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28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包括覆于基层顶面的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及顶部的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B层,由石料A和石料B分别与聚酯纤维、改性沥青组成,改性沥青由SBS沥青和改性剂配合而成;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的空隙率小于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的空隙率;基层为包括粗骨料和一定质量占比的增强剂、净水材料的混凝土层。其结构简单,原料成本低,多层结构使得各种功能相互促进,使路面结构能够充分发挥透水,过滤,尾气吸收的作用,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对雨水的进一步的过滤和疏导,利用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充分利用了城市水资源,改善了城市环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A multifunctional permeable pave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permeable structure pavement, which comprises a mixed asphalt concrete B layer cover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course and a mixed asphalt concrete A layer on the top of the base course. The void fraction of A layer of asphalt concrete is less than that of B layer of asphalt mixture concrete, and the base course is concrete layer which includes coarse aggregate, reinforcer and water purification material. It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of raw materials, multi-layer structure makes a variety of functions promote each other, so that the pavement structure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water permeability, filtration, exhaust gas absorp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ponge c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t further filters and dredges rainwater, decomposes automobile exhaust by photocatalysis, makes full use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improves urban environment,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wide appl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路面,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合理性也日益凸显。城市中密实的铺面,阻碍了雨水的径流路径,造成城市水循环的不协调,地下水锐减。夏季路面温度会持续升高,而无法通过地下水的蒸发来调节其温,会使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显著,过高的温度也加速路面车辙,拥抱,推移等病害的产生。此外,在面临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时,城市排水系统排水能力不足以将大量降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排除,路面积水过多也将会造成行车易打滑,行车水雾影响视线,行车安全隐患大。因此增强路面直接透水的性能,使得城市的排水能力能够得到改善,可高效的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地下水不足的问题,保证行车安全。另一方面,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造成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引起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这将又是对环境的巨大冲击。如何解决尾气排放问题成为环境治理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海绵城市因自然净化、自然渗透、自然循环的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面对自然灾害、气候突变等环境变化,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透水、净水、蓄水,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覆于基层顶面的复合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复合沥青混凝土层包括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及底部的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所述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包括一定质量比的聚酯纤维、改性沥青和石料A,所述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包括一定质量比的聚酯纤维、改性沥青和石料B;且,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的空隙率小于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的空隙率;所述改性沥青由SBS沥青和改性剂配合而成;所述基层为包括粗骨料和一定质量占比的增强剂、净水材料的混凝土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覆于基层顶面的复合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复合沥青混凝土层包括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及底部的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所述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包括一定质量比的聚酯纤维、改性沥青和石料A,所述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包括一定质量比的聚酯纤维、改性沥青和石料B;且,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的空隙率小于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的空隙率;所述改性沥青由SBS沥青和改性剂配合而成;所述基层为包括粗骨料和一定质量占比的增强剂、净水材料的混凝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的空隙率为12-20%,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的空隙率为18-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的厚度为3-5cm,混合沥青混凝土B层的厚度为5-8cm,基层的厚度为8-12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透水结构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沥青混凝土A层和B层中的聚酯纤维的质量占比为0.1%~0.3%;改性沥青和石料A的油石比为4-5%;改性沥青和石料B的油石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于新黄国兴马骏飞朱章盛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