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01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线导轨,包括滑块、导轨、滚动体、滚动体链、两个内循环、两个外循环、润滑件、两个防尘盖,滑块通过滚动体链以及设置在其内的滚动体可滚动的设置在导轨上,滑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内循环,滚动体链通过内循环插入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的循环滚道内,内循环外端固定设置有外循环,左端外循环外端固定设置有防尘盖,右端的外循环外端固定设置有润滑件,润滑件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防尘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稳定,滚动体运行稳定,运行速度提高,润滑时间保持性长,从而实现长时间的免维护,降低维护成本。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润滑性好,导油元件的结构使直线导轨无论怎么放置都可实现润滑,防尘条大小头结构方便正确安装。

A linear guid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near guide rail, which comprises a slider, a guide rail, a rolling element, a rolling element chain, two internal cycles, two external cycles, a lubricating element and two dust-proof covers. The slider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through a rolling element chain and a rolling element arranged therein,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slider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an internal circulation. The roller chain is inserted into the circulating raceway formed between the slider and the guide rail through an internal circulation. The external end of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is fixed with an external circulation, the outer end of the left external circulation is fixed with a dust cover, the outer end of the right external circulation is fixed with a lubricant,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lubricant is fixed with a dust cov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and stable structure, stable rolling body operation, high running speed and long lubrication time, thereby realizing long time maintenance free and reducing maintenance cost. The lubrication between the slider and the guide rail is good. The structure of the guide oil element makes the linear guide rail lubricate no matter how it is placed. The size of the dust strip head is convenient for correct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导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直线导轨。
技术介绍
直线导轨又称线轨、滑轨、线性导轨、线性滑轨,用于直线往复运动场合,且可以承担一定的扭矩,可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直线导轨运动的作用是用来支撑和引导运动部件,按给定的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直线导轨主要是用在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机械结构上,直线导轨的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之间不用中间介质,而用滚动滚动体。目前,传统的直线导轨存在以下缺陷。1、直线导轨在工作时,滑块通过滚动体在导轨上循环滑动,两两滚动体相接触形成循环滚动,两两滚动体相接触的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相反,使得两两滚动体存在相互摩擦,摩擦容易产生热量从而影响滚动体的运行速度,长时间的摩擦造成滚动体的磨损,缩短了滚动体的使用寿命,维护次数频繁增加,成本增加。2、直线导轨根据不同的工作场合,会有不同方位的安装,由于不同方位的安装放置,润滑油腔内的润滑油不能满足每一个方位的供油与润滑,影响直线导轨的正常运行,在润滑油用到只有底部有润滑油时,润滑油就无法到上部,从而不能到达导轨和滑块之间的循环滚道内,影响直线导轨的运行与润滑。