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40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01
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包括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框架的上侧固定连接箱体的底侧,箱体的底侧开口,箱体的左侧与右侧分别开设进料口、出料口,箱体右侧上部的后侧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轴承连接电机的转轴,电机的左侧与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电机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蜗杆的右端,蜗杆的左端与箱体的左侧内壁轴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控制系统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电磁无极变速器的组合应用,实现对不同刀具的工作状态与工作速度的调节,完成自动调节切片、切丝、切丁,并对切片、切丝、切丁的尺寸大小调节,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切菜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Intelligent vegetable cutting machin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vegetable cutter capable of automatic adjustment, which comprises a conveyor belt device, a conveyor belt device frame upper side fixed connecting the bottom side of the box body, a bottom side opening of the box body, a left side of the box body and a right side respectively opening the inlet and outlet, a first through hole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upper right side of the box body, and a bearing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connecting the rotation of the motor. The shaft, the left side of the motor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x fixed connection, the left end of the motor shaft fixed connection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worm, the worm's left end and the box's left inner wall bearing connection. The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working state and the working speed of different cutters by the combination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lutch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mpletes the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slicing, cutting and dicing, and adjusts the size of the slicing, cutting and dicing, so as to reduce the working intensity of the operator. The vegetable cutting machine with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can meet the market demand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机械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
技术介绍
现有切菜机采用改变电压或者利用凸轮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的力学特点实现控制刀具的运动频率,从而切出不同尺寸的食材,前者只能控制一次切割过程的尺寸,后者控制刀具运动的过程复杂繁琐,稳定性较差;现有切菜机的刀具运动方式为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要想实现不同食材的加工要求,就必须在切完一种规格尺寸后进行刀具换装,再切其他尺寸的食材,刀具换装过程复杂繁琐,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包括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框架的上侧固定连接箱体的底侧,箱体的底侧开口,箱体的左侧与右侧分别开设进料口、出料口,箱体右侧上部的后侧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轴承连接电机的转轴,电机的左侧与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电机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蜗杆的右端,蜗杆的左端与箱体的左侧内壁轴承连接,蜗杆的上侧设有三个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后端分别与箱体的后侧内壁轴承连接,第一转轴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第一蜗轮,第一蜗轮分别与蜗杆啮合配合;左侧的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中间的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右侧的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三电磁离合器,第一电磁离合器、第二电磁离合器、第三电磁离合器的顶侧分别与箱体的顶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第二电磁离合器、第三电磁离合器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电磁无极变速器,电磁无极变速器转轴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后端,第二转轴的前端分别与箱体的前侧内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外周的后端分别固定安装凸轮,凸轮的正下方分别活动安装光轴,光轴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凸轮的外周接触配合,光轴外周的上部分别固定安装挡环,光轴外周的中部分别套装弹簧,弹簧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挡环的底侧固定连接,光轴外周的下部分别活动安装直线轴承,直线轴承的顶侧分别与对应的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直线轴承的前侧、后侧与箱体的内壁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固定连接,左侧光轴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刀架,中间光轴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刀架,右侧光轴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三刀架,第一刀架与第三刀架的卡槽内固定安装第一刀片,第二刀架的卡槽内固定安装第二刀片;箱体后侧的左侧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轴承安装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二蜗轮,第二蜗轮与蜗杆啮合配合,第三转轴的后端固定安装第一皮带轮,传送带装置主动滚轮的转轴后端固定安装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活动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所述的箱体内部的左下侧设有第四转轴,箱体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分别与第四转轴的一端通过扭簧轴承连接,第四转轴外周前端与后端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上端,两个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轴承连接同一个第五转轴的一端,第五转轴的外周固定安装滚轮。如上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所述的箱体的后侧开设三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前侧分别固定连接蛇形管的上端,第三通孔的后侧分别固定安装阀门,箱体后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水箱,阀门与水箱分别通过水管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所述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的运动状态与电压有关,通过改变放大电路的电压,影响电磁离合器的离合状态和电磁无极变速器的摩擦系数。如上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所述的第一刀片呈“一”字排列,第二刀片呈“X”形排列。