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拱合拢用引导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是我国最早专利技术和建造。拱桥是我国最常用的一种桥梁型式,特别多用于公路桥梁。在拱桥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拱的合拢是技术难度最大,施工过程最为复杂的施工过程,是决定桥梁工期最为重要的因素。现有技术中,拱合拢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在两岸拱座处分别沿竖向安装拱脚区段拱肋,拱肋下端与拱座通过转动铰连接后再作临时固结处置;再沿竖向逐段拼装钢箱拱肋的其余上部节段,并同步完成相应钢横向联系的安装,形成直立的半跨钢箱拱排架;用钢缆绳系住钢箱拱排架,拆除钢箱拱肋下端与拱座的临时固结还原为转动铰连接,控制钢缆绳的放松速度,使两岸的钢箱拱排架绕转动铰缓慢转动至跨中合拢联结成拱;然后在两半跨拱之间设置合拢段(过渡段),焊接或/和混凝土浇注后合拢完成。以上施工过程存在以下不足:1.两半跨拱之间在水平面或/和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通常无法对正,需要调节,调节过程复杂,时间长;2.两半跨拱需合拢端面除存在前述不能对正的问题以外,还同时出现横截面形状相互错开一定角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拱合拢用引导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榫头(1)和与之相对应的榫槽(2),所述榫头(1)和榫槽(2)分别纵向设置于拱(4)需合拢的两端面上,所述榫头(1)端部横截面面积小于榫头(1)根部横截面面积,榫头(1)端部到根部横截面的面积由小到大平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合拢用引导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榫头(1)和与之相对应的榫槽(2),所述榫头(1)和榫槽(2)分别纵向设置于拱(4)需合拢的两端面上,所述榫头(1)端部横截面面积小于榫头(1)根部横截面面积,榫头(1)端部到根部横截面的面积由小到大平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合拢用引导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需合拢拱(4)为横截面为矩形的钢箱拱,榫头(1)和榫槽(2)的横截面形状与需合拢拱(4)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所述榫头(1)固定设置在钢箱拱(4)需合拢的左半跨(41)或/和右半跨(42)内表面,榫槽(2)与榫头(1)对应,由左半跨(41)或/和右半跨(42)的内表面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合拢用引导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拱(4)两侧板、底板和顶板内表面分别设置至少一条加劲肋板(3),所述榫头(1)由加劲肋板(3)延伸出拱(4)的左半跨(41)或/和右半跨(42)需合拢端面的部分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拱合拢用引导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拱(4)左半跨(41)的加劲肋板(3)和右半跨(42)的加劲肋板(31)互相错开,分别延伸出拱需合拢端面构成榫头。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拱合拢用引导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拱左半跨(41)或右半跨(42)需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祥,范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