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497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包括机箱、右弹片上料振动盘、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左弹片上料振动盘、塑料壳上料振动盘、成品错位气缸、成品下料气缸、拼接气缸、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送弹片导条气缸和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导流条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和导流条移位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全自动对导流条、左弹片、右弹片和塑料壳进行上料传送、错位分料、组装和成品下料等一系列操作于一体,其自动化操作程度高和组装过程能避免出现卡料的现象,其组装效率高、组装精度高和组装效果好,且其组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实现了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使用方便,满足了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A terminal assembly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ring terminal assembly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right elastic disc feeding vibration disc, a guide rod feeding vibration disc, a left elastic disc feeding vibration disc, a plastic shell feeding vibration disc, a finished product dislocation cylinder, a finished product discharging cylinder, a splice cylinder, a terminal semi-finished product dislocation cylinder, a cartridge feeding guide rod cylinder and a cartridge guide strip. The displacement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strip feeding conveying track and a guide strip shifting cylinder on one side of the guide strip feeding vibration disk. The utility model integrates a series of automatic operations, such as feeding and conveying of the guide strip, the left elastic strip, the right elastic strip and the plastic shell, staggered material dividing, assembling and finished product blanking, etc.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avoids the phenomenon of stuck materials in the assembly proces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ssembly efficiency, high assembly precision and good assembly effect. The assembly process does not require manual participation in the operation,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labor costs, easy to us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arge-scale batch production and automate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
技术介绍
传统对接线端子进行组装是采用人手来进行的,人手组装的操作方式不但导致其具有组装效率低、组装时间长、组装精度差、组装效果差、产能低和操作不方便等不足,其还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劳务成本高。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半自动的端子组装机,其不但在对接线端子的组装过程经常出现卡料的现象,其还只能对接线端子的一道或二道工序进行组装,其不能实现在一台设备上对接线端子的所有工序完成组装,导致其不能满足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其集全自动对导流条、左弹片、右弹片和塑料壳进行上料传送、错位分料、组装和成品下料等一系列操作于一体,其自动化操作程度高,其组装过程避免了会出现卡料的现象,且其组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使用十分方便,其不但解决了传统采用人工对接线端子进行组装导致其具有组装效率低、组装时间长、组装精度差、组装效果差、产能低、操作不方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其还解决了目前的半自动接线端子组装机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卡料的现象和目前的半自动接线端子组装机无法在一台设备上对接线端子的所有工序完成组装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包括机箱,机箱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机箱顶面的另一侧并列分布分别设置有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和左弹片上料振动盘,机箱顶面后侧的一端设置有塑料壳上料振动盘,导流条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上传送有导流条,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导流条上料振动盘连接,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的末端设置有导流条移位气缸,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错位气缸;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左弹片上料振动盘连接,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压左弹片块,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弹片错位气缸,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中部的前侧设置有推左弹片气缸,压左弹片块的前侧设置有装左弹片气缸,压左弹片块的下面连接设置有压左弹片气缸。作为优选,所述右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右弹片上料振动盘连接,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错位气缸,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末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右弹片气缸,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中部的后侧设置有推右弹片气缸,右弹片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装右弹片气缸。作为优选,所述塑料壳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塑料壳上料振动盘连接,塑料壳上料振动盘末端的上方设置有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装塑料壳气缸。