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03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一辊子,所述机体的下端固定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下端安装有架腿,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有控制箱,同时机体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二辊子,与所述上料板相对应的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设置在机体的另一端,所述下料板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三辊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箱、第一消音器、第一气氛置换室、加热层、散热端口、第二消音器、第二气氛置换室以及加热器,解决了现阶段的锰酸锂生产用气氛辊道炉在使用时气氛置换室单一,噪音较大以及炉体内部温度散发不够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
本技术涉及锰酸锂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
技术介绍
目前,锰酸锂主要为尖晶石型锰酸锂,它作为电极材料具有价格低、电位高、环境友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很大,锰酸锂生产时要应用到气氛辊道炉,现阶段的气氛辊道炉在使用时能够满足其基本的使用需求,达到量产的目的,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方面的缺陷和技术不足:1.气氛置换室单一,锰酸锂生产的环境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改变,容易影响产品的生产,其次单个气氛置换室的使用会导致它的使用寿命降低;2.气氛置换室的噪音较大,影响生产环境;3.炉体内部温度散发的不够均匀,影响其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解决了现阶段的锰酸锂生产用气氛辊道炉在使用时气氛置换室单一,噪音较大以及炉体内部温度散发不够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一辊子,所述机体的下端固定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下端安装有架腿,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有控制箱,同时机体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二辊子,与所述上料板相对应的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设置在机体的另一端,所述下料板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三辊子,同时机体上端安装的炉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子的外侧,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压阀,并且机体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气氛置换室,所述第一气氛置换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气氛置换室另一端设置的第一输气口与炉体的内部相连,同时机体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第二气氛置换室,所述第二气氛置换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气氛置换室另一端设置的第二输气口与所述炉体的内部相通,并且机体的侧壁上还固定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输出端连接的加热层安装在炉体的内壁上,所述加热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散热端口。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且炉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氛置换室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消音器,所述第二气氛置换室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消音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氛置换室、第二气氛置换室以及加热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端子排和继电器,同时控制箱的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位于所述继电器的上方,并且控制箱内部安装的断路器位于所述电源接口的一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箱、第一输气口、第一消音器、第一气氛置换室、第一进气口、加热层、第二输气口、第二消音器、第二气氛置换室以及第二进气口,机体的侧壁上分别固定了第一气氛置换室和第二气氛置换室,并且第一气氛置换室和第二气氛置换室分别通过第一输气口和第二输气口与炉体的内部相接,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箱完成对两个气氛置换室的控制,两个气氛置换室的使用能够满足锰酸锂生产的特殊要求,当需要调节炉体内部的气氛成分时能够通过两个气氛置换室共同调节,以此使锰酸锂的生产加工更为合理和高效,同时两个气氛置换室协调作业,避免了单个气氛置换室工作时工作强度高以及由于频繁的调节气氛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消音器和第二消音器,使用时第一消音器和第二消音器能够有效的降低两个气氛置换室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以此能够改善现场生产环境,利于作业。3、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层、散热端口、加热器以及控制箱,加热层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散热端口,散热端口在使用时能够均匀的将热量传递给炉体的内部,避免产生温度不均匀,从而使炉体内部温度保持均衡,使用时能够增加产品的生产品质,控制箱的设置使得装置更加便于作业,操作性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架腿、3机体、4第一辊子、5控制箱、6上料板、7第二辊子、8入料口、9气压阀、10炉体、11第一输气口、12第一消音器、13第一气氛置换室、14第一进气口、15加热层、16散热端口、17第二输气口、18第二消音器、19第二气氛置换室、20第二进气口、21加热器、22出料口、23第三辊子、24下料板、25端子排、26继电器、27电源接口、28断路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包括机体3,机体3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一辊子4,并且机体3的下端固定有机架1,同时机架1的下端安装有架腿2,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控制箱5,控制箱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端子排25和继电器26,同时控制箱5的内部还设置有电源接口27,电源接口27位于继电器26的上方,并且控制箱5内部安装的断路器28位于电源接口27的一侧,同时机体3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板6,上料板6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二辊子7,与上料板6相对应的有下料板24,下料板24设置在机体3的另一端,并且下料板24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三辊子23,同时机体3上端安装的炉体10设置在第一辊子4的外侧,炉体10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8,且炉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22,同时炉体10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压阀9,气压阀9的设置能够保证炉体10内部的气压恒定,并且机体3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气氛置换室13,第一气氛置换室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4,第一气氛置换室13另一端设置的第一输气口11与炉体10的内部相连,同时机体3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第二气氛置换室19,第二气氛置换室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20,第二气氛置换室19另一端设置的第二输气口17与炉体10的内部相通,使用时第一气氛置换室13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消音器12,第二气氛置换室19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消音器18,并且机体3的侧壁上还固定有加热器21,加热器21输出端连接的加热层15安装在炉体10的内壁上,加热层15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散热端口16,并且在使用时第一气氛置换室13、第二气氛置换室19以及加热器21均与控制箱5电性连接。在使用时,机体3的侧壁上分别固定了第一气氛置换室13和第二气氛置换室19,并且第一气氛置换室13和第二气氛置换室19分别通过第一输气口11和第二输气口17与炉体10的内部相接,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箱5完成对两个气氛置换室的控制,当需要调节炉体10内部的气氛成分时能够通过两个气氛置换室共同调节,并且在使用时第一消音器12和第二消音器18能够有效的降低两个气氛置换室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加热层15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散热端口16,散热端口16在使用时能够均匀的将热量传递给炉体10的内部,避免产生温度不均匀。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箱5、第一消音器12、第一气氛置换室13、加热层15、散热端口16、第二消音器18、第二气氛置换室19以及加热器21,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包括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一辊子(4),所述机体(3)的下端固定有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下端安装有架腿(2),所述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控制箱(5),同时机体(3)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板(6),所述上料板(6)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二辊子(7),与所述上料板(6)相对应的有下料板(24),所述下料板(24)设置在机体(3)的另一端,所述下料板(24)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三辊子(23),同时机体(3)上端安装的炉体(10)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子(4)的外侧,所述炉体(10)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压阀(9),并且机体(3)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气氛置换室(13),所述第一气氛置换室(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4),所述第一气氛置换室(13)另一端设置的第一输气口(11)与炉体(10)的内部相连,同时机体(3)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第二气氛置换室(19),所述第二气氛置换室(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20),所述第二气氛置换室(19)另一端设置的第二输气口(17)与所述炉体(10)的内部相通,并且机体(3)的侧壁上还固定有加热器(21),所述加热器(21)输出端连接的加热层(15)安装在炉体(10)的内壁上,所述加热层(15)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散热端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长寿命球形锰酸锂生产用双气氛辊道炉,包括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一辊子(4),所述机体(3)的下端固定有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下端安装有架腿(2),所述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控制箱(5),同时机体(3)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板(6),所述上料板(6)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二辊子(7),与所述上料板(6)相对应的有下料板(24),所述下料板(24)设置在机体(3)的另一端,所述下料板(24)的上端依次安装有第三辊子(23),同时机体(3)上端安装的炉体(10)设置在所述第一辊子(4)的外侧,所述炉体(10)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气压阀(9),并且机体(3)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气氛置换室(13),所述第一气氛置换室(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4),所述第一气氛置换室(13)另一端设置的第一输气口(11)与炉体(10)的内部相连,同时机体(3)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第二气氛置换室(19),所述第二气氛置换室(1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20),所述第二气氛置换室(19)另一端设置的第二输气口(17)与所述炉体(10)的内部相通,并且机体(3)的侧壁上还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红丁现亮刘琦杨忠彬贺玉海周应楼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