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58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及成型柱,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中模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成型柱的外壁之间形成模具型腔,所述上模上设有贯通上模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通气孔,所述下模上设有贯通下模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通气孔,所述上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下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导气槽,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与一个或多个导气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单个模具型腔为排气单元设置通气孔,并在通气孔边缘延伸设置导气槽,有效提高通气孔的排气效率,提高产品成型合格率。

A mold for damping seal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amping sealing ring mold,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mold, a middle mold, a lower mold and a molding column. The lower mol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mit groove matched with the molding column, and the middle mold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matched with the molding column, and a mold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molding column.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ir vent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ir vent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lower die.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upper die,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lower di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low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air vents, and the first air vent and the second air vent are both with one or more air vents. A gas guiding groove communicates. The utility model takes a single mold cavity as an exhaust unit to set an air hole, and an air conducting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edge of the air hole, thereby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exhaust efficiency of the air hole and improving the forming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
技术介绍
模压发泡橡胶的生产由于其橡胶加压、加热硫化生产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普通的用于橡胶制品成型的模具通常仅设有一至两个通气孔,如用普通的模具结构将无法实现制品的正常生产成型。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易成型变形;第二、产品结构体型产生缺口;第三、打开模具时产品即炸裂,对生产制造的产品合格率和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有效排出模压过程中的大量气体,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及成型柱,所述下模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中模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成型柱的外壁之间形成模具型腔,所述上模上设有贯通上模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通气孔,所述下模上设有贯通下模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通气孔,所述上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下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导气槽,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与一个或多个导气槽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柱与下模上的第一限位槽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为环状,每个第一限位槽的环内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中模上的通孔的高度与所述成型柱探出下模上表面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配合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为环状,每个第二限位槽的环内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与四个导气槽连通,每个第一通气孔和/或第二通气孔处的导气槽为十字形导气槽。进一步地,所述导气槽为纵横交错的直线槽,两个导气槽的相交处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或第二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中模和下模上分别设有至少三个锁孔,所述上模上的锁孔、中模的锁孔与下模上的锁孔相对设置,所述锁孔与螺钉或螺栓配合,以对所述模具进行合模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的数量相同并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环内区域中心,所述第二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环内区域中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与四个以上导气槽连通,相邻的第一通气孔之间的导气槽连通,所述上模上表面的导气槽由第一通气孔向外延伸方向上为扩张结构,所述下模下表面的导气槽由第二通气孔向外延伸方向上为扩张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a.以单个模具型腔为排气单元设置通气孔,增加排气孔数量;b.在通气孔边缘延伸设置导气槽,缓解通气孔处的排气负担,提高排气效率;c.避免排气问题对产品造成成型失败的问题;d.避免开模时候炸裂造成的人身安全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密封圈模具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模与成型柱配合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扩张结构的导气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上模,11-第一通气孔,2-中模,21-通孔,3-下模,31-第二通气孔,4-成型柱,5-导气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参见图1,所述模具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及成型柱4,所述下模3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中模2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内壁与所述成型柱4的外壁之间形成模具型腔,所述上模1上设有贯通上模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通气孔11,所述下模3上设有贯通下模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通气孔31,所述上模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下模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导气槽5,所述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31均与一个或多个导气槽5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柱4与下模3上的第一限位槽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如图1所示,图中为同时成型9个减震密封圈的模具,所述下模上设有三排三列的第一限位槽,使用9个成型柱4与之配合,所述成型柱4优选为中空无底且无盖结构,所述成型柱4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外沿。所述第一限位槽为环状,每个第一限位槽的环内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31;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为环状,每个第二限位槽的环内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11,同样地,所述成型柱4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外沿。具体地,所述中模2上的通孔21具有一定高度,该高度根据产品要求的规格高度而定,所述通孔21的内径大于成型柱4的外径,因此所述通孔21的内壁与所述成型柱4的外壁之间能够形成模具型腔,所述通孔21的内径与成型柱4的外径之差的一半即为产品成型的厚度;若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上没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第二限位槽,则所述中模2上的通孔21的高度与所述成型柱4探出下模3上表面的高度相同;所述成型柱4与下模3上的第一限位槽配合,并探出所述下模3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若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第二限位槽,则所述中模2上的通孔21的高度等于所述成型柱4探出下模3上表面的高度减去第二限位槽的深度,总之,无论哪种情况,目的都是为了使两者(中模2和成型柱4)在上模1的下表面齐平。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31均与四个导气槽5连通,每个第一通气孔11和/或第二通气孔31处的导气槽5为十字形导气槽,优选地,相邻的第一通气孔11之间的导气槽5连通,相邻的第二通气孔31之间的导气槽5也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气槽5为直线槽,多个导气槽5纵横交错,所述第一通气孔11或第二通气孔31设置在导气槽5的相交处。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孔11与第二通气孔31的数量相同并相对设置,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孔11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环内区域中心,所述第二通气孔31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环内区域中心。如图1所示,模具整体为矩形或方形,所述上模1、中模2和下模3上四个角均设有分别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及成型柱(4),所述下模(3)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中模(2)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内壁与所述成型柱(4)的外壁之间形成模具型腔,所述上模(1)上设有贯通上模(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通气孔(11),所述下模(3)上设有贯通下模(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通气孔(31),所述上模(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下模(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导气槽(5),所述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31)均与一个或多个导气槽(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密封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中模(2)、下模(3)及成型柱(4),所述下模(3)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中模(2)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内壁与所述成型柱(4)的外壁之间形成模具型腔,所述上模(1)上设有贯通上模(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通气孔(11),所述下模(3)上设有贯通下模(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通气孔(31),所述上模(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下模(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导气槽(5),所述第一通气孔(11)和第二通气孔(31)均与一个或多个导气槽(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柱(4)与下模(3)上的第一限位槽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为环状,每个第一限位槽的环内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2)上的通孔(21)的高度与所述成型柱(4)探出下模(3)上表面的高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成型柱(4)配合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为环状,每个第二限位槽的环内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双荣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