第二初始控制值,其中,所述第一初始控制值对应于不让所述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第一目标液压,所述第二初始控制值对应于让所述液压工作装置工作的第二目标液压;以及判定部,比较机油特性和机油初始特性来进行所述机油的粘度是否变化的机油判定,其中,所述机油特性是让所述检测液压从所述第一目标液压升压至所述第二目标液压时从所述液压控制部输入到所述调整装置的升压前的第一控制值和升压后的第二控制值表示的特性,所述机油初始特性是预先保存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第一初始控制值和所述第二初始控制值表示的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供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表示所述控制值的X轴和表示所述液压的Y轴所成的XY坐标中,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液压及所述第一初始控制值的坐标被定义为第一初始坐标,在所述XY坐标中,对应于所述第二目标液压及所述第二初始控制值的坐标被定义为第二初始坐标,在所述XY坐标中,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液压及所述第一控制值的坐标被定义为第一坐标,在所述XY坐标中,对应于所述第二目标液压及所述第二控制值的坐标被定义为第二坐标,所述机油初始特性在所述XY坐标中,用连接所述第一初始坐标和所述第二初始坐标的第一初始直线和所述X轴所成的第一初始倾斜角来表示,所述机油特性在所述XY坐标中,用连接所述第一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的第一直线和所述X轴所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真宪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