作为优选,所述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前侧设置有成品错位气缸,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左侧设置有成品下料气缸,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右侧设置有拼接气缸。作为优选,所述右弹片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条移位气缸的后侧设置有送弹片导条气缸。作为优选,所述左弹片错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中部的前侧设置有人机操作界面。作为优选,与人机操作界面连接设置有用于控制各个部件运行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可采用PLC控制系统。本技术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包括机箱、右弹片上料振动盘、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左弹片上料振动盘、塑料壳上料振动盘、成品错位气缸、成品下料气缸、拼接气缸、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送弹片导条气缸和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导流条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和导流条移位气缸,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压左弹片块、左弹片错位气缸、推左弹片气缸、装左弹片气缸和压左弹片气缸,所述右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右弹片错位气缸、压右弹片气缸、推右弹片气缸和装右弹片气缸,所述塑料壳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塑料壳上料传送轨道、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和装塑料壳气缸。本技术的导流条通过导流条上料振动盘进行上料传送,左弹片通过左弹片上料振动盘进行上料传送,右弹片通过右弹片上料振动盘进行上料传送,塑料壳通过塑料壳上料振动盘进行上料传送,当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对导流条进行上料时,导流条错位气缸自动对导流条进行错位分料,导流条移位气缸能将导流条导流传送到装左弹片气缸的工位上;当左弹片上料振动盘对左弹片进行上料时,左弹片错位气缸能自动对左弹片进行错位分料,推左弹片气缸能将从左弹片上料振动盘传送到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上的左弹片推送到装左弹片气缸的工位上,此时,压左弹片块在压左弹片气缸的驱动下由上向下将左弹片压住,接着,装左弹片气缸将导流条的左端压进左弹片内便完成对导流条左端的安装,再接着,弹片导流条移位气缸将安装在一起的左弹片与导流条共同向左推移,送弹片导条气缸对安装在一起的左弹片与导流条进行错位分料;同时,右弹片上料振动盘对右弹片进行上料,右弹片错位气缸自动对右弹片进行错位分料,推右弹片气缸将右弹片推送至装右弹片气缸的工位上,压右弹片气缸由上向下将右弹片压住,接着,装右弹片气缸将导流条的右端压进右弹片内便完成对导流条右端的安装,端子半成品错位气缸用于自动对端子半成品进行错位传送,当塑料壳上料振动盘对塑料壳进行上料时,塑料壳上下错位气缸从上至下对塑料壳进行错位分料,然后,装塑料壳气缸将端子半成品推进塑料壳内便完成对接线端子的组装,成品错位气缸能自动对接线端子进行错位传送,拼接气缸能自动将接线端子按操作人员预设的数量进行拼接,成品下料气缸能自动对完成拼接的成品进行下料回收,其实现了能在一台设备上全自动对导流条、左弹片、右弹片和塑料壳进行上料传送、错位分料、组装和成品下料等一系列操作于一体,其自动化操作程度高和组装过程避免了出现卡料的现象,其组装效率高、组装精度高和组装效果好,且其组装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实现了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使用十分方便、快捷,并满足了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中安装在机箱顶面上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中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和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组装在一起的结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包括机箱1,机箱1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振动盘2,机箱1顶面的另一侧并列分布分别设置有导流条上料振动盘3和左弹片上料振动盘4,机箱1顶面后侧的一端设置有塑料壳上料振动盘5,导流条上料振动盘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机箱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机箱顶面的另一侧并列分布分别设置有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和左弹片上料振动盘,机箱顶面后侧的一端设置有塑料壳上料振动盘,导流条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上传送有导流条,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导流条上料振动盘连接,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的末端设置有导流条移位气缸,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错位气缸;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左弹片上料振动盘连接,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压左弹片块,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弹片错位气缸,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中部的前侧设置有推左弹片气缸,压左弹片块的前侧设置有装左弹片气缸,压左弹片块的下面连接设置有压左弹片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机箱顶面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机箱顶面的另一侧并列分布分别设置有导流条上料振动盘和左弹片上料振动盘,机箱顶面后侧的一端设置有塑料壳上料振动盘,导流条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上传送有导流条,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导流条上料振动盘连接,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的末端设置有导流条移位气缸,导流条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条错位气缸;左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左弹片上料振动盘连接,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压左弹片块,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末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左弹片错位气缸,左弹片上料传送轨道中部的前侧设置有推左弹片气缸,压左弹片块的前侧设置有装左弹片气缸,压左弹片块的下面连接设置有压左弹片气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弹片上料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右弹片上料传送轨道的始端与右弹片上料振动盘连接,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右弹片错位气缸,右弹片上料振动盘末端的另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鑫李海文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