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充气轮胎及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345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19
一种半充气轮胎,包括构造为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连接到胎面部的内周面的非充气部。半充气轮胎还包括连接到非充气部的内周面上且设有填充空气的空间的充气部,以及分别夹设在胎面部与非充气部以及非充气部与充气部之间的结合层。非充气部包括结合部和轮辐,该结合部包括连接到充气部的外周面上的内带、和与内带间隔开且围绕内带的外周面的外带,轮辐设置在内带和外带之间以连接内带和外带。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 pneumatic tire and semi pneumatic tire

A semi-pneumatic tire comprises a tire face structured in contact with a road surface, and a non-pneumatic part connected to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of the tire face. The semi-pneumatic tire also includes an inflatable part connected to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of the non-inflatable part and provided with a space filled with air, and a bonding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he tire face and the non-inflatable part and the inflatable part respectively. The non-inflatable part comprises a junction and a spoke,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belt connected to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inflatable part and an outer belt spaced from and around the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inner belt, and the spok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ner belt and the outer belt to connect the inner belt and the oute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充气轮胎及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充气轮胎及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轮胎安装在范围从小型机动车辆到重型机动车辆的各种机动车辆上,且构造为执行支撑机动车辆的负载的功能、将机动车辆的动力传输到地面的动力传输功能以及吸收机动车辆在行进时由地面产生的振动或冲击的功能。通常,充气轮胎主要作为前述轮胎使用。充气轮胎保持其中的气压且具有缓冲碰撞和弯曲/拉伸的作用,因而提供了杰出的乘车表现和振动吸收性能。然而,当充气轮胎被外部物体或冲击刺破而破损时,内部气压不能再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充气轮胎难以执行作为轮胎的功能。此外,如果充气轮胎在机动车辆行进过程中破损,则会降低机动车辆的转向和制动能力。这会导致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展出一种不需要填充空气的非充气轮胎。在非充气轮胎中,在胎面和胎轮之间设置弹性轮辐,以执行传统充气轮胎的内部气压的功能。非充气轮胎具有在各种车辆行驶环境下防止刺破的效果。然而,由于轮辐有限的柔性,非充气轮胎面临乘坐表现和防止振动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能够结合充气轮胎和非充气轮胎的优点且可补救其缺陷的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充气轮胎和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能够获得优异的乘坐表现且可防止轮胎的刺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半充气轮胎,其包括:构造为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连接到胎面部的内周面的非充气部;连接到非充气部的内周面的充气部,充气部包括填充空气的空间;以及分别夹设于胎面部与非充气部之间以及非充气部与充气部之间的结合层。非充气部可包括带部,该带部包括连接到充气部的外周面的内带,和与内带间隔的外带,带部围绕内带的外周面;以及设置在内带和外带之间以连接内带和外带的轮辐。一个或多个插槽可形成在气动部的外周面上,且待插入到插槽中的一个或多个插入突起形成在内带的内周面。各个插入突起可包括:从内带的内周面伸出的杆部,以及从杆部的自由端向外延伸以具有扩大截面的凸缘部。插入突起可由与内带相同的材料制成,且与内带一体形成。插入突起的外部形状和插槽的内部形状可彼此互补,且插入突起的外表面与插槽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各个轮辐可包括:第一构件,其一端连接到外带的内周面,其另一端连接到内带的外周面;与第一构件周向间隔的第二构件,第二构件的一端连接到外带的内周面,且其另一端连接到内带的外周面;以及构造为连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第三构件。轮辐可重复设置以沿周向间隔开,且彼此相邻设置的轮辐之间的区域的周向截面形状呈多边形。各个轮辐可包括:第一构件,其一端连接到外带的内周面,且其另一端连接到内带的外周面;与第一构件横向间隔的第二构件,第二构件的一端连接到外带的内周面,且其另一端连接到内带的外周面;以及构造为连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第三构件。轮辐可重复设置以沿横向间隔开,且彼此相邻设置的轮辐之间的区域的横向截面形状呈多边形。第三构件可构造为连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中心部,以及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可围绕上述中心部弯曲。吸音材料可插入到由所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界定的空间中。吸音材料可包括通过层压高密度纤维材料和低密度纤维材料而获得的层压纤维材料。吸音材料可包括多孔材料。用于散热的一个或多个散热孔可沿着周向形成在非充气部的相对横向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半充气轮胎制造方法,包括:模制和硫化充气部的步骤;将充气部固定到模具中的第一充气部固定步骤;通过将用于形成非充气部的材料注射到模具中而在充气部的外周面形成非充气部的非充气部注射模制步骤;将具有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非充气部的充气部固定到模具的第二充气部固定步骤;以及围绕非充气部的外周面包裹胎面部且在腔室中硫化胎面部的胎面部形成步骤。