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887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其特点是仿造天然水母庞大腔体在风浪中随波逐流的抗风浪性能,借助浮体使腔体和从腔体伸出的多条呈幅射状的柔性管道飘浮在海面上,通过管道将海上的油水混合物导入腔体内,经设置在腔体中央主轴上叶片的旋转,腔体中油水混合物形成漩涡,使油水因比重的差异受到不同大小离心力的作用,于是,油聚积在漩涡中心,在液轮的作用下,油被抽吸至柔性油囊中,而水则被聚集在腔体底部,在另一液轮的作用下,被抽吸排出腔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浮油回收效率高和良好的抗风浪性,特别适合恶劣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海上浮油的回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上浮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海上浮油的回收装置一般是通过浮体把漏斗型围栏悬浮在海面浮油区的下方,经漩涡生成器在围栏中形成漩涡,把浮油引向漩涡中心,聚集后再由集油嘴将聚集的浮油吸入储油箱。随着围栏中的油水混合物被抽吸掉,围栏四周海面的浮油和海水不断地流入围栏,并形成漩涡。于是,重复上述浮油回收过程,最终达到回收海上浮油的目的。由于这种浮油回收装置在风浪中稳定性差,易受风浪倾翻,在实际应用中只适用于平静海上浮油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恶劣条件下的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仿造天然水母庞大腔体在风浪中随波逐流的抗风浪性能,通过漂浮在海面的吸口,把浮油连同海水抽吸至浮油回收装置的腔体中,再经油水分离,将浮油回收至储油囊中。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穿过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腔体,设置多条呈辐射状柔性管道,借助浮体的浮力,管道和腔体漂浮在海上,经管道将海上的油水混合物导入腔体内,经设置在腔体中央的主轴上的叶片旋转,腔体中油水混合物形成漩涡,使油水因比重的差异受到不同大小离心力的作用,于是油聚积在漩涡中心,在液轮作用下,油被抽吸至柔性储油囊中,而水则被集中流向腔体底部,在另一叶轮作用下被抽吸排出腔体外。这样,通过管道不断导入海上的油水混合物,重复上述浮油回收过程,最终将海上浮油回收并储存在柔性囊中。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浮油回收效率高和良好的抗风浪性能,特别适合恶劣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海上浮油的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C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组成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见图1、图2、图3,7为碗形壳体,15为凹形上盖,通过连接螺栓12把壳体7与上盖15连接成腔体。2为密封穿过壳体7并呈幅射状均匀分布在腔体四周的柔性管道,11为固定套在柔性管道2管道口的方形浮体,使管道2始终漂浮在海面上,不断将海面油水混合物经管道2导入腔体内。16是穿过上盖5粘连在壳体7内壁的管道,并与管道2连通,把在风浪作用下扑打在上盖15上的油水混合物导入腔体。3为均匀分布并固定在壳体7外表面的圆柱形浮体,使得腔体随波逐流悬浮在海面上,不易受风浪作用而倾翻,管道2和浮体3的个数相同,一般取6-12个。5为全封闭潜水变频电机,驱动设置在腔体中央的主轴10旋转,14为附在主轴10表面的叶片。于是,由电机5、主轴10、叶片14组成简单的漩涡生成器,使流入腔体内的油水混合物形成以主轴10为中心漩涡,进行油水分离。叶轮6、电机5与主轴10为同轴安装在壳体7的底部,叶轮9安装在位于上盖15上方的主轴10的顶端。13为套在主轴10外面的锥形集油嘴,与叶轮9相连。1为柔性油囊,固定在上盖15上,并与叶轮9相连,用来储存经叶轮9抽吸的浮油。4为电机5的密封电源线。本技术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使用时,将其投放在海面浮油发生区,在浮体3的作用下,该浮油回收装置的腔体漂浮在海上,管道2在浮体11的作用下,呈幅射状均匀分布漂浮在腔体的四周海面上。无论是平静的海面还是有风浪的海面,浮油回收装置始终随波浪稳定地漂浮在海面,不会倾翻。随着海面油水混合物经管道2、管道16和叶轮6流入腔体中,并很快被装满。通过电源线4接通电源,电机5带动主轴10旋转,随之叶片14旋转,腔体内的油水混合物形成漩涡,使比重不同的油水分离,油被聚集在漩涡中心,水则集中在腔体底部。与此同时,在主轴10的带动下,叶轮6、9同步旋转工作,将水排出腔体外,油经集油嘴13储存在柔性储油囊1中。随着腔体中油水混合物的减少,形成与海面的落水差,于是海面的油水混合物经管道2、16源源不断地流入腔体,浮油将不断地被抽吸储存在储油囊1中,直至储油囊1装满,回收浮油工作停止。通过调换柔性储油囊1或者抽空储油囊1中存油,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继续进行浮油回收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腔体、柔性管道(2)、浮体(3)、(11)的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a、碗形壳体(7)与凹形上盖(15)经连接螺栓(12)连接成腔体;b、腔体的中央设置主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a、圆柱形浮体(3)均匀分布固定在壳体(7)上,使腔体飘浮在海面上,不会倾翻;b、柔性管道(2)密封穿过壳体(7),并呈幅射状均匀分布在腔体的四周;c、方形浮体(11)固定套在柔性管道(2)的管道口上,使管道(2)飘浮在海面上;d、穿过上盖(15)粘连在壳体(7)内壁的管道(16)与管道(2)连通,把因风浪扑打在上盖(15)上的油水混合物导入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a、电机(5)、叶轮(6)与主轴(10)为同轴,安装在壳体(7)的底部;b、叶轮(9)安装在位于上盖(15)上方的主轴(10)的顶端;c、锥形集油嘴(13)套在主轴(10)外面,与叶轮(9)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轴(10)表面附有叶片(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柔性油囊(1)固定在腔体的上盖(15)上,与叶轮(9)相连通用来储存被叶轮(9)抽吸的浮油。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其特点是仿造天然水母庞大腔体在风浪中随波逐流的抗风浪性能,借助浮体使腔体和从腔体伸出的多条呈幅射状的柔性管道飘浮在海面上,通过管道将海上的油水混合物导入腔体内,经设置在腔体中央主轴上叶片的旋转,腔体中油水混合物形成漩涡,使油水因比重的差异受到不同大小离心力的作用,于是,油聚积在漩涡中心,在液轮的作用下,油被抽吸至柔性油囊中,而水则被聚集在腔体底部,在另一液轮的作用下,被抽吸排出腔体外。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浮油回收效率高和良好的抗风浪性,特别适合恶劣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海上浮油的回收。文档编号E02B15/10GK2774931SQ20052004022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杨勇生, 黄有方, 孙永明, 董伟, 董国祥, 顾伟, 张军, 刘海威 申请人:上海海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腔体、柔性管道(2)、浮体(3)、(11)的仿生型海上浮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a、碗形壳体(7)与凹形上盖(15)经连接螺栓(12)连接成腔体;b、腔体的中央设置主轴(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生黄有方孙永明董伟董国祥顾伟张军刘海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