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918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3:57
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所述涡流纺仿麻纱线包括主体芯纱纤维和短纤维,所述短纤维以不规则状态包覆缠绕于主体芯纱纤维上;80‑90%的短纤维散布在所述主体芯纱纤维上,从而形成散点状短纤维和/或散纤维状短纤维;10‑20%的短纤维以集聚状态粘夹在主体芯纱纤维上,从而形成集聚状短纤维。仿麻纱线采用该涡流纺仿麻纱线可纺制出具有麻类风格的面料,具有棉、涤纶、粘胶等化纤混纺的性能或手感,避免麻类刺痒感,可用于针织和机织用纱,制成高档T恤和休闲服等,是流行面料、装饰面料的上佳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纺织设备和纺织工艺的快速发展。涡流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流程短、生产效率较高的一种纺织设备。目前所生产的品种相对于传统环锭纺的相比,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时尚的需求。传统麻类混纺纱线外观贴近大自然,给消费者带来环保和自然的感觉。传统的麻类混纺纱线,一般采用大麻、亚麻、苎麻等麻纤维进行纺纱,有一定的抗菌和吸湿排汗性能,但由于麻纤维是从麻类的韧皮中采用脱胶等化学方式取得,含有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等物质,导致纤维刚度大,混纺纱具有刺痒感,且成衣容易起皱,给使用性能和生理感官带来挑战,而且麻类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既环保又具有仿麻效果的纱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所述涡流纺仿麻纱线包括主体芯纱纤维和短纤维,所述短纤维以不规则状态包覆缠绕于主体芯纱纤维上;80-90%的短纤维散布在所述主体芯纱纤维上,从而形成散点状短纤维和/或散纤维状短纤维;10-20%的短纤维以集聚状态粘夹在主体芯纱纤维上,从而形成集聚状短纤维。优选的,所述集聚状短纤维长度为1-5mm左右,宽度为2mm左右。优选的,所述短纤维是生产中可循环利用的纤维,短纤维呈竖直状,长度被切割为3-10mm左右;所述短纤维的成份是棉、粘胶、涤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涡流纺仿麻纱线粗细在14.8-59tex之间。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色棉经梳棉制成棉条后切断成定长短纤维;步骤2:将步骤1中制得的短纤维与细旦纤维按一定比例配摊后经梳棉、并条制成定量的混色熟条;步骤3:将步骤2中制得的混色熟条在涡流纺设备上纺制得涡流纺仿麻纱线。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短纤维长度为3-10mm,所述步骤2中混色熟条的定量为19-23g/5m;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短纤维与细旦纤维按10%:90%的比例配摊,梳棉工艺的五点隔距为:10、9、8、8、10。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色棉经梳棉制成棉条后切断成定长短纤维;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短纤维与细旦白涤按一定比例配摊后经梳棉制成混色生条;步骤3将100%细旦白粘胶单独配摊,经梳棉制成细旦白粘胶生条;步骤4:将步骤2制得的混色生条和步骤3制得的细旦白粘胶生条经过条混制得三合一成分的定量的混色熟条。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混色熟条在涡流纺设备上纺制得涡流纺仿麻纱线。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短纤维长度为3-10mm,所述步骤4中混色熟条的定量为19-23g/5m;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短纤维与细旦纤维按20%:80%的比例配摊,梳棉工艺的五点隔距为:10、9、8、8、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仿麻纱线制作完成后,其主要结构包括类麻集聚点、分散的短纤维和主体芯纱纤维,采用该涡流纺仿麻纱线可纺制出具有麻类风格的面料,具有棉、涤纶、粘胶等化纤混纺的性能或手感,避免麻类刺痒感,可用于针织和机织用纱,制成高档T恤和休闲服等,是流行面料、装饰面料的上佳原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涡流纺仿麻纱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涡流纺仿麻纱线按实施例1方法成纱面料风格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涡流纺仿麻纱线按实施例2方法成纱面料风格图。附图标记说明:主体芯纱纤维1、散点状短纤维2、集聚状短纤维3、散纤维状短纤维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在无损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变更并实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涡流纺仿麻纱线包括:主体芯纱纤维1和短纤维,所述短纤维以不规则状态包覆缠绕于主体芯纱纤维1上。