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84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柱、防护栏杆、上端锚头、锚索、中端锚头、挡板锚头、接地螺栓、挡雪板和路基;沿公路方向,在公路两侧对称设置防护柱,防护柱侧面设置防护栏杆,底部设置弧形挡雪板,通过在防护柱、挡雪板上设置锚头和锚索,达到抵御和分散雪体对防护栏造成的冲击和压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当雪崩、雪灾发生时,雪体由山体滑落,挡雪板阻挡雪体向公路面移动,锚索与上端锚头、中端锚头和挡板锚头之间作用力抵制雪体惯性力对挡雪板冲击,一定程度缓解灾害对公路影响,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
技术介绍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达20-30m/s,随着雪体的不断下降,速度也会突飞猛涨,一般12级风的速度为20m/s,而雪崩将达到97m/s,速度极大。雪崩具有突然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它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发生临时性的涨水,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是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且当雪崩发生时,会对公路、栏杆及路基造成严重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主要是为了开发一种能够阻挡雪体的公路防护栏,通过在防护栏底部设置挡雪板并通过设置锚头、锚索对防护栏结构强度进行加固,避免雪崩发生时,对公路造成严重破坏,能够改善雪山地区公路环境。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防护柱、防护栏杆、上端锚头、锚索、中端锚头、挡板锚头、接地螺栓、挡雪板和路基;沿公路方向,在公路两侧每间隔50cm-60cm对称设置直径为8cm-10cm,高度为0.8m-1.2m的圆形防护柱;在距离防护柱顶端10cm-15cm处,防护栏杆与防护柱侧壁紧贴,并通过锚钉锚固;在距离防护柱顶端8cm-10cm处,上端锚头垂直插入防护柱侧壁内,与防护柱固定,并通过锚索与接地螺栓连接,通过上端锚头和接地螺栓之间拉力将锚索拉成直线,且与防护栏杆垂直;在连接上端锚头和接地螺栓的锚索中点,设置中端锚头,另设置一条锚索将中端锚头和挡板锚头连接,并通过中端锚头和挡板锚头之间拉力将其拉直成线;挡板锚头位于相邻防护柱间的挡雪板中心;挡雪板横截面为微弧形,厚度为0.8cm-1.0cm,与防护柱侧壁紧贴,并通过锚钉固定;防护柱底面与路基紧贴,并通过锚钉固定。进一步地,上端锚头、中端锚头和挡板锚头插入构件内深度均为5cm-6cm。进一步地,接地螺栓插入路基的深度为8cm-10cm。进一步地,挡雪板横截面弧度为5rad-8rad。进一步地,防护柱和防护栏杆均采用钢塑材质。进一步地,锚索采用钢丝材质,直径为0.2cm-0.4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优点是通过设置挡雪板和锚头锚索,可在雪崩、雪灾发生雪体由山体滑落时,挡雪板阻挡雪体向公路面移动,锚索与上端锚头、中端锚头和挡板锚头之间作用力抵制雪体惯性力对挡雪板冲击,一定程度缓解灾害对公路影响,保证车辆安全行驶。附图说明图1为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立面图。图2为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A剖面图。图中,1为防护柱;2为防护栏杆;3为上端锚头;4为锚索;5为中端锚头;6为挡板锚头;7为接地螺栓;8为挡雪板;9为路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防护柱1、防护栏杆2、上端锚头3、锚索4、中端锚头5、挡板锚头6、接地螺栓7、挡雪板8和路基9;沿公路方向,在公路两侧每间隔50cm-60cm对称设置直径为8cm-10cm,高度为0.8m-1.2m的圆形防护柱1;在距离防护柱1顶端10cm-15cm处,防护栏杆2与防护柱1侧壁紧贴,并通过锚钉锚固;在距离防护柱1顶端8cm-10cm处,上端锚头3垂直插入防护柱1侧壁内,与防护柱1固定,并通过锚索4与接地螺栓7连接,通过上端锚头3和接地螺栓7之间拉力将锚索4拉成直线,且与防护栏杆2垂直;在连接上端锚头3和接地螺栓7的锚索4中点,设置中端锚头5,另设置一条锚索4将中端锚头5和挡板锚头6连接,并通过中端锚头5和挡板锚头6之间拉力将其拉直成线;挡板锚头6位于相邻防护柱1间的挡雪板8中心;挡雪板8横截面为微弧形,厚度为0.8cm-1.0cm,与防护柱1侧壁紧贴,并通过锚钉固定;防护柱1底面与路基9紧贴,并通过锚钉固定;上端锚头3、中端锚头5和挡板锚头6插入构件内深度均为5cm-6cm;接地螺栓7插入路基9的深度为8cm-10cm;挡雪板8横截面弧度为5rad-8rad;防护柱1和防护栏杆2均采用钢塑材质;锚索4采用钢丝材质,直径为0.2cm-0.4cm。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柱(1)、防护栏杆(2)、上端锚头(3)、锚索(4)、中端锚头(5)、挡板锚头(6)、接地螺栓(7)、挡雪板(8)和路基(9);沿公路方向,在公路两侧每间隔50cm‑60cm设置直径为8cm‑10cm,高度为0.8m‑1.2m的圆形防护柱(1);在距离防护柱(1)顶端10cm‑15cm处,防护栏杆(2)与防护柱(1)侧壁紧贴,并通过锚钉锚固;在距离防护柱(1)顶端8cm‑10cm处,上端锚头(3)垂直插入防护柱(1)侧壁内,与防护柱(1)固定,并通过锚索(4)与接地螺栓(7)连接,通过上端锚头(3)和接地螺栓(7)之间拉力将锚索(4)拉成直线,且与防护栏杆(2)垂直;在连接上端锚头(3)和接地螺栓(7)的锚索(4)中点,设置中端锚头(5),另设置一条锚索(4)将中端锚头(5)和挡板锚头(6)连接,并通过中端锚头(5)和挡板锚头(6)之间拉力将其拉直成线;挡板锚头(6)位于相邻防护柱(1)间的挡雪板(8)中心;挡雪板(8)横截面为微弧形,厚度为0.8cm‑1.0cm,与防护柱(1)侧壁紧贴,并通过锚钉固定;防护柱(1)底面与路基(9)紧贴,并通过锚钉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雪山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柱(1)、防护栏杆(2)、上端锚头(3)、锚索(4)、中端锚头(5)、挡板锚头(6)、接地螺栓(7)、挡雪板(8)和路基(9);沿公路方向,在公路两侧每间隔50cm-60cm设置直径为8cm-10cm,高度为0.8m-1.2m的圆形防护柱(1);在距离防护柱(1)顶端10cm-15cm处,防护栏杆(2)与防护柱(1)侧壁紧贴,并通过锚钉锚固;在距离防护柱(1)顶端8cm-10cm处,上端锚头(3)垂直插入防护柱(1)侧壁内,与防护柱(1)固定,并通过锚索(4)与接地螺栓(7)连接,通过上端锚头(3)和接地螺栓(7)之间拉力将锚索(4)拉成直线,且与防护栏杆(2)垂直;在连接上端锚头(3)和接地螺栓(7)的锚索(4)中点,设置中端锚头(5),另设置一条锚索(4)将中端锚头(5)和挡板锚头(6)连接,并通过中端锚头(5)和挡板锚头(6)之间拉力将其拉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高忠慧吴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