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解酒保肝的复合活性肽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066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解酒保肝的复合活性肽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玉米蛋白、蚌肉、小麦蛋白中仿生酶解后进行配伍制取用于解酒保肝复合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各活性肽粉按一定比例复合配伍制成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成本低,生产过程绿色环保。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mpound active peptide powder for relieving alcoholism and protecting liv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compound active peptide powder for alcoholic beverage and liver protec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compound peptide powder for alcoholic beverage and liver protection from corn protein, mussel meat and wheat protein after biomimetic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the new product is prepared by compounding each active peptide powder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simple, feasible, low cost,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green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解酒保肝的复合活性肽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解酒保肝的复合活性肽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玉米蛋白、蚌肉、小麦蛋白中仿生酶解后进行配伍制取用于解酒保肝复合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酒文化的国家,酒早已成为国民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酒精自胃肠道吸收迅速进入血液,在两小时内可100%被吸收。肝脏是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酒精经过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ADH)催化而生成乙醛,乙醛经肝脏线粒体中的乙醛脱氢酶(ALDH)进一步氧化成无毒的乙酸,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能量。然而,肝脏氧化代谢酒精的速度很慢,大量饮酒会造成血液中酒精的浓度急剧升高,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即醉酒。急性酒精中毒后,可引起较长时间的不适,出现较长时间的头痛、头晕、失眠、乏力、震颤、胃部不适和恶心,甚至表现为精神迟钝。长期过量饮酒,肝脏易发生蓄积中毒,造成肝损伤。目前,市面上的醒酒产品大多是以天然蜂蜜主要材料。然而,蜂蜜本身醒酒效果有限,效果不够好,加之天然蜂蜜供不应求,价格昂贵,不适合产业化的需求,故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解酒保肝的玉米肽、蚌肉肽、小麦肽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配伍比列的方法。玉米生产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是玉米蛋白粉,其蛋白质含量67%~71%,其余成分12%~15%的淀粉、3%~7%的脂肪、1%~2%的纤维素和1%~2%的灰分等。玉米蛋白中的主要成分是玉米醇溶蛋白(68%)、谷蛋白(28%)和球蛋白(1.2%)。由玉米蛋白粉中缺少赖氨酸、色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具有特殊的味道和色泽、水溶性差,玉米蛋白粉主要用于粗饲料生产或者直接被排放处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玉米肽是以玉米蛋白粉为底物,用相应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分子量小而具有一定活性的多肽分子。玉米肽中富含疏水性氨基酸丙氨酸和亮氨酸等,及谷氨酸和脯氨酸。利用玉米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玉米醇溶蛋白和谷氨酸等,还能制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玉米活性肽,如谷氨酰胺肽、高F值低聚肽、降血压肽和玉米蛋白肽等,从而大幅提升玉米的附加值。特殊的氨基酸组成和连接方式赋予玉米肽多种生物活性,如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促进乙醇代谢、抗氧化、抗疲劳、抗癌等,从而大幅提升玉米的附加值。因此,关于玉米肽生物活性的研究与应用逐年增加。玉米肽无论从理化特性、营养特性还是功能特性都优于玉米蛋白质,所以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已有的玉米肽的制备方法专利有单酶酶解,如CN106107926A为用蛋白酶进行酶解,CN200310115958.7为用卡氏枯草杆菌丝氨酸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等;有双酶酶解,如CN201110004804.5为用碱性蛋白酶、复合酶进行酶解等;有微生物发酵,如CN102492759A为用黑曲霉进行发酵等;有蛋白酶酶解与微生物发酵联合,如CN102492759A为用微生物醋酸杆菌发酵、酸性蛋白酶酶解等。河蚌,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也称之为河歪、河蛤蜊等,是自然淡水环境中常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如三角河蚌,褶纹冠蚌,脚背无齿蚌等,普遍存在于中国各淡水湖泊中。除育珠外,蚌肉和蚌壳可分别加工成不同的高附加值产品。河蚌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营养成分较为丰富。有关报道表明,蚌肉味道干涩、偏咸,属于寒性食品。具有滋阴、清热、养肝、名目、清渴、凉血等功效,已有研究发现蚌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张缓等对采珠后蚌肉进行了研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新鲜蚌肉的含水量为76.92%,以干基表示其它指标含量,其中含有51.07%的粗蛋白、7.19%的灰分、7.45%的粗脂肪和26.65%的总糖。此研究结果表明,蚌肉含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且氨基酸总量为41.54%,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4.43%,与FAO/WHO推荐的最佳模式较为接近。蚌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鲁燕骅等试验表明,河蚌肉的脂肪含量及热量很低,而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据报道,蚌肉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蛋白质的原料,也可为酶解河蚌蛋白制备功能性多肽提供物质基础。