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发动机进气温控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6404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发动机进气温控系统及汽车。其中,该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输送至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根据进气温度与目标预设温度阈值,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的热传递,冷却液由电池冷却单元输送的。因此,当需要降低进气温度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发生热传递,从而有效地降低进气温度。当进气温度满足期望温度值时,无需冷却液与进气之间的热传递。总体而言,其能够有效地控制发动机进气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发动机进气温控系统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发动机进气温控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油耗以及排放法规的不断加严,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投身于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为此提升混合动力发动机效率成了目前主机厂的主要开发方向,而在众多影响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因素中进气温度的变化会对发动机油耗以及功率产生显著的影响,进气温度过高(例如>45℃)则会导致,发动机点火角推迟,燃烧变差,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发动机进气温控系统及汽车,其能够有效地控制进气温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输送至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根据所述进气温度与所述目标预设温度阈值,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的热传递,所述冷却液由电池冷却单元输送的。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进气温度与所述目标预设温度阈值,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的热传递,包括:判断所述进气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目标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输送至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根据所述进气温度与所述目标预设温度阈值,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的热传递,所述冷却液由电池冷却单元输送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输送至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根据所述进气温度与所述目标预设温度阈值,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的热传递,所述冷却液由电池冷却单元输送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进气温度与所述目标预设温度阈值,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的热传递,包括:判断所述进气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目标预设温度阈值;若小于,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未进行热传递;若大于,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进行热传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冷却液与进气之间进行热传递,包括:在所述冷却液与所述进气之间进行热传递时,获取预设时间对应的进气温度与中间预设温度阈值;根据所述预设时间对应的进气温度与所述中间预设温度阈值,控制所述冷却液与所述进气之间的热传递速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时间对应的进气温度与所述中间预设温度阈值,控制所述冷却液与所述进气之间的热传递速率,包括:判断所述预设时间对应的进气温度是否大于所述中间预设温度阈值;若小于,继续维持所述冷却液与所述进气之间进行热传递;若大于,提高所述冷却液与所述进气之间的热传递速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单元包括电子水泵,所述电子水泵用于抽取所述冷却液;所述提高所述冷却液与所述进气之间的热传递速率,包括:提高所述电子水泵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飞胡攀张书恩贾学宏秦学海蒋恩杰李连豹韦虹李双清李军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