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车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68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圈,涉及自行车车圈技术领域,用以解决自行车爆胎后车圈会受压变形,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车圈本体,所述车圈本体的外侧两边设有侧挡圈,两所述侧挡圈之间形成供自行车车胎容纳的空腔,所述车圈本体内圈的顶部等间距的设有若干辐条插孔,所述辐条插孔中均匀的插有辐条,每个所述侧挡圈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侧挡圈的形状贴合的外加固圈与内加固圈,所述外加固圈与内加固圈之间穿设有固定结构进行固定,所述固定结构为对接螺丝,所述对接螺丝绕侧挡圈一圈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个,所述侧挡圈最外侧一圈上及内侧的上部均设有一圈橡胶层,所述侧挡圈的顶部向内弯折设有限位凸起。

A bicycle ri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icycle ri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cycle rim, and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rim will be compressed and deformed after the tire burst of the bicycle, resulting in safety accidents. The technical key points include the rim body, the outer sides of the rim body are provided with side retaining rings, and the two side retaining rings are formed for self-movement. The top of the inner ring of the ring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spoke jacks at equal spacing, and the spoke jacks are uniformly inserted. The outer and inner sides of each side retaining ring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outer reinforcing ring and an inner reinforcing ring which are close to the shape of the side retaining ring, and the outer reinforcing ring and the inner reinforcing ring are penetrated between the outer reinforcing ring and the inner reinforcing ring. A fixed structure is fixed, the fixed structure is a butt screw, and the butt screw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equal spacing around a circle of the lateral retaining ring. A rubb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most circl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lateral retaining ring, and the top of the lateral retaining ring is bent inward with a limit protr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车圈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圈
,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车圈。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最简单且健康的出行工具,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自行车的轻便性、舒适性、美观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自行车行业也在不断的发生着进步与革新,自行车车圈作为自行车车身上的极其重要的部件,其好坏直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因此,自行车车圈的断面结构一直在经历着变化。授权公告号为CN2019611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支护车圈,其在车圈的侧面有支护圈,支护圈与车圈为整体结构,支护圈的直径大于车圈直径而小于车圈所装轮胎的直径,支护圈外圆周上包有橡胶圈,支护圈外侧面沿径向布有若干加强筋,该技术方案在车辆行驶过程突然爆胎或漏气后,能让驾驶员有效地控制车辆行驶方向,使车身保持平衡,提高行驶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该技术方案中虽然增加了支护圈,增大了爆胎后车圈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但是,该种结构虽然能够解决爆胎后自行车的平衡问题,但是,该种结构对车胎的限位作用较差,同时,车胎气不足或路面不平时,支护圈还有可能会触碰地面,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圈,其能够增强自行车爆胎后车圈的强度,避免自行车爆胎后车圈变形导致车辆失控,增强行车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车圈,包括车圈本体,所述车圈本体的外侧两边设有侧挡圈,两所述侧挡圈之间形成供自行车车胎容纳的空腔,所述车圈本体内圈的顶部等间距的设有若干辐条插孔,所述辐条插孔中均匀的插有辐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挡圈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侧挡圈的形状贴合的外加固圈与内加固圈,所述外加固圈与内加固圈之间穿设有固定结构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圈本体的外侧的两边设有侧挡圈,两侧挡圈之间形成了供自行车的车胎充气后容纳的空腔,同时,在车圈本体的内圈顶部均布设有若干个辐条插孔以供辐条插入;在每个侧挡圈的内侧及外侧都分别设有和侧挡圈的形状相互贴合的内加固圈与外加固圈,内加固圈及外加固圈可牢牢贴合于侧挡圈的两侧,从而对侧挡圈形成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内加固圈及外加固圈之间穿设有固定结构进行固定,从而可对内加固圈及外加固圈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其能发挥对侧挡圈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为对接螺丝,所述对接螺丝绕侧挡圈一圈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结构设为对接螺丝,对接螺丝可通过相互配合的母对接螺丝及公对接螺丝的相互配合安装,一方面,安装结构稳定牢靠,另一方面,相比传统的螺栓连接的方式,对接螺丝在安装后暴露于外部的部分会少很多,从而可增加美观性,同时也可避免在外部暴露的部分过多而导致的大量的锈蚀。