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05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9:59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获得由装配在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实现的充分的静音性,同时能防止因该带状吸音件在高速行驶时蓄热所引起的高速耐久性的降低。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粘接在胎面部(1)的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10),设有:至少1层全覆盖层(8f),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覆盖带束层(7)的整个宽度;中央覆盖层(8c),配置在该全覆盖层(8f)的外周侧并局部地覆盖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带状吸音件(10)的宽度SW与带束层(7)的宽度BW满足SW/BW=0.3~0.8的关系,并且,中央覆盖层(8c)的宽度CW与带状吸音件(10)的宽度SW满足CW/SW=0.05~0.35的关系。

Inflatable tire

Provided is a pneumatic tire which achieves full silence by a belt-shaped sound absorber mount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ire and prevents the reduction of high-speed durability caused by the heat storage of the belt-shaped sound absorber during high-speed driving. A pneumatic tire is provided with a belt-like sound absorber (10) bonded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ire face (1)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ir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full cover (8f) covering the entire width of the belt bundle (7)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belt bundle (7), and a central cover (8c) dispos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full cover (8f) and partially covering the belt bundle (7). The width SW of the belt absorber (10) and the width BW of the belt absorber (7) satisfy the relationship of SW / BW = 0.3-0.8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tire width direction. Moreover, the width CW of the central cover (8c) and the width SW of the belt absorber (10) satisfy the relationship of CW / SW = 0.05-0.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轮胎用降噪装置的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获得由装配在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实现的充分的静音性,同时能防止因该带状吸音件在高速行驶时蓄热所引起的高速耐久性降低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产生轮胎噪声的原因之一包括由填充于在轮辋组装时形成在轮胎内的空腔部(轮胎内腔)的空气的振动所引起的空腔共鸣音。在车辆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的胎面部因路面的凹凸等而振动,该振动使轮胎内腔内的空气振动而产生该空腔共鸣音。在该空腔共鸣音中,特定频带的声音被感知为噪声,因此,使此频带的声压级(噪声等级)下降对于降低轮胎噪声非常重要。作为降低这种噪声的方法,提出在轮胎内腔导入由海绵等多孔质材料构成的吸音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充气轮胎中,提出在胎面部的内周面设置通过粘接剂粘接的带状的吸音件。然而,在该构造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吸音件直接粘贴于轮胎内表面而在高速行驶时容易在胎面部产生蓄热,而容易产生因该蓄热引起的高速耐久性的恶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672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备轮胎用降噪装置,能获得由装配在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实现的充分的静音性,同时能防止因该带状吸音件在高速行驶时蓄热所引起的高速耐久性的降低。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在该胎面部的两侧;一对胎圈部,配置在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并具有:胎体层,装架在该一对胎圈部间;多层带束层,配置在所述胎面部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而且具备沿轮胎周向粘接在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1层全覆盖层,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外周侧并覆盖所述带束层的整个宽度;中央覆盖层,配置在该全覆盖层的外周侧并局部地覆盖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所述带状吸音件的宽度SW与所述带束层的宽度BW满足SW/BW=0.3~0.8的关系,并且,所述中央覆盖层的宽度CW与所述带状吸音件的宽度SW满足CW/SW=0.05~0.35的关系。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上所述,设置具有与带束层的宽度BW和吸音件的宽度SW对应的宽度CW的中央覆盖层,因此,能有效地抑制高速行驶时的带束层的皱起,即使在直接粘贴吸音件而容易产生蓄热的状态下,也能防止因该蓄热引起的高速耐久性的降低。此时,吸音件的宽度SW相对于带束层的宽度BW设定在适度的范围,因此,能在充分获得吸音件本身的耐久性的同时有效地发挥吸音效果。此外,中央覆盖层的宽度CW相对于吸音件的宽度SW设定在适度的小范围,因此,能抑制因追加中央覆盖层所实现的刚性增加,并适当地保持乘坐舒适性、静音性。其结果,能在维持优异的静音性的同时有效地防止高速耐久性的恶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指定相对于车辆的装接方向的情况下,当将车辆装接时相比轮胎赤道位于车辆的外侧的侧设为车辆外侧,车辆装接时相比轮胎赤道位于车辆的内侧的侧设为车辆内侧时,带状吸音件的车辆内侧的部分的宽度SWOUT、带状吸音件的车辆内侧的部分的宽度SWIN以及中央覆盖层的宽度CW满足SWIN/CW<5且SWOUT/CW<8且SWIN/SWOUT<0.9的关系。