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铸锚拉索的锚索水平浇铸固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956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铸锚拉索的锚索水平浇铸固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将索体穿过锚具,索体的一端伸出锚具足够的长度;将索体端部去除护层后,安装浇铸模具包容索体端部,浇铸模具的内腔与锚具的内腔相同,浇铸模具的内腔水平放置;预热浇铸模具至适当温度;将熔化的合金浇入模具的内腔,冷却;拆模,移动锚具,合金体置入锚具的内腔,完成作业。在全部作业过程中,索体处于水平的状态,无需弯曲索体,无需高的制锚平台,操作方便,投入成本低,还能消除由于弯曲造成的索体内部钢丝的长度差,改善了索体内钢丝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拉索的承载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结构用的热铸锚拉索的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热铸锚拉索是应用于桥梁或其他建筑结构的关键受力构件,如图1所示,其典型结构是锚具1′与索体3′靠热铸合金体2′锚固连接。如图2所示,锚具1′与索体3′的固接通常采用竖向浇铸方法,该方法要求在足够高度H的平台上进行操作,需给予索体3′足够的弯曲半径R,使其一端头从水平位弯曲至垂直位再伸至垂直位的锚具1′内腔,浇铸时,先用加热器4′预热锚具1′,熔化的合金从上口浇入。这种竖向浇铸固接方法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索体规格越大,其所需的弯曲半径越大,操作平台高度越高,故操作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见图3所示,索体经弯曲,常由于弯曲的内外侧的钢丝5′弧长不等,造成索体上端的钢丝分布平面M为一斜面,经制锚后在拉索展开时,索体内部的钢丝长度已成不均匀状态,必然削弱拉索的承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去索体弯曲作业,消除由于弯曲造成的索体内部钢丝的长度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一种,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索体穿过锚具,索体的一端伸出锚具足够的长度;(2)将索体端部去除护层后,安装浇铸模具包容索体端部,浇铸模具的内腔与锚具的内腔相同,浇铸模具的内腔水平放置;(3)预热浇铸模具至适当温度;(4)将熔化的合金浇入模具的内腔,冷却;(5)拆模,移动锚具,使成型后的合金体置入锚具的内腔,完成作业。本专利技术采用水平放置的模具来浇铸锚固合金体,无需弯曲索体,无需高的制锚平台,操作方便,投入成本低,还能消除由于弯曲造成的索体内部钢丝的长度差,改善了索体内钢丝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拉索的承载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热铸锚拉索的典型结构图。图2为习知的竖向浇铸固接方法作业示意图。图3为习知的竖向浇铸固接方法作业所形成的索体上端钢丝分布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锚固合金体浇铸作业示意图。图5为锚固合金体浇铸完成后穿入锚具作业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4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索体2穿过锚具1,索体2的一端伸出锚具1足够的长度;(2)将索体2一端部去除护层后,安装浇铸模具4包容索体2端部,浇铸模具4的内腔与锚具1的内腔相同,浇铸模具4的内腔水平放置;(3)预热浇铸模具4至适当温度;(4)将熔化的合金浇入模具4的内腔,冷却,形成与钢丝铸成一体的合金体3;(5)拆模,见图5所示,移动锚具1,使成型后的合金体3置入锚具1的内腔,完成作业。在全部作业过程中,索体2始终处于水平的状态。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索体穿过锚具,索体的一端伸出锚具足够的长度;(2)将索体端部去除护层后,安装浇铸模具包容索体端部,浇铸模具的内腔与锚具的内腔相同,浇铸模具的内腔水平放置;(3)预热浇铸模具至适当温度;(4)将熔化的合金浇入模具的内腔,冷却;(5)拆模,移动锚具,使成型后的合金体置入锚具的内腔,完成作业。全文摘要一种,按下列步骤进行将索体穿过锚具,索体的一端伸出锚具足够的长度;将索体端部去除护层后,安装浇铸模具包容索体端部,浇铸模具的内腔与锚具的内腔相同,浇铸模具的内腔水平放置;预热浇铸模具至适当温度;将熔化的合金浇入模具的内腔,冷却;拆模,移动锚具,合金体置入锚具的内腔,完成作业。在全部作业过程中,索体处于水平的状态,无需弯曲索体,无需高的制锚平台,操作方便,投入成本低,还能消除由于弯曲造成的索体内部钢丝的长度差,改善了索体内钢丝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拉索的承载性能。文档编号B22D19/04GK1435539SQ0211067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金平, 单继安, 陆剑峰, 朱金林 申请人: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铸锚拉索的锚索水平浇铸固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索体穿过锚具,索体的一端伸出锚具足够的长度;(2)将索体端部去除护层后,安装浇铸模具包容索体端部,浇铸模具的内腔与锚具的内腔相同,浇铸模具的内腔水平放置; (3)预热浇铸模具至适当温度;(4)将熔化的合金浇入模具的内腔,冷却;(5)拆模,移动锚具,使成型后的合金体置入锚具的内腔,完成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平单继安陆剑峰朱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