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波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8787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微波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在车箱内及车箱下安装柴油发电机组及油箱、控制柜、压路机安放装置及压路机、工具柜及工作门、乳化沥青喷洒系统及卷扬、液压站、循环水箱、散热器电源及继电器柜、PLC柜及控制柜、左右辅料箱,车尾连接安装弹性悬挂支承座、升降墙升降及位置调节装置、微波加热墙,所有装置都安装在车两侧及四周,中间有通风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通风好,电器元件寿命长,设备取用方便,布局组合合理,能源效率和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具体为一种采用微波能用于就地热再生沥 青路面修补养护作业的特种工程车,是现有微波沥青路面养护车的改进设备, 尤其适合于大面积破损沥青路面的修补作业。技术背景-目前沥青路面养护作业绝大多数是采用传统的作业方式(气燃烧或红外线 加热),这些作业方式都逐渐趋于淘汰,近年来应用微波能养护沥青路面正在 悄然兴起,如何更好的利用微波能对于整车的配置及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己存在的微波养护车由于布局原因,导致压实设备取放不方便,散热通风 效果不理想,并且有些经常需要取放的装置安置在行车道一侧以及整车空问利 用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养护车微波能利用率差、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寿 命短,特别是散热通风效果不好可能会导致一此电子元件早期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 供一种布局合理、随车设备取用方便、车内有良好的通风效果、以保证电气元 件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排放在养护车箱外的新型微波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新型微波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包 括驾驶室、底盘、车箱、前轮、后轮,车箱内靠驾驶室位置横置柴油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两侧预留维修空间,车箱左侧从靠近驾驶室位置至尾部分别安装 发电机组控制柜、压路机安放装置、工具柜及工作门、乳化沥青喷洒系统、液压站、循环水箱、散热器,其中循环水箱与散热器叠放,散热器放置在循环水 箱上,乳化沥青喷洒系统与液压站叠放,液压站放置在乳化沥青喷洒系统上, 车箱右侧从靠近驾驶室位置至尾部分别为电源柜吸风扇、电源及继电器柜、 PLC柜及控制柜,车箱尾部为车箱抽风扇,车箱下部的车底盘两侧尾部安装左 辅料箱、右辅料箱,车箱下部的车底盘右侧中部安装乳化沥青喷枪巻扬,车底 盘尾部连接安装弹性悬挂支承座,弹性悬挂支承座具有可伸縮的刚性支腿。弹 性悬挂支承座通过举升及位置调节装置连接微波加热墙。上述技术方案中,车箱左侧安装压路机安放装置的具体结构是在车箱底 板左侧中部开有一方形缺口,在方形缺口安装压路机安放装置,压路机通过压 路机安放装置安放在方形缺口内。上述技术方案中,微波加热墙的举升及位置调节装置具有纵向位置调节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装置及部件均安装在车两侧及四周,中间有通风通道。上述技术方案中,柴油发电机组与电源及继电器柜的右侧具有百叶窗吸风 通道,柴油发电机组的冷却风扇排风通道穿过冷却水箱。上述技术方案中,车箱由折板机折出主梁、再覆以盖板制成。 本技术为组合专利技术,车上所安装的装置和部件均为已有技术,但布局 合理,这些装置和部件安装在车两侧及四周,且保证配重均衡,中间为通风通 道,这就实现了散热通风良好,有利于保护电子器件,与此同时,本技术 的压路机及安放装置、乳化沥青喷洒系统及巻扬机架、微波加热墙及位置调节 装置、弹性悬挂支承座等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压实设备等随车设备取用、存放,本技术的这些组合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整车的技术性能,发挥微波能的热效 率,使施工作业效率也得到较大提高。