由此,在打算主要以负外倾角的方式装接轮胎的高速行驶的车辆中,能有效地抑制相对容易发热的车辆内侧的发热,并且能有效地发挥由中央覆盖层所实现的高速耐久性改善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在指定相对于车辆的装接方向的情况下,当将车辆装接时相比轮胎赤道位于车辆的外侧的侧设为车辆外侧,车辆装接时相比轮胎赤道位于车辆的内侧的侧设为车辆内侧时,带状吸音件的车辆内侧的部分的截面积SAOUT、带状吸音件的车辆内侧的部分的截面积SAIN以及轮胎内腔的截面积T满足0≤SAIN/t≤0.2且0.1≤SAOUT/t≤0.4(t=T/2)的关系。由此,在打算主要以负外倾角的方式装接轮胎的高速行驶的车辆中,能有效地抑制相对容易发热的车辆内侧的发热,并且能有效地发挥由中央覆盖层所实现的高速耐久性改善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中央覆盖层由将尼龙纤维和芳纶纤维捻合而成的有机纤维帘线构成。由此,基于由尼龙纤维和芳纶纤维构成的复合纤维帘线的特性,能有效地改善高速耐久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带状吸音件在轮胎周向的至少一处具有缺失部。由此,带状吸音件能长时间经受充气时的轮胎的变形(轮胎的膨胀)、因接地转动所引起的粘接面的剪切形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轮胎的各种尺寸、截面积是在将轮胎轮辋组装到正规轮辋后填充正规内压的状态下所测得的。特别是,各构件的宽度均是该状态下的各构件的两端部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带束层的宽度BW”是指多层的带束层中配置在最外周侧的带束层的宽度。此外,“轮胎内腔的截面积”是指,在该状态下,形成于轮胎与轮辋之间的空腔部的子午线剖面的截面积。“正规轮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该标准按轮胎来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采用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采用“DesignRim”,或者如果是ETRTO则采用“MeasuringRim”。“正规内压”是指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各标准按轮胎所规定的气压,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气压,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R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所述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但是在轮胎为新车装接轮胎的情况下为车辆上所显示的气压。“正规载荷”是指:在包含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各标准按轮胎所规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R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所述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LOADCAPACITY”。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立体剖面图。图2是图1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剖面图。图3是用于对各部的截面积进行说明的与图2对应的子午线剖面图。图4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赤道线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中,符号CL表示轮胎赤道。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1,在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2,配置在胎面部1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3,配置在这些侧壁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在左右一对胎圈部3间装架有胎体层4。该胎体层4包含在轮胎径向延伸的多条增强帘线,并且在配置于各胎圈部3的胎圈芯5的周围从车辆内侧向外侧折回。此外,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胎边芯6,该胎边芯6由胎体层4的主体部和折回部包住。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埋设有多层(在图示的例子中为2层)带束层7。各带束层7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条增强帘线,并且增强帘线在层间以彼此交叉的方式配置。在这些带束层7中,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例如设定为10°~40°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在这种一般的充气轮胎中,如后所述地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设有带束覆盖层8,并且,如后所述地在轮胎内表面装接有带状吸音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在该胎面部的两侧;一对胎圈部,配置在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并具有:胎体层,装架在该一对胎圈部间;多层带束层,配置在所述胎面部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而且具备沿轮胎周向粘接在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1层全覆盖层,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外周侧并覆盖所述带束层的整个宽度;中央覆盖层,配置在该全覆盖层的外周侧并局部地覆盖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带状吸音件的宽度SW与所述带束层的宽度BW满足SW/BW=0.3~0.8的关系,并且,所述中央覆盖层的宽度CW与所述带状吸音件的宽度SW满足CW/SW=0.05~0.35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05 JP 2016-021166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在该胎面部的两侧;一对胎圈部,配置在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并具有:胎体层,装架在该一对胎圈部间;多层带束层,配置在所述胎面部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而且具备沿轮胎周向粘接在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1层全覆盖层,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外周侧并覆盖所述带束层的整个宽度;中央覆盖层,配置在该全覆盖层的外周侧并局部地覆盖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带状吸音件的宽度SW与所述带束层的宽度BW满足SW/BW=0.3~0.8的关系,并且,所述中央覆盖层的宽度CW与所述带状吸音件的宽度SW满足CW/SW=0.05~0.35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指定相对于车辆的装接方向,当将车辆装接时相比轮胎赤道位于车辆的外侧的侧设为车辆外侧,车辆装接时相比轮胎赤道位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泽达朗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