但总的来说,现有的对于河蚌营养和功能研究还不够全面和详细,为避免作为废物被丢弃,造成浪费。由于其自身特有的氨基酸组成,使得它的溶解性低,限制了其蛋白的应用,可以通过酶法水解蚌肉来获得水溶性较好的生物活性肽。蚌肉的应用可以提高蚌肉深加工中副产物的利用率,提高蚌肉产品的附加值。对采珠后河蚌副产物进行合理利用开发,制备生物活性肽,成本低、安全性好,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河蚌定当在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大有作为,加之其价格低廉,定会产生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小麦肽是一种来源于小麦蛋白的植物性生物活性肽,含有人体必需的15种氨基酸。小麦蛋白肽具有水溶性好、易吸收、生物活性强等特点。经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的蛋白质经自身消化系统中的酶作用后,并不是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而更多的是以低肽的形式被吸收。许多蛋白肽不仅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与能量,还有着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压,蛋白水解物或由蛋白水解物制备的活性肽类食品,具有易消化、易吸收、抗过敏性等特点。由于其自身特有的氨基酸组成,使得它的溶解性低,限制了小麦蛋白肽的应用,可以通过酶法水解小麦面筋蛋白来获得水溶性较好的生物活性肽。小麦蛋白的应用可以提高小麦深加工中副产物的利用率,提高小麦产品的附加值。小麦在世界上的产量大,用蛋白酶水解小麦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成本低、安全性好,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有的小麦肽的制备方法专利有单酶酶解,如CN201110225461.5为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等;有双酶酶解,如CN201110084121.5为用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CN201410681572.0为用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进行酶解,CN201310535932.1为用中性蛋白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进行酶解;有多酶酶解,如CN201510208320.0为用碱性蛋白酶进行一步酶解,用由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进行二步及三步酶解等。仿生酶解为模拟口服蛋白类的胃肠道消化过程(胃为消化部位、吸收很少,肠道为消化、吸收部位),创造性的将蛋白类酶解成小分子肽类的方法,即在适当的条件下以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进行连续酶解,再经高速离心、超滤、电渗析或纳滤得到以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KD为主的小分子肽类。与传统技术相比,吸收入血的有效物质群与直接口服蛋白相同,仿生酶解有效成分提取更充分,生物利用度高,不仅增强了疗效,而且消除了服用异蛋白等引起的免疫原反应,减小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与其他酶解方法相比,仿生酶解更符合人体的选择机制,更安全。以仿生酶解方法从蛋白中制取肽粉是专利技术人的独创方法,经放大化的工业生产验证,稳定、可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酒保肝的复合活性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第二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所述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得到的肽粉,进行玉米肽粉1-3份、蚌肉肽粉2-6份、小麦肽粉1-3份比例进行配伍;第三目的在于提取所述的复合肽粉在解酒保肝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从蛋白中仿生酶解制取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向仿生酶解罐中加纯化水20-40升,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解酒保肝的复合活性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向仿生酶解罐中加纯化水20~40升,启动搅拌浆,设置转速30~60转/分钟,分别取玉米蛋白粉2kg、蚌肉2kg、小麦蛋白粉2kg,缓慢加入,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润胀30分钟,夹层通蒸汽加热至80~85℃灭菌15~30分钟,夹层通冷却水冷却至罐内温度约50~55℃,启动夹层水与加热器循环,加热器加热至50~55℃保温;(2)启动pH检测端子,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1.8~2.2,加入生药量的1~3%胃蛋白酶,保温酶解1~3小时,随时监测pH值,补充稀盐酸保持pH值在1.8~2.2范围内;(3)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40%氢氧化钠调节pH值7.8~8.2,加入1~3%胰蛋白酶,保温酶解3~6小时,随时监测pH值,补充40%氢氧化钠保持pH值在7.8~8.2范围内;(4)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6.8~7.2,放掉夹层水,夹层通蒸汽煮沸加热至80~85℃灭酶15~30分钟,放液;(5)至管式高速离心机中离心,转速8000~12000转/分钟,上清液通过1812型超滤装置超滤,超滤膜相对分子质量为3KD,透过液经电渗析除盐,电压30~90伏,除盐液经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200℃,出风温度为90~100℃,分别得到玉米肽粉、蚌肉肽粉、小麦肽粉,复合膜袋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解酒保肝的复合活性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向仿生酶解罐中加纯化水20~40升,启动搅拌浆,设置转速30~60转/分钟,分别取玉米蛋白粉2kg、蚌肉2kg、小麦蛋白粉2kg,缓慢加入,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润胀30分钟,夹层通蒸汽加热至80~85℃灭菌15~30分钟,夹层通冷却水冷却至罐内温度约50~55℃,启动夹层水与加热器循环,加热器加热至50~55℃保温;(2)启动pH检测端子,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1.8~2.2,加入生药量的1~3%胃蛋白酶,保温酶解1~3小时,随时监测pH值,补充稀盐酸保持pH值在1.8~2.2范围内;(3)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40%氢氧化钠调节pH值7.8~8.2,加入1~3%胰蛋白酶,保温酶解3~6小时,随时监测pH值,补充40%氢氧化钠保持pH值在7.8~8.2范围内;(4)向仿生酶解罐中以蠕动泵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6.8~7.2,放掉夹层水,夹层通蒸汽煮沸加热至80~85℃灭酶15~30分钟,放液;(5)至管式高速离心机中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强刘玉军代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禹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