一个或多个插槽可形成在充气部的外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设有非充气部,且因此能够防止轮胎的刺破并提高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的局部切开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沿图1的线Ⅲ-Ⅲ截取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的局部切开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是图4的“V”指示的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的局部切开的示意性立体图;图8至图7所示的半充气轮胎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之前,应指出的是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通篇使用的术语和特定用语不应被解释为通常或普遍的含义,而是可以基于专利技术人可正确限定术语以基于最佳模式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原则而理解为对应于本公开技术实质的意思和概念。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仅为例示性的,并因此可代表公开的所有技术实质。因此,可以理解本公开的范围也可由各种等同和改型限定。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而且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如果对于相关已知部件或功能的详细描述使得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发生不必要的混淆,则其详细的描述将被省略。出于同样的原因,一些部件在附图中会被夸大、省略或示意性示出。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完全反映其真实尺寸。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的局部切开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沿图1的线Ⅲ-Ⅲ截取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参照图1-图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充气轮胎10可包括胎面部100、非充气部200、充气部300和结合层400。胎面部100可设置在半充气轮胎10的最外侧,且可在机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直接接触路面。胎面部100可由橡胶制成。多个槽110可形成在胎面部100的外周面,以调节半充气轮胎10的驱动功率、制动功率和转向功率。槽110可具有距离胎面部100的外周面预定的深度。例如,槽110可在胎面部100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和横向延伸。然而,槽110的形状可改型为本领域已知的各种形状。现将限定关于方向的术语。周向指的是基于附图1沿着半充气轮胎的外周面延伸的方向。横向可参考图3中示出的X轴方向。径向可参考图3中示出的Y轴方向。非充气部200可设置在胎面部100的内周面上。非充气部200可通过粘接剂结合到胎面部100的内周面。换言之,当模制半充气轮胎10时,非充气部200被模制,然后在非充气部200的外周面涂覆粘接剂。之后,胎面部100结合到非充气部200。非充气部200和胎面部100可通过硫化工艺结合到一起。这样,结合层400可夹设到非充气部200和胎面部100之间。非充气部200可包括带(band)部210和轮辐220。带部210包括连接到充气部300的外周面上的内带(内圈)211,和与该内带211在径向间隔且围绕内带211的外周面设置的外带(外圈)212,而轮辐220设置在内带211和外带212之间以连接内带211和外带212。非充气部200可由注射模制产品形成。非充气部200可使用热塑弹性体(TPE)模制。更特别地,非充气部200可使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热塑性聚氨酯(TPU)、热塑性聚烯(TPO)和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TPA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充气轮胎,包括:胎面部,构造为与路面接触;非充气部,连接到所述胎面部的内周面;充气部,连接到所述非充气部的内周面,所述充气部包括能填充空气的空间;以及结合层,分别夹设在所述胎面部和所述非充气部之间,以及所述非充气部和所述充气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07 KR 10-2017-00454371.一种半充气轮胎,包括:胎面部,构造为与路面接触;非充气部,连接到所述胎面部的内周面;充气部,连接到所述非充气部的内周面,所述充气部包括能填充空气的空间;以及结合层,分别夹设在所述胎面部和所述非充气部之间,以及所述非充气部和所述充气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充气轮胎,其中所述非充气部包括:带部,包括:联接到所述充气部的外周面的内带,和与所述内带间隔开的外带,所述带部围绕所述内带的外周面;以及轮辐,设置在所述内带和所述外带之间以连接所述内带和所述外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充气轮胎,其中一个或多个插槽形成在所述充气部的外周面,以及能插入到所述插槽中的一个多个插入突起形成在所述内带的内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充气轮胎,其中每个所述插入突起均包括从所述内带的内周面突出的杆部和从所述杆部的自由端向外延伸以具有扩大的截面的凸缘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插入突起由与所述内带相同的材料制成,且与所述内带一体形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插入突起的外部形状与所述插槽的内部形状彼此互补,且所述插入突起的外表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紧密接触。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充气轮胎,其中每个所述轮辐均包括:第一构件,其一端连接到所述外带的内周面,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内带的外周面;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周向间隔,且所述第二构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外带的内周面,所述第二构件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内带的外周面;以及第三构件,构造为连接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轮辐重复设置以在周向上间隔开,以及彼此相邻设置的所述轮辐之间的区域的周向截面呈多边形。9.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喆右金基云朴昶重申贵盛黄淳郁
申请(专利权)人:锦湖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