进一步地,所述侧挡圈最外侧一圈上及内侧的上部均设有一圈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侧挡圈的最外侧一圈及内侧的上部设有一圈橡胶层,由于自行车爆胎后车圈的最外侧会与地面接触,因此,设置橡胶层可避免金属的车圈外侧直接与地面接触,从而减少车圈的受损,同时,在车圈的内侧上部设有橡胶层可增大装入的车胎与车圈之间的摩擦,从而可减少车胎与车圈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动。进一步地,所述侧挡圈的顶部向内弯折设有限位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侧挡圈的顶部向内弯折设有限位凸起,其能够有效的增强对装入两侧挡圈之间的车胎的限位,从而可对装入的车胎起到加固的作用。进一步地,两所述侧挡圈形成的空腔的底部设有容纳充气后的车胎的胎槽,所述胎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侧挡圈形成的空腔的底部设有截面呈圆弧形的胎槽,其能够对充气后的车胎进行收纳,避免车胎充气后的形状受压迫,从而使车胎保持原本的形状,以获得最好的支撑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车圈本体的侧壁的两侧设有刹车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圈本体的侧壁的两侧上设置有刹车耐磨层,由于大量的车辆还是选择传统的胶皮刹的方式进行刹车,因此,在刹车胶皮与车圈的接触位置,也即车圈本体的侧壁的两侧上设有刹车耐磨层,其能够有效的增强刹车的效果,同时,也可减少刹车胶皮对车圈本体的刮擦。进一步地,所述辐条插孔的下部设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一磁片下设有清洁件,所述清洁件的上部设有与第一磁片配合相吸的第二磁片,所述清洁件滑移设置于辐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辐条插孔的下部设有第一磁片,并且第一磁片的下方设有清洁件,清洁件滑移设置于自行车的辐条上,通过与辐条的摩擦可对辐条进行清洁,清洁件的上部设有第二磁片,其能够与第一磁片配合相吸,因此在需要使用清洁件时,将其与第一磁片分开并在辐条上上下滑移,不需要使用清洁件时,将其收纳于第一磁片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清洁件上设有LED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洁件上设有LED灯,其能够在夜间行驶时增强自行车的可见性,使来往车辆更容易注意到自行车的存在,从而可增强夜间行车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侧挡圈的两侧加设外加固圈及内加固圈对侧挡圈进行支撑,从而可加强自行车爆胎后车圈本体的支撑效果,避免车辆失控;2、在辐条插孔下设有清洁件,其能够对车圈本体内安装的辐条进行清洁,有利于车辆整体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自行车车圈的剖面图;图2是本实施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车圈本体;11、刹车耐磨层;12、辐条插孔;121、第一磁片;13、胎槽;2、侧挡圈;21、限位凸起;22、橡胶层;31、外加固圈;32、内加固圈;33、对接螺丝;331、母对接螺丝;332、公对接螺丝;4、清洁件;41、第二磁片;42、LED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自行车车圈,参照图1及图2,包括车圈本体1,在车圈本体1的外侧的两边设有侧挡圈2,侧挡圈2与车圈本体1形成U形的空腔,该空腔可供充气后的车胎容纳,同时,也可对车胎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侧挡圈2的顶部向内弯折设有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可对装入侧挡圈2与车圈本体1之间的空腔中放置的车胎进行限位,使充气后的车胎的位置得以固定;同时,在侧挡圈2的最外侧一圈上以及内侧的上部均设有一圈橡胶层22,位于侧挡圈2最外侧一圈上的橡胶层22能够在爆胎后车圈本体1的最外圈与地面接触后减少车圈本体1与地面的摩擦,从而对车圈本体1进行保护,同时,位于侧挡圈2的内侧上部的橡胶层22能够增大侧挡圈2与车胎之间的摩擦,从而可避免车胎与侧挡圈2之间发生相对的位移;在两个侧挡圈2形成的空腔的底部还设有容纳充气后鼓起的车胎的胎槽13,其能够有效的对鼓起的车胎进行收纳,避免车胎鼓起后被压迫而影响车胎整体充气的饱满度。为对车圈本体1外侧的侧挡圈2进行支撑,避免自行车爆胎后侧挡圈2受压迫而发生变形,参照图2,在每个侧挡圈2的内外两侧均分别设置有和侧挡圈2的形状贴合的外加固圈31与内加固圈32,其分别可避免侧挡圈2向外及向内发生弯折,在外加固圈31及内加固圈32之间穿设固定有固定结构进行加固,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对接螺丝33,对接螺丝33包括子对接螺丝332及母对接螺丝331,分别位于外加固圈31一侧及内加固圈32一侧,将两者对准后旋紧固定,即可实现对外加固圈31及内加固圈32的固定,从而可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车圈,包括车圈本体(1),所述车圈本体(1)的外侧两边设有侧挡圈(2),两所述侧挡圈(2)之间形成供自行车车胎容纳的空腔,所述车圈本体(1)内圈的顶部等间距的设有若干辐条插孔(12),所述辐条插孔(12)中均匀的插有辐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挡圈(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侧挡圈(2)的形状贴合的外加固圈(31)与内加固圈(32),所述外加固圈(31)与内加固圈(32)之间穿设有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车圈,包括车圈本体(1),所述车圈本体(1)的外侧两边设有侧挡圈(2),两所述侧挡圈(2)之间形成供自行车车胎容纳的空腔,所述车圈本体(1)内圈的顶部等间距的设有若干辐条插孔(12),所述辐条插孔(12)中均匀的插有辐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挡圈(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侧挡圈(2)的形状贴合的外加固圈(31)与内加固圈(32),所述外加固圈(31)与内加固圈(32)之间穿设有固定结构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对接螺丝(33),所述对接螺丝(33)绕侧挡圈(2)一圈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圈(2)最外侧一圈上及内侧的上部均设有一圈橡胶层(22)。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恽文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汉诺车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