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供气系统和特种消防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288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用供气系统,包括液氮罐、液氧罐、输送管道、气化装置,所述气化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上,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入端通过两条输入支路分别与液氮罐和液氧罐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连接驾驶室和/或发动机进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用供气系统,相对于现有结构,适用范围更广,不仅能够为驾驶室和发动机进气装置提供适宜温度和浓度的且由氮气和氧气构成的混合气体,解决高温环境下发动机和驾驶室在有毒高温环境下的进气问题,而且液氮液氧气化所形成的低温环境,可用于保护高温环境下的人员、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供气系统和特种消防车
本技术涉及消防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车用供气系统及装设有该车用供气系统的特种消防车。
技术介绍
在有毒、浓烟等危险场合实施灭火救援,要求装备或车辆具备微正压系统,以保证救援人员安全。微正压系统的原理是:将外部污染空气中的烟尘、气溶胶过滤,并将氯气、氨气、硫化氢等蒸汽状有毒有害气体吸附净化,为驾驶室提供清洁空气,并建立一定正压,防止外部污染空气侵入。同时,对于此类有毒、浓烟场合,车辆的燃油发动机进气也需采取更高标准的过滤装置。消防领域载人设备或车辆一般均在火场外部作业,火场外部的温度通常在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即外部含有毒有害气态的空气经微正压系统处理后进入驾驶室,可满足救援人员氧气浓度和温度要求,发动机吸入的空气也可以满足发动机进气的温度要求。然而对于火场内部,由于温度很高且含各种有毒气体,不适合救援人员生存。目前消防领域进入火场内部的装备主要是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无人设备,通过遥控装置进行控制,并通过视频传输装置将火场信息传输到消防指挥车,消防官兵依据这些信息制定灭火、救援计划。机器人和无人机一般使用电池动力,且均为无人设备,完全依靠摄像头,并通过视频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氮罐(1)、液氧罐(2)、输送管道(3)、气化装置(4),所述气化装置(4)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3)上,所述输送管道(3)的输入端通过两条输入支路(5)分别与液氮罐(1)和液氧罐(2)连接,所述输送管道(3)的输出端连接驾驶室(6)和/或发动机进气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氮罐(1)、液氧罐(2)、输送管道(3)、气化装置(4),所述气化装置(4)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3)上,所述输送管道(3)的输入端通过两条输入支路(5)分别与液氮罐(1)和液氧罐(2)连接,所述输送管道(3)的输出端连接驾驶室(6)和/或发动机进气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器(8),所述输送管道(3)包括位于热交换器(8)内的换热管段(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3)的输出端包括发动机支路(10)和驾驶室支路(11),所述发动机支路(10)连接发动机进气装置(7),所述驾驶室支路(11)连接驾驶室(6),所述发动机支路(10)和驾驶室支路(11)上分别设置所述气化装置(4),所述发动机支路(10)和驾驶室支路(11)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阀(12)、第二流量控制阀(13),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12)和第二流量控制阀(13)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动机进气旁路(14),所述发动机进气旁路(14)的进气端连接外部大气,所述发动机进气旁路(14)的出气端连接发动机进气装置(7),所述发动机进气旁路(14)上设有空气滤清器(15)、第一电磁开关阀(16)和检测外部大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7),所述第一电磁开关阀(1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7)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7)检测的温度数据控制第一电磁开关阀(16)和第一流量控制阀(12)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供气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艳青延伟员险锋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