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495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力矩传动装置中的外壳固定在车架上,内斜齿环的内斜齿和外斜齿环的外斜齿相互啮合并两者都套装在中轴上,中轴与内斜齿环之间设有第一超越离合器,传感内碗和传感压环装在外斜齿环上远离内斜齿环的一段,传感压环与外斜齿环固定在一起,传感内碗的外圆周固定在外壳上,传感内碗为弹性材质,在传感内碗的端面上粘合有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传感压环的一端通过多个滚珠压住传感内碗的端面,另一端与传动座套通过直齿相互咬合,传动座套通过座套轴承穿套在中轴上,传动座套的外侧段固定穿套有链盘,内侧段通过第二超越离合器套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电机上的主动齿轮组相互啮合传动。

A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electric power assisted bicy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power-assisted bicycle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outer shell of the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is fixed on the frame. The inner oblique teeth of the inner oblique tooth ring and the outer oblique teeth of the outer oblique tooth ring mesh with each other and both are set on the middle shaft. A first overrunning clut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shaft and the inner oblique tooth ring, and the sensing inner bowl and the sensing ring are installe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sensing inner bowl is fixed on the outer shell. The sensing inner bowl is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A resistive film pressure sensor is bonded on the end face of the sensing inner bowl. One end of the sensing ring is pressed against the sensing inner bowl by a plurality of balls. The end face, the other end and the transmission seat sleeve engage each other through the straight teeth, the transmission seat sleeve through the seat sleeve bearing sleeve in the middle shaft, the outer part of the transmission seat sleeve is fixed and sleeved with a chain disk, the inner part is set with a driven gear through the second overrunning clutch, and the driven gear and the driving gear set on the motor mesh each other to dr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存在人机分离的异常现象,也就是说车辆电机运转时,由于其转速高于人体脚踏速度,使车辆脚踏形同虚设,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机运转后人反而无法去助力驱动车辆。为此行业内研发出了利用霍尔感应磁场强度的方式来控制电机输出力矩的情况,霍尔安装在弹性件上,在人力蹬踏中轴时,利用套装在中轴上的弹性件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同时霍尔产生位移,取消蹬踏力,弹性件恢复原状,霍尔产生反向位移。由上述产生的位移使霍尔产生远离或靠近磁性件,霍尔获得不同磁场强度的信号,控制系统根据此信号控制电机的输出力大小,配合人体蹬踏力,实现混合动力驱动车辆,虽然这种结构可实现电动助力,但结构较为复杂,采用霍尔获取信号会受到霍尔质量的影响,而且这种结构容易受到外界磁场影响霍尔的感应效果,从而导致电机不正常输出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受外界磁场影响力矩感应效果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包括有外壳、中轴、内斜齿环、外斜齿环、传感内碗、传感压环、传动座套、从动齿轮和链盘,外壳固定在车架上,内斜齿环的内斜齿和外斜齿环的外斜齿相互啮合并两者都套装在中轴上,中轴与内斜齿环之间设有第一超越离合器,传感内碗和传感压环装在外斜齿环上远离内斜齿环的一段,传感压环与外斜齿环固定在一起,传感内碗的外圆周固定在外壳上,传感内碗为弹性材质,在传感内碗的端面上粘合有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传感压环的一端通过多个滚珠压住传感内碗的端面,另一端与传动座套通过直齿相互咬合,传动座套通过座套轴承穿套在中轴上,传动座套的外侧段固定穿套有链盘,内侧段通过第二超越离合器套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电机上的主动齿轮组相互啮合传动。外斜齿环和传感压环之间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在外壳与中轴之间设置有外轴承。