其中,大部分的短纤维散布在所述主体芯纱纤维1上从而形成散点状短纤维2和/或散纤维状短纤维4;而少部分的短纤维以集聚状态粘夹在主体芯纱纤维1上从而形成集聚状短纤维3,所述集聚状短纤维3长度为1-5mm左右,宽度为2mm左右。所述短纤维是生产中可循环利用的纤维,短纤维呈竖直状,长度被切割为3-10mm左右。所述短纤维的成份是棉、粘胶、涤纶中的一种或多种。80-90%的短纤维以散点或散纤维状态分布在所述主体芯纱纤维1上,10-20%的短纤维以集聚状态粘夹在所述主体芯纱纤维1上。所述涡流纺仿麻纱线粗细在14.8-59tex之间。以下实施例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涡流纺仿麻纱线制作方法制作面料。实施例1步骤1:将一种红色循环棉在梳棉机制成棉条,再采用纤维切断机,将棉条切断成4mm红色循环棉短纤维。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红色循环棉短纤维与细旦白涤按10%:90%的比例配摊,再经过梳棉、并条制成定量为20g/5m混色熟条;所述梳棉工艺的五点隔距为:10、9、8、8、10,实际可进行微调,目的是保留红色循环棉短纤维。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定量为20g/5m混色熟条在在VORTEXⅢ870涡流纺设备上纺制成19.7tex纱线,并织成面料。面料具有酷似麻类的独特风格,如图2所示。实施例2步骤1:将一种藏青色循环棉在梳棉机制成棉条,再采用纤维切断机,将棉条切断成6mm藏青色循环棉短纤维。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藏青色循环棉短纤维与细旦白涤按20%:80%的比例配摊,再经过梳棉制成混色生条;所述梳棉工艺的五点隔距为:10、9、8、8、10,实际可进行微调,目的是保留藏青色循环棉短纤维。步骤3将100%细旦白粘胶单独配摊,经梳棉工序制成细旦白粘胶生条。步骤4:将步骤2制得的混色生条和步骤3制得的细旦白粘胶生条经过条混工艺制得三合一成分的定量为20g/5m的混色熟条。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混色熟条在VORTEXⅢ870涡流纺设备上纺制成三合一成分的19.7tex纱线,并织成面料。面料具有酷似麻类的独特风格,如图3所示。采用本专利技术涡流纺仿麻纱线制作方法时,配摊的原料在梳棉时梳棉五点隔距需要较常规梳棉隔距大,这样的隔距配置对短纤维的预留具有决定性作用。短纤维的含量可以根据市场和客户要求进行一定程度调整,为了保证仿麻的效果和纱线的质量一般选择短纤维含量保持5%-20%之间。本专利技术涡流纺仿麻纱线也可以是各种二合一或三合一成分,如涤纶/棉、涤纶/粘胶/棉等成分。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纺仿麻纱线包括主体芯纱纤维(1)和短纤维,所述短纤维以不规则状态包覆缠绕于主体芯纱纤维(1)上;80‑90%的短纤维散布在所述主体芯纱纤维(1)上,从而形成散点状短纤维(2)和/或散纤维状短纤维(4);10‑20%的短纤维以集聚状态粘夹在主体芯纱纤维(1)上,从而形成集聚状短纤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纺仿麻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纺仿麻纱线包括主体芯纱纤维(1)和短纤维,所述短纤维以不规则状态包覆缠绕于主体芯纱纤维(1)上;80-90%的短纤维散布在所述主体芯纱纤维(1)上,从而形成散点状短纤维(2)和/或散纤维状短纤维(4);10-20%的短纤维以集聚状态粘夹在主体芯纱纤维(1)上,从而形成集聚状短纤维(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仿麻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状短纤维(3)长度为1-5mm左右,宽度为2mm左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仿麻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是生产中可循环利用的纤维,短纤维呈竖直状,长度被切割为3-10mm左右;所述短纤维的成份是棉、粘胶、涤纶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仿麻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纺仿麻纱线粗细在14.8-59tex之间。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涡流纺仿麻纱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色棉经梳棉制成棉条后切断成定长短纤维;步骤2:将步骤1中制得的短纤维与细旦纤维按一定比例配摊后经梳棉、并条制成定量的混色熟条;步骤3:将步骤2中制得的混色熟条在涡流纺设备上纺制得涡流纺仿麻纱线。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奇卫国唐佩君杨克孝荣慧
申请(专利权)人: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