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芯和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17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芯和电感,其中磁芯包括绕线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在第一挡板的顶面设置第一吸取平面以及在第二挡板的顶面设置第二吸取平面,并在第一挡板的底面设置第一焊接部以及在第二挡板的底面设置第二焊接部,以便于吸取设备通过吸取第一吸取平面和第二吸取平面来实现将电感移动至电路板上,并使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对准电路板上的相应的焊盘上,从而避免人工将电感安装至电路板上,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安装电感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芯和电感
本技术涉及电气元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磁芯和电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感一般包括磁芯和线圈,为了将电感安装至电路板上,现有的电感一般设有两个针脚,且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针脚上,当电感安装至电路板时,一般通过人工将电感的针脚插入电路板的焊盘中并焊接固定。然而,这种人工安装的方式导致安装电感的劳动强度较高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芯和电感,其能够有效地降低安装电感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磁芯,包括绕线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连接在所述绕线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挡板连接在所述绕线体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面构成第一吸取平面,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面构成第二吸取平面,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二焊接部。本技术实施例的磁芯通过在第一挡板的顶面设置第一吸取平面以及在第二挡板的顶面设置第二吸取平面,并在第一挡板的底面设置第一焊接部以及在第二挡板的底面设置第二焊接部,以便于吸取设备通过吸取第一吸取平面和第二吸取平面来实现将电感移动至电路板上,并使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对准电路板上的相应的焊盘上,从而避免人工将电感安装至电路板上,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安装电感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齐平,且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凸出于所述绕线体的顶面。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齐平,且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凸出于所述绕线体的顶面,从而进一步便于吸取设备吸取所述第一吸取平面和所述第二吸取平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为顶面是平面的倒U型结构,所述第二挡板为顶面是平面的倒U型结构。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由于所述第一挡板为顶面是平面的倒U型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向所述第一吸取平面的边缘收拢,因此所述第一挡板节省了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由于所述第二挡板为顶面是平面的倒U型结构,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部向所述第二吸取平面的边缘收拢,因此所述第二挡板节省了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齐平,且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均为矩形。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由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齐平,以便于将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焊接至电路板的焊盘上,同时,提高了在焊接后的所述磁芯的平整度。此外,由于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以便于吸取设备能够在所述磁芯的正上方上吸取所述第一吸取平面和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并且便于将所述磁芯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对准电路板上的相应的焊盘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均为矩形,以便于加工,从而降低了成本。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构成所述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构成所述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焊接部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置缠绕所述绕线体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缠绕所述绕线体的线圈的另一端。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置缠绕所述绕线体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缠绕所述绕线体的线圈的另一端,以便于所述线圈的定位,从而便于所述线圈的安装;此外,提高了焊接后的磁芯的底面的平整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一端的厚度,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的厚度。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由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一端的厚度,因此确保了所述线圈的一端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后,所述第一凹槽内有足够的焊料填加空间;由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的厚度,因此确保了所述线圈的另一端容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后,所述第二凹槽内有足够的焊料填加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焊接后的所述磁芯的底面的平整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线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上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中上部上,所述绕线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上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中上部上。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通过所述绕线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上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中上部上,所述绕线体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上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中上部上,以确保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分别与电路板上相应的焊盘焊接时具备足够的空间,从而便于焊接。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感,包括线圈以及所述的磁芯,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绕线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线圈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焊接部上,所述线圈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二焊接部上。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感通过在第一挡板的顶面设置第一吸取平面以及在第二挡板的顶面设置第二吸取平面,并在第一挡板的底面设置第一焊接部以及在第二挡板的底面设置第二焊接部,以便于吸取设备通过吸取第一吸取平面和第二吸取平面来实现将电感移动至电路板上,并使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对准电路板上的相应的焊盘上,从而避免人工将电感安装至电路板上,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安装电感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线圈单层缠绕于所述绕线体的外侧壁上。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由于多层缠绕的线圈容易造成线圈之间挤压变形,从而导致漆包膜脱落,最终导致线圈匝间短路,而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线圈采用单层缠绕的线圈能够避免线圈之间挤压变形,从而降低了所述线圈的短路风险。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线圈为扁平漆包线。本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当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存在趋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电流将趋于线圈的表面流过,导致线圈的内部电流较小,从而增加线圈的电阻和损耗功率,产生较多的热量),容易造成线圈电阻增大且温度上升;本实施例的线圈为扁平漆包线,相对于横截面面积相同的圆漆包线,提高了电流流过的有效面积,从而降低了线圈的有效电阻,减小了电流在线圈中的耗损,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趋肤效应,并降低了线圈的温升。本技术实施例的磁芯和电感,包括绕线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在第一挡板的顶面设置第一吸取平面以及在第二挡板的顶面设置第二吸取平面,并在第一挡板的底面设置第一焊接部以及在第二挡板的底面设置第二焊接部,以便于吸取设备通过吸取第一吸取平面和第二吸取平面来实现将电感移动至电路板上,并使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对准电路板上的相应的焊盘上,从而避免人工将电感安装至电路板上,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安装电感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磁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磁芯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感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感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感与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磁芯;1、绕线体;2、第一挡板;21、第一吸取平面;22、第一焊接部;221、第一凹槽;3、第二挡板;31、第二吸取平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连接在所述绕线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挡板连接在所述绕线体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面构成第一吸取平面,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面构成第二吸取平面,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二焊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连接在所述绕线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挡板连接在所述绕线体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面构成第一吸取平面,所述第二挡板的顶面构成第二吸取平面,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二焊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齐平,且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凸出于所述绕线体的顶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为顶面是平面的倒U型结构,所述第二挡板为顶面是平面的倒U型结构。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齐平,且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吸取平面与所述第二吸取平面均为矩形。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面构成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从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