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轴配流摆线齿轮马达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轴配流摆线齿轮马达。
技术介绍
轴配流摆线马达的典型结构如图1和2所示。它主要由定子1-13、摆线转子1-14、花键轴1-8、输出轴1-7和壳体1-6等组成。图1中标注的1-1,1-2,1-3、密封,1-4、前盖,1-5、止推环,1-6,壳体,1-7、配流轴(输出轴),1-8、花键轴,1-9、止推轴承,1-10、辅助配流板,1-11、限制板,1-12、后盖,1-13,定子,1-14、摆线转子。该马达的运动原理如图3所示,它属于K-H-V型的行星传动。图1中的定子为中心轮b,摆线转子为行星轮a,花键轴为W构件,摆线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相当于系杆H的回转半径,输出轴为V构件。在一般的K-H-V行星传动中,行星轮a在中心轮b中作行星运动的动力是靠系杆H传入的,但在摆线液压马达的传动中,系杆H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是靠油泵供给压力油,通过配油系统来提供动力,使摆线转子在定子中作行星运动。该马达的配油原理如图4所示,转子和定子啮合时共形成7个密封腔,当转子相对定子中心公转一转时,转子自身在相反方向上自转1/6转,马达内7个密封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轴配流摆线齿轮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3),在机壳(3)前部插入输出轴(1)且输出轴(1)与机壳(3)内壁之间设置轴承组(B3),轴承组(B3)一端的内圈和外圈分别通过输出轴轴肩和机壳内壁进行定位;机壳(3)前端设置前盖(2)且前盖(2)顶住轴承组另一端的外圈,轴承组另一端的内圈通过卡合在输出轴(1)上的轴用挡圈(19)定位;前盖(2)上设置有与输出轴(1)相匹配的轴用密封圈(20);在机壳(3)后部插入联接轴(5)且联接轴(5)前端插入输出轴(1)内并通过前挡块(18)定位,在联接轴(5)与机壳(3)内壁之间设置配油套(7)且配油套(7)前端顶住输出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轴配流摆线齿轮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3),在机壳(3)前部插入输出轴(1)且输出轴(1)与机壳(3)内壁之间设置轴承组(B3),轴承组(B3)一端的内圈和外圈分别通过输出轴轴肩和机壳内壁进行定位;机壳(3)前端设置前盖(2)且前盖(2)顶住轴承组另一端的外圈,轴承组另一端的内圈通过卡合在输出轴(1)上的轴用挡圈(19)定位;前盖(2)上设置有与输出轴(1)相匹配的轴用密封圈(20);在机壳(3)后部插入联接轴(5)且联接轴(5)前端插入输出轴(1)内并通过前挡块(18)定位,在联接轴(5)与机壳(3)内壁之间设置配油套(7)且配油套(7)前端顶住输出轴(1),配油套(7)与输出轴(1)通过传动销(6)相连,传动销(6)设置配油套(7)与输出轴(1)接触处并同时位于配油套(7)与输出轴(1)内;在机壳(3)尾端端部通过过渡盘(9)设置定子(10),在定子(10)内部通过针轮(12)设置转子(11),在定子(10)的外侧端部设置后盖(14),在后盖(14)上通过螺栓(B5)将后盖(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