如上所述的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所述的传送带装置的框架底侧均匀固定安装数个底座,底座的底侧分别固定安装减震弹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控制系统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电磁无极变速器的组合应用,实现对不同刀具的工作状态与工作速度的调节,完成自动调节切片、切丝、切丁,并对切片、切丝、切丁的尺寸大小调节,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切菜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时,保持电机的正常运行,将第一电磁离合器、第二电磁离合器、第三电磁离合器的放大电路电压降为零,蜗杆分别与第一蜗轮、第二蜗轮啮合配合,第二蜗轮带动第三转轴、第一皮带轮顺时针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传送带装置的主动滚轮顺时针转动,传送带装置的传送带开始顺时针运转,将食材放置于传送带装置顶侧的左侧,食材随传送带向右移动;当需要对食材进行切片时,将第一电磁离合器的放大电路电压增大到大于临界值,左侧的凸轮开始转动,左侧凸轮的外周与对应的光轴的上端接触配合,左侧凸轮向下按压左侧的光轴,左侧光轴开始沿左侧的直线轴承向下移动,左侧的弹簧被压缩,左侧凸轮继续转动,在弹簧的弹性推力作用下,左侧光轴随左侧挡环向上移动,随左侧凸轮的不断转动,左侧光轴不断循环往复上下移动,第一刀架带动对应的第一刀片上下移动,完成对食材的切片,通过控制与第一电磁离合器对应的电磁无极变速器的放大电路电压,改变左侧凸轮转动的速度,实现不同厚度的食材切片;当需要切丝时,保持第一电磁离合器的放大电路电压大于临界值,并将第三电磁离合器的放大电路电压增大到大于临界值,第三刀架开始带动对应的第一刀片上下移动,对切片后的食材进行切丝,通过调节与第三电磁离合器对应的电磁无极变速器的放大电路电压,改变右侧凸轮转动的速度,实现不同宽度的食材切丝;当要切丁时,保持第一电磁离合器的放大电路电压大于临界值,将第三电磁离合器的放大电路电压降为零,再将第二电磁离合器的放大电路电压增大到大于临界值,第二刀架开始带动第二刀片上下移动,对切片后的食材进行切丁,通过调节与第二电磁离合器对应的电磁无极变速器的放大电路电压,改变中间凸轮转动的速度,实现不同尺寸的食材切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如图所示,包括传送带装置1,传送带装置1框架的上侧固定连接箱体2的底侧,箱体2的底侧开口,箱体2的左侧与右侧分别开设进料口3、出料口4,箱体2右侧上部的后侧开设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内轴承连接电机6的转轴,电机6的左侧与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电机6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蜗杆7的右端,蜗杆7的左端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轴承连接,蜗杆7的上侧设有三个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后端分别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第一蜗轮9,第一蜗轮9分别与蜗杆7啮合配合;左侧的第一转轴8的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装置(1),传送带装置(1)框架的上侧固定连接箱体(2)的底侧,箱体(2)的底侧开口,箱体(2)的左侧与右侧分别开设进料口(3)、出料口(4),箱体(2)右侧上部的后侧开设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内轴承连接电机(6)的转轴,电机(6)的左侧与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电机(6)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蜗杆(7)的右端,蜗杆(7)的左端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轴承连接,蜗杆(7)的上侧设有三个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后端分别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第一蜗轮(9),第一蜗轮(9)分别与蜗杆(7)啮合配合;左侧的第一转轴(8)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10),中间的第一转轴(8)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11),右侧的第一转轴(8)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三电磁离合器(12),第一电磁离合器(10)、第二电磁离合器(11)、第三电磁离合器(12)的顶侧分别与箱体(1)的顶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10)、第二电磁离合器(11)、第三电磁离合器(12)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电磁无极变速器(13),电磁无极变速器(13)转轴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4)的后端,第二转轴(14)的前端分别与箱体(1)的前侧内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14)外周的后端分别固定安装凸轮(15),凸轮(15)的正下方分别活动安装光轴(16),光轴(16)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凸轮(15)的外周接触配合,光轴(16)外周的上部分别固定安装挡环(17),光轴(16)外周的中部分别套装弹簧(18),弹簧(18)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挡环(17)的底侧固定连接,光轴(16)外周的下部分别活动安装直线轴承(19),直线轴承(19)的顶侧分别与对应的弹簧(18)的下端固定连接,直线轴承(19)的前侧、后侧与箱体(1)的内壁分别通过第一连杆(20)固定连接,左侧光轴(16)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刀架(21),中间光轴(16)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刀架(22),右侧光轴(16)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三刀架(23),第一刀架(21)与第三刀架(23)的卡槽内固定安装第一刀片(24),第二刀架(22)的卡槽内固定安装第二刀片(25);箱体(1)后侧的左侧开设第二通孔(26),第二通孔(26)内轴承安装第三转轴(27),第三转轴(27)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二蜗轮(28),第二蜗轮(28)与蜗杆(7)啮合配合,第三转轴(27)的后端固定安装第一皮带轮(29),传送带装置(1)主动滚轮的转轴后端固定安装第二皮带轮(30),第一皮带轮(29)与第二皮带轮(30)通过皮带(31)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调节的智能切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装置(1),传送带装置(1)框架的上侧固定连接箱体(2)的底侧,箱体(2)的底侧开口,箱体(2)的左侧与右侧分别开设进料口(3)、出料口(4),箱体(2)右侧上部的后侧开设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内轴承连接电机(6)的转轴,电机(6)的左侧与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电机(6)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蜗杆(7)的右端,蜗杆(7)的左端与箱体(1)的左侧内壁轴承连接,蜗杆(7)的上侧设有三个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后端分别与箱体(1)的后侧内壁轴承连接,第一转轴(8)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第一蜗轮(9),第一蜗轮(9)分别与蜗杆(7)啮合配合;左侧的第一转轴(8)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10),中间的第一转轴(8)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11),右侧的第一转轴(8)的前端固定安装第三电磁离合器(12),第一电磁离合器(10)、第二电磁离合器(11)、第三电磁离合器(12)的顶侧分别与箱体(1)的顶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10)、第二电磁离合器(11)、第三电磁离合器(12)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电磁无极变速器(13),电磁无极变速器(13)转轴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4)的后端,第二转轴(14)的前端分别与箱体(1)的前侧内壁轴承连接,第二转轴(14)外周的后端分别固定安装凸轮(15),凸轮(15)的正下方分别活动安装光轴(16),光轴(16)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凸轮(15)的外周接触配合,光轴(16)外周的上部分别固定安装挡环(17),光轴(16)外周的中部分别套装弹簧(18),弹簧(18)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挡环(17)的底侧固定连接,光轴(16)外周的下部分别活动安装直线轴承(19),直线轴承(19)的顶侧分别与对应的弹簧(18)的下端固定连接,直线轴承(19)的前侧、后侧与箱体(1)的内壁分别通过第一连杆(20)固定连接,左侧光轴(16)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刀架(21),中间光轴(16)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二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媚雪柴静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