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69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包括空气进口、火焰检测器、二次风锥筒、尾气锥筒、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天然气点火枪、尾气进口和喷口,所述空气进口通过二次风锥筒与喷口相连通,二次风锥筒与喷口的连接处设置有二次风旋流片,天然气点火枪的出口伸入喷口处并且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安装在天然气点火枪出口的两侧,尾气锥筒与喷口相连通并且尾气锥筒与喷口的连通处设置有尾气旋流片,尾气锥筒与尾气进口相连通,喷口上还连通有观火孔管,火焰检测器插入观火孔管中。该装置设计合理,该装置采用二次风锥筒、尾气锥筒和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将天然气以及天然气产生的尾气进行充分燃烧,达到对天然气及尾气的高效率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A burner for tail gas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ail gas recovery burner, which comprises an air inlet, a flame detector, a secondary air cone, a tail gas cone, an ignition supporting air swirl plate, a natural gas ignition gun, a tail gas inlet and a nozzle.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nozzle through a secondary air cone, and the secondary air co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nozzle. A secondary air swirl sheet is arranged at the place where the outlet of the natural gas ignition gun extends into the nozzle and the ignition supporting air swirl sheet is installed at both sides of the outlet of the natural gas ignition gun. The tail gas cone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nozzle, and the tail gas cone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nozzle. The tail gas cone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gas inlet, and the nozzle is returned. A flame tube is connected to the flame hole tube, and the flame detector is inserted into the flame hole tube. The design of the device is reasonable. The secondary air cone, tail gas cone and ignition air cyclone are used to fully burn the tail gas produced by natural gas and natural gas, so as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utilization of natural gas and tail gas and avoid wast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燃烧
,具体是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主要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驰放气、半水煤气、化工可燃尾气等,通过火炬燃烧直接排放掉的话很明显浪费能源,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将可燃尾气用作锅炉换热能源,气体燃料容易点火,燃烧迅速、完全,燃烧设备简单,调整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便于管道输送。其氮、硫、灰分含量少,是比较清洁的燃料,尤其是H/C比高,燃烧时(相同热值)产生的CO2较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替代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不仅保护了环境,还节约了能源,目前人们都是将尾气收集并且利用二次风管再利用,利用效率低,这就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包括空气进口、火焰检测器、二次风锥筒、尾气锥筒、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天然气点火枪、尾气进口和喷口,所述空气进口通过二次风锥筒与喷口相连通,二次风锥筒与喷口的连接处设置有二次风旋流片,天然气点火枪的出口伸入喷口处并且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安装在天然气点火枪出口的两侧,尾气锥筒与喷口相连通并且尾气锥筒与喷口的连通处设置有尾气旋流片,尾气锥筒与尾气进口相连通,喷口上还连通有观火孔管,火焰检测器插入观火孔管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火焰检测器通过火焰检测器导管与观火孔管相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空气进口和尾气进口分别位于天然气点火枪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该装置采用二次风锥筒、尾气锥筒和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将天然气以及天然气产生的尾气进行充分燃烧,达到对天然气及尾气的高效率利用,避免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的俯视图。其中:1-点火枪,2-点火助燃风筒,3-尾气筒,4-二次风管,5-观火孔管,6-火焰检测器,61-火焰检测器导管,7-二次风锥筒,71-二次风旋流片,8-尾气锥筒,81-尾气旋流片,9-点火助燃风旋流片,10-天然气点火枪,11-喷口,12-空气进口,13-尾气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包括空气进口12、火焰检测器6、二次风锥筒7、尾气锥筒8、点火助燃风旋流片9、天然气点火枪10、尾气进口13和喷口11,所述空气进口12通过二次风锥筒7与喷口11相连通,二次风锥筒7与喷口11的连接处设置有二次风旋流片71,天然气点火枪10的出口伸入喷口11处并且点火助燃风旋流片9安装在天然气点火枪10出口的两侧,尾气锥筒8与喷口11相连通并且尾气锥筒与喷口的连通处设置有尾气旋流片,尾气锥筒8与尾气进口13相连通,喷口11上还连通有观火孔管5,火焰检测器6插入观火孔管5中。火焰检测器6通过火焰检测器导管61与观火孔管5相连通。空气进口12和尾气进口13分别位于天然气点火枪10的两侧。尾气旋流片81与二次风旋流片71的旋流方向相反。点火枪1的助燃风在燃烧器的正中,作为中心风助燃。天然气、点火助燃风、尾气和二次风空气错列布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空气从空气进口12进入二次风锥筒7,通过顺时针的二次风旋流片71旋流喷入喷口,低热值尾气从尾气进口13进入尾气锥筒8,通过逆时针的尾气旋流片81旋流喷入喷口与空气混合,点火枪10点燃中心天然气点火枪10,天然气点火枪10点燃尾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天然气点火枪10燃烧的火焰及尾气进口13燃烧的火焰分别通过独立设置的火焰检测器6进行检测,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观火孔5对燃烧情况进行观察,保证燃烧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进口、火焰检测器、二次风锥筒、尾气锥筒、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天然气点火枪、尾气进口和喷口,所述空气进口通过二次风锥筒与喷口相连通,二次风锥筒与喷口的连接处设置有顺时针方向的二次风旋流片,天然气点火枪的出口伸入喷口处并且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安装在天然气点火枪出口的两侧,尾气锥筒与喷口相连通并且尾气锥筒与喷口的连通处设置有逆时针方向的尾气旋流片,尾气锥筒与尾气进口相连通,喷口上还连通有观火孔管和火检导管,火焰检测器插入火检导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回收利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进口、火焰检测器、二次风锥筒、尾气锥筒、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天然气点火枪、尾气进口和喷口,所述空气进口通过二次风锥筒与喷口相连通,二次风锥筒与喷口的连接处设置有顺时针方向的二次风旋流片,天然气点火枪的出口伸入喷口处并且点火助燃风旋流片安装在天然气点火枪出口的两侧,尾气锥筒与喷口相连通并且尾气锥筒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吝华陆姜梅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明正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