综上所述,本技术克服了原有微波 车取挂辅助设备不方便、散热通风条件不好、布局配置不合理等缺陷,延长了 设备及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将能源的效能发挥到最 大,极大地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微波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左侧面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右侧面的正视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附图标注说明1——驾驶室 2——车箱 3——前示廓灯4——尾气排放管 5——后示廓灯 6——举升及位置调节装置7——微波加热墙 8——前轮 9——侧标识灯10—一车底盘ll一一柴油发电机组油箱12——侧防护栏13——压路机安装装置14—一后轮15—一左辅料箱16—一弹性悬挂支承座17—一柴油发电机组18—一电源柜吸风扇19—一电源及继电器柜20—一PLC柜及控制柜21—一发电机组控制柜22—一巻扬机架23———工具柜及工作门24——乳化沥青喷洒系统 25——液压站26——循环水箱 27——散热器 28——右辅料箱29——乳化沥青喷枪巻扬 30——输出电源插座组31——后部反光标识 32——汽车尾灯 33——车箱抽风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结构如附图所示,包括驾驶室l、车箱2、前示廓灯3、尾气排 放管4、后示廓灯5、加热墙举升及位置调节装置6、微波加热墙7、前轮8、 侧标识灯9、车底盘IO、柴油发电机组油箱ll、侧防护栏12、压路机安放装 置13、后轮14、左辅料箱15、弹性悬挂支承座16、柴油发电机组17、电源柜 吸风扇18、电源及继电器柜19、 PLC柜及控制柜20、发电机组控制柜21、巻 扬机架22、工具柜及工作门23、乳化沥青喷洒系统24、液压站25、循环水箱 26、散热器27、右辅料箱28、乳化沥青喷枪巻扬29、输出电源插座组30、后 部反光标识31、汽车尾灯32、车箱抽风扇33。上述电源及继电器柜19与压路机、乳化沥青喷洒系统24、液压站25、循 环水箱26、散热器27分放在两侧,保证配重均衡;上述压路机安放装置为一 种独创设计,保证压路机取放方便,充分考虑了人机优化,操作自动化;上述动力源为柴油发电机组,它为整车提供工作电源,并且有输出电源接 口,可以为随车辅助电气设备提供外接电源;上述加热墙位置调节装置6,在传统的位置调节系统上进行了较大改进,并新增了纵向位置调节,这样就可以对加热墙位置进行全方位调节;上述工具柜及工作门23系存放工具的箱体,内设置工作门,因此工具柜除了存放工具外,还是维修通道;上述车箱以下,底盘周围安装了乳化沥青喷枪巻扬29、左辅料箱15、右辅料箱28;上述柴油发电机组油箱11安装在原底盘油箱附近,专门供给柴油发电机组17的燃油;上述车箱为自创设计,由折板机折出主梁,再覆以盖板,其中有防自重或 行车抖动疲劳折弯设计、防雨水设计、防风震与行车震动设计、散热通风良好设计、方便安装与维修设计、自创外形设计;上述车箱有专用补给门,打开门可以为水箱补水,为沥青箱补给乳化沥青, 为清洗柴油箱补给柴油,还可以通过各位的液位计观察柴油箱、水箱、液压油箱的液位,并且可以从沥青箱加液口的液位探测片来探测乳化沥青的液位;上述车体外侧有各种行车标识,车箱顶部前端两边有两只白色前示廓灯3, 车箱顶部后端两边有两只红色后示廓灯5,车箱两侧下部各有四只侧标识灯9, 车箱尾下部每边有一只汽车尾灯32,车箱尾上部每边有一个后部反光标识31;上述循环水箱26与散热器27叠放,散热器27放置在循环水箱26上,乳 化沥青喷洒系统24与液压站25叠放,液压站25放置在乳化沥青喷洒系统24 上,这样可大大节省有限空间;上述弹性悬挂支承座16在整车后下部,在加热墙举升及位置调节装置6 放下微波加热墙7之前,为了防止汽车悬挂的浮动性,必须伸出刚性支腿防止 这种浮动性导致微波加热墙7也产生浮动;上述布局如附图所示,所有装置及部件都安装在车两侧及四周,中间有通 风通道,保证电器产生的热量通过中央通道经百页窗排放出去,柴油发电机组 7与电源及继电器柜19从右侧的百页窗吸风,经柴油发电机组17吸风,由柴油发电机组冷却风扇经冷却水箱排放出去,经电源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微波能热再生沥青路面养护车,包括驾驶室、底盘、车箱、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车箱内靠驾驶室位置横置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两侧预留维修空间,车箱左侧从靠近驾驶室位置至尾部分别安装发电机组控制柜、压路机安放装置、工具柜及工作门、乳化沥青喷洒系统、液压站、循环水箱、散热器,其中循环水箱与散热器叠放,散热器放置在循环水箱上,乳化沥青喷洒系统与液压站叠放,液压站放置在乳化沥青喷洒系统上,车箱右侧从靠近驾驶室位置至尾部分别为电源柜吸风扇、电源及继电器柜、PLC柜及控制柜,车箱尾部为车箱抽风扇,车箱下部的车底盘两侧尾部安装左辅料箱、右辅料箱,车箱下部的车底盘右侧中部安装乳化沥青喷枪卷扬,车底盘尾部连接安装弹性悬挂支承座,弹性悬挂支承座具有可伸缩的刚性支腿,弹性悬挂支承座通过举升及位置调节装置连接微波加热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山陈德显张巍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