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传感内碗上粘贴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在蹬踏时产生的拉力驱使传感压环对传感内碗压致变形,此时粘贴在传感内碗端面上的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也一起产生变形,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变形后其电阻值产生变化,控制系统获取这个变化的电阻值,从而控制电机扭力输出的大小,匹配人体蹬踏力,达到人机同时驱动车辆,控制过程不受外界磁场影响,工作可靠,而且结构相比传统利用霍尔感应磁场大小的方式更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去掉外壳后的正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去掉外壳后的立体结构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去掉外壳后的立体结构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包括有外壳1、中轴2、内斜齿环3、外斜齿环4、传感内碗5、传感压环6、传动座套7、从动齿轮8和链盘9,外壳1固定在车架(图中没有标示)上,在外壳1与中轴2之间设置有外轴承10,内斜齿环3的内斜齿31和外斜齿环4的外斜齿41相互啮合并两者都套装在中轴2上,中轴2与内斜齿环3之间设有第一超越离合器11,传感内碗5和传感压环6装在外斜齿环4上远离内斜齿环3的一段,传感压环6与外斜齿环4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传感内碗5的外圆周固定在外壳1上,传感内碗5由弹性材质生产,在传感内碗5的端面上粘合有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12,传感压环6的一端通过多个滚珠13压住传感内碗5的端面,为了日后维修方便,在传感内碗5的端面上增加一个垫环14,滚珠13压住传感内碗5上的垫环14,产生磨损时只要替换垫环14就可以了。传感压环6的另一端与传动座套7通过直齿15相互咬合传递扭力,直齿15前端面与对应的齿槽16底部之间存在轴向间隙17,使直齿15保持咬合的同时可轴向产生小量位移,传动座套7通过座套轴承18穿套在中轴2上,传动座套7的外侧段固定穿套有链盘9,内侧段通过第二超越离合器19套装有从动齿轮8,从动齿轮8与电机20上的主动齿轮组21相互啮合传动。工作过程:骑行者蹬踏自行车时,中轴2产生蹬踏力,利用第一超越离合器11的作用,蹬踏力传递给内斜齿环3,利用内斜齿环3的内斜齿31和外斜齿环4的外斜齿41传动扭力,内斜齿环3把蹬踏产生的扭力传递给外斜齿环4,同时内斜齿环3拉动外斜齿环4和传感压环6一起轴向向内斜齿环3移动,致使传感压环6通过滚珠13对垫环14和传感内碗5产生轴向压力,而传感内碗5的外圆周是固定在外壳1上的,这种压力会导致传感内碗5产生弹性变形,变形的过程会带动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12也产生同步变形,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12的变形会使其电阻值发生变化,变形量越大,电阻值变化越大,这个变化的电阻值会被控制电路检测到,控制电路根据电阻值变化的大小来指令电机20输出扭力的大小。具体情况是,蹬踏力越小,传感内碗5和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12的变形量越小,电阻值变化越小,电机20输出扭力越小,相反,蹬踏力越大,传感内碗5和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12的变形量越大,电阻值变化越大,电机20输出扭力越大。蹬踏力传递给传感压环6,传感压环6虽然轴向向内斜齿环3移动了小量位移,但传感压环6与传动座套7上的直齿15和齿槽16仍然保持咬合状态,所以蹬踏力会进一步传递给传动座套7,最终蹬踏力传递至安装在传动座套7上的链盘9,与此同时,控制电路根据上述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12的变形量,控制电机20扭力输出,电机20输出的扭力会经电机主轴上的主动齿轮组21传递给从动齿轮8,然后经第二超越离合器19传递给传动座套7上,经上述动力传递,此时传动座套7会同时接收到蹬踏力和电机20扭力,从而实现人机混合同步驱动链盘9,使自行车前行,起到同步辅助骑行者蹬踏驱动自行车的作用。当骑行者取消蹬踏力时,传感内碗5回弹恢复原状,此时回弹恢复力会推动外斜齿环4和传感压环6朝远离内斜齿环3的方向移动,传感内碗5和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12恢复原状,两者变形消失,电机20没有获取到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12的电阻变化值,电机20停止工作,自行车没有获得蹬踏力和电机扭力的驱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中轴、内斜齿环、外斜齿环、传感内碗、传感压环、传动座套、从动齿轮和链盘,外壳固定在车架上,内斜齿环的内斜齿和外斜齿环的外斜齿相互啮合并两者都套装在中轴上,中轴与内斜齿环之间设有第一超越离合器,传感内碗和传感压环装在外斜齿环上远离内斜齿环的一段,传感压环与外斜齿环固定在一起,传感内碗的外圆周固定在外壳上,传感内碗为弹性材质,在传感内碗的端面上粘合有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传感压环的一端通过多个滚珠压住传感内碗的端面,另一端与传动座套通过直齿相互咬合,传动座套通过座套轴承穿套在中轴上,传动座套的外侧段固定穿套有链盘,内侧段通过第二超越离合器套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电机上的主动齿轮组相互啮合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力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中轴、内斜齿环、外斜齿环、传感内碗、传感压环、传动座套、从动齿轮和链盘,外壳固定在车架上,内斜齿环的内斜齿和外斜齿环的外斜齿相互啮合并两者都套装在中轴上,中轴与内斜齿环之间设有第一超越离合器,传感内碗和传感压环装在外斜齿环上远离内斜齿环的一段,传感压环与外斜齿环固定在一起,传感内碗的外圆周固定在外壳上,传感内碗为弹性材质,在传感内碗的端面上粘合有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招应权陈戈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康明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