3、直线导轨中滑块与导轨之间有间隙,在滑块为覆盖导轨时,容易在工作时外部的微小颗粒进入导轨的两侧的槽,当滑块再次覆盖导轨运行时使微小颗粒进入珠沟,易造成滑块与导轨之间滚动体的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研究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直线导轨,结构紧凑稳定,设计合理,滚动体运行稳定,运行速度提高,润滑时间保持性长,从而实现长时间的免维护,降低维护成本。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润滑性好,由于导油元件的设置无论直线导轨怎么放置都可实现很好的润滑,防尘条大小头结构方便正确安装,防止微小的杂质颗粒进入导轨的空隙而影响直线导轨的正常运行。为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直线导轨,包括滑块、导轨、滚动体、滚动体链、两个内循环、两个外循环、润滑件、两个防尘盖,滑块通过滚动体链以及设置在其内的滚动体可滚动的设置在导轨上,滑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内循环,滚动体链通过内循环插入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的循环滚道内,内循环外端固定设置有外循环,左端外循环外端固定设置有防尘盖,右端的外循环外端固定设置有润滑件,润滑件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防尘盖。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导轨之间的上、中、下部分别固定有上支架、中支架、下支架,上支架与导轨之间设置有上防尘条,下支架底部与导轨两侧之间设置有下防尘条,上防尘条和下防尘条的两端部都与内循环、外循环榫卯结构固定连接,滚动体链设置在滑块与导轨之间且位于中支架分别与上支架、下支架之间形成的循环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上防尘条和下防尘条包括长杆和卡榫,长杆的两端固定有卡榫,所述卡榫为凸头,其中一端的凸头为大头,另一端的凸头为小头;上支架与上防尘条卡合的位置设置有长杆槽,下支架与下防尘条卡合的位置设置有长杆槽。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中部设置有内循环定位孔一,下部设置有套管通孔,下部两侧设置有定位孔一,套管通孔内安装有套管,套管两端设置有定位件。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上部设置有内循环定位孔二,靠内部的上、中、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支架定位件、中支架定位件、下支架定位件,下部两侧设置有套管定位件,下部最外侧设置有定位孔二,内循环靠近外循环一侧设置有滚动体链支撑件,内循环与上防尘条、下防尘条配合设置的位置设置有杆槽;上支架、中支架、下支架两端与其两端的内循环依次通过上支架定位件、中支架定位件、下支架定位件榫卯结构固定连接,套管两端的定位件与其两端的内循环通过套管定位件榫卯结构固定连接,滚动体链套在滚动体链支撑件上,上防尘条、下防尘条的长杆卡合在杆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外循环上部两侧设置内循环定位孔三,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油道孔一,下部设置有滚动体链腔体,下部两侧设置有定位孔三,外循环与上防尘条、下防尘条的两端配合设置的位置设置有卡榫槽,上防尘条、下防尘条的卡榫卡合在卡榫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润滑件包括润滑油盒、润滑油盖,润滑油盒与润滑油盖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润滑空腔,润滑空腔内设置有导油元件;所述润滑油盖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油道孔二,下部设置有定位孔四,靠近润滑油盒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润滑油盒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油道孔三,下部设左有定位孔五,润滑油盒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匹配的定位凹槽;所述导油元件为与润滑空腔相匹配的立体结构,包括上导油件、下导油件,上导油件和下导油件上下相连,上导油件中部分别与两端部相折成90°,导油元件的材质为羊毛毡或高分子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盖上中部设置有注油孔,下部两侧设置有定位孔六,润滑油通过注油孔、油道孔三、油道孔二、油道孔一进入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的循环滚道。进一步地,所述滑块通过螺栓从外向内依次插入内循环定位孔三、内循环定位孔二、内循环定位孔一与内循环固定连接,滑块通过螺栓从外向内依次插入定位孔六、定位孔五、定位孔四、定位孔三、定位孔二、定位孔一使滑块、内循环、外循环、润滑油盖、润滑油盒、防尘盖两两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体链为间隔的滚动体腔相连形成开式椭圆形环状结构,所述滚动体腔为与滚动体相匹配的腔体,滚动体滚动设置在滚动体腔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一种直线导轨在工作时,滑块通过设置在滚动体链内的滚动体在导轨上循环滑动。工作之前润滑件中的润滑油腔通过注油孔经过油道孔三注满润滑油,润滑油通过油道孔二、油道孔一进入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的循环轨道对滚动体链和滚动体进行润滑。根据直线导轨放置的不同方位,通过润滑油腔内的导油元件把润滑油导入油道孔二,再由油道孔二经过油道孔一进入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的循环轨道对滚动体链和滚动体进行润滑,使滑块在导轨上长时间更顺畅的滑动,。由于滚动体设置在滚动体链内,所述滚动体链为间隔的滚动体腔相连形成开式椭圆形环状结构,所述滚动体腔为与滚动体相匹配的腔体,滚动体滚动设置在滚动体腔内。滚动体通过滚动体链相互隔开,使滚动体工作时均匀间隔排列在滚动体链内进行循环运动。滚动体被滚动体链均匀的间隔开,使滚动体工作时运行更平稳。滚动体在进行循环运动时,两两滚动体之间不存在相互摩擦,而且滚动体与滚动体链之间储存有润滑油会随着滚动体的旋转施加到滚动体的表面,从而在滚动体表面始终保持一层油膜进行润滑,使滚动体与滚动体之间、滚动体与滚动体链之间不会存在相互摩擦与碰撞,减少滚动体与滚动体链之间的滚动噪音与相互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对滚动体的损伤,提高了运行速度,润滑时间保持性长,从而实现长时间的免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内循环与外循序使滚动体链能够在循环滚道内循环的运动。套管两端与其两端的内循环通过榫卯结构固定连接,上支架、中支架、下支架两端分别与其两端的内循环通过榫卯结构固定连接,榫卯结构固定牢固,稳定可靠,可有效地限制套管与内循环之间的各个方向的扭动,套管起到了定位和支撑的作用。滑块左右两端的内循环通过套管起到了定位作用,通过上支架、中支架、下支架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整个直线导轨结构紧凑,稳定性高。润滑油盒与润滑油盖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的润滑空腔,润滑空腔内设置有导油元件。导油元件为与润滑空腔相匹配的立体结构,包括上导油件、下导油件,上导油件和下导油件上下相接,上导油件中部分别与两端部相折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1)、导轨(2)、滚动体、滚动体链(3)、两个内循环(4)、两个外循环(5)、润滑件、两个防尘盖(6),滑块(1)通过滚动体链(3)以及设置在其内的滚动体可滚动的设置在导轨(2)上,滑块(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内循环(4),滚动体链(3)通过内循环(4)插入滑块(1)与导轨(2)之间形成的循环滚道内,内循环(4)外端固定设置有外循环(5),左端外循环(5)外端固定设置有防尘盖(6),右端的外循环(5)外端固定设置有润滑件,润滑件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防尘盖(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1)、导轨(2)、滚动体、滚动体链(3)、两个内循环(4)、两个外循环(5)、润滑件、两个防尘盖(6),滑块(1)通过滚动体链(3)以及设置在其内的滚动体可滚动的设置在导轨(2)上,滑块(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内循环(4),滚动体链(3)通过内循环(4)插入滑块(1)与导轨(2)之间形成的循环滚道内,内循环(4)外端固定设置有外循环(5),左端外循环(5)外端固定设置有防尘盖(6),右端的外循环(5)外端固定设置有润滑件,润滑件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防尘盖(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与导轨(2)之间的上、中、下部分别固定有上支架(8)、中支架(9)、下支架(10),上支架(8)与导轨(2)之间设置有上防尘条(11.1),下支架(10)底部与导轨(2)两侧之间设置有下防尘条(11.2),上防尘条(11.1)和下防尘条(11.2)的两端部都与内循环(4)、外循环(5)榫卯结构固定连接,滚动体链(3)设置在滑块(1)与导轨(2)之间且位于中支架(9)分别与上支架(8)、下支架(10)之间形成的循环滚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尘条(11.1)和下防尘条(11.2)包括长杆(11.3)和卡榫(11.4),长杆(11.3)的两端固定有卡榫(11.4),所述卡榫(11.4)为凸头,其中一端的凸头为大头,另一端的凸头为小头;上支架(8)与上防尘条(11.1)卡合的位置设置有长杆槽,下支架(9)与下防尘条(11.2)卡合的位置设置有长杆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上中部设置有内循环定位孔一(1.1),下部设置有套管通孔(1.2),下部两侧设置有定位孔一(1.3),套管通孔(1.2)内安装有套管(7),套管(7)两端设置有定位件(7.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4)上部设置有内循环定位孔二(4.1),靠内部的上、中、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支架定位件(4.2)、中支架定位件(4.3)、下支架定位件(4.4),下部两侧设置有套管定位件(4.5),下部最外侧设置有定位孔二(4.6),内循环(4)靠近外循环(5)一侧设置有滚动体链支撑件(4.7),内循环(4)与上防尘条(11.1)、下防尘条(11.2)配合设置的位置设置有杆槽(4.8);上支架(8)、中支架(9)、下支架(10)两端与其两端的内循环(4)依次通过上支架定位件(4.2)、中支架定位件(4.3)、下支架定位件(4.4)榫卯结构固定连接,套管(7)两端的定位件(7.1)与其两端的内循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海龙叶卢炼汤超雄潘建鑫陈秀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杰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