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天锋专利>正文

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899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圆型基坑,设置在圆型基坑底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与所述圆型基坑相配合的车辆承载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用于对车辆承载机构进行导向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端的辅助起吊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壁且与所述车辆承载机构相配合的锁紧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底部的驱逐机构,以及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控制升降机构、车辆承载机构、辅助起吊机构、驱逐机构和锁紧机构的控制机构;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实现多台车的快速停放与提取,不仅能够实现单一车辆的快速停放与提取,而且能够实现车辆从入口端停放后,直接从出口端进行提车,提高了提车效率,并能够避免小动物侵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住户的私家车也越来越多,由于面积的限制并为了减少停车难的现象,立体车库的建造也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立体车库停车时间与取车时间太长,且不能实现多辆车的同时停放或取车,不能实现单一车辆的快速提取,以及基坑底部易出现小动物侵扰的现象,而提供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实现多台车的快速停放与提取,不仅能够实现单一车辆的快速停放与提取,而且能够实现车辆从入口端停放后,直接从出口端进行提车,提高了提车效率,并能够避免小动物侵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实现多台车的快速停放与提取,不仅能够实现单一车辆的快速停放与提取,而且能够实现车辆从入口端停放后,直接从出口端进行提车,提高了提车效率,并能够避免小动物侵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圆型基坑,设置在圆型基坑底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与所述圆型基坑相配合的车辆承载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用于对车辆承载机构进行导向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端的辅助起吊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壁且与所述车辆承载机构相配合的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部的驱逐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地面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车辆承载机构、辅助起吊机构、驱逐机构和锁紧机构的控制机构;所述车辆承载机构包括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的多个导向套,设置在多个所述导向套上的多个竖向导轨,设置在多个所述竖向导轨端部的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竖向导轨上的多个车辆承载模块,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车辆承载模块之间的多个锁紧滑动模块。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面上的多个同心圆基轨,设置在多个所述同心圆基轨上的行走轮,设置在多个行走轮上且中间设置圆孔并与导向套相配合的升降支撑盘,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上且与多个所述车辆承载模块相配合的多个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下表面上的齿环,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面且与所述齿环相配合的驱动单元。驱逐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内壁上的多个驱逐凹槽,设置在所述驱逐凹槽内的红外探测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驱逐凹槽内的驱逐模块;所述驱逐模块包括辣椒水压缩罐和氮气压缩罐,设置在所述辣椒水压缩罐上出口处的第一流量计与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氮气压缩罐上出口处的第二流量计与第二电磁阀。所述驱动单元为减速电机或大扭矩液压马达。所述升降模块为若干连接升降支撑盘与所述车辆承载模块的电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所述车辆承载模块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承载板,设置在多个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承载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承载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端的承载限位杆,所述承载板下部设置与所述锁紧机构相配合的锁紧卡槽。所述承载板为等腰梯形板或扇环形板。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侧壁上的锁紧槽,设置在所述锁紧槽内的锁紧伸缩杆,设置在所述锁紧伸缩杆前端且与所述锁紧卡槽相配合的锁紧柱。所述辅助起吊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端的起吊柱,设置在所述起吊柱上端的起吊旋转件,设置在所述起吊旋转件外周侧其与所述固定环相配合的起吊桥接杆,设置在所述起吊旋转件上的上起吊轮,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上的下起吊轮,穿过所述上起吊轮与下起吊轮的起吊绳索,所述起吊绳索的一端与车辆承载模块上端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辆承载模块下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支撑盘上设置与所述起吊绳索进行配合的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上的保护支座,设置在所述保护支座上的锁紧杆,设置在所述锁紧杆上的锁紧电机,设置在所述锁紧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锁紧电机外壳上的锁紧支撑杆设置在所述锁紧支撑杆上的轴承,与所述轴承内圈相固定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前端的正向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后端的反向螺纹杆,设置在所述锁紧杆上的滑杆,设置在所述滑杆上且与所述正向螺纹杆相配合的第一锁紧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杆上且与所述反向螺纹杆相配合的第二锁紧模块。所述第一锁紧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杆上且位于第一端的第一锁紧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块上且与所述正向螺纹杆相配合的正向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块下端的第一摩擦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块上的摩擦凹槽;所述第二锁紧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杆上且位于第二端的第二锁紧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锁紧块上且与所述反向螺纹杆相配合的反向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二锁紧块下端的第二摩擦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摩擦块上的摩擦凹槽。所述锁紧滑动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承载模块一侧上的锁紧滑轨,设置在相邻车辆承载模块侧面上与所述锁紧滑轨相配合的锁紧滑道。所述起吊柱上端设置遮雨板。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圆型基坑附近地面上的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电源。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适宜的位置开挖圆型基坑,并做好防水与排水工作,然后安装好升降机构、车辆承载机构、辅助起吊机构、锁紧机构、保护机构和控制机构,并调试无误后开机使用:S2:初始时,车辆承载机构中其中一层的承载板与地面平齐,然后待停入车辆驶入其中,该层所有承载板上都停满车辆以后,通过解除锁紧机构中的锁紧柱与保护机构对起吊绳索的锁定后,通过升降机构将其上部或下部未停放车辆的承载板层替换至与地面平齐的位置,并通过锁紧机构中的锁紧柱与保护机构分别对承载板和起吊绳索进行锁定,然后向其中驶入车辆进行停放;S3:取车时,当同时取车的人不多,且位于不同层数时,则会解除对应停放车辆的车辆承载模块上的锁紧柱与保护机构,并通过其下部的升降模块将对应层数的承载板沿锁紧滑轨升降至与地面平齐,且在车辆承载模块与保护机构锁定后,由驾驶员将车辆开出;当同时取车的人数多时,则会根据车辆所处的位置是否离出口近,如果是则会直接按照S2的步骤进行将对应车辆所在的承载板升降至底面平齐的位置;如果不是,则先解除锁紧机构,然后通过驱动单元带动整个车辆承载机构进行旋转,将对应车辆所在的承载板旋转至出口方向,然后进行升降,或解除保护机构的锁定能够在旋转的同时进行升降,快速升降至出口侧,在锁紧机构与保护机构锁定后,由驾驶员将车辆开出;S4:使用完毕后,将车辆承载机构收纳至圆型基坑内,通过锁紧机构和保护机构实现车辆承载机构的锁定,且能够作为单层停车场使用;S5:当红外探测传感器监测到有热量物体的时候,则会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先释放辣椒水喷雾,来进行初步驱逐,如驱逐无效或者辣椒水耗尽后,则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氮气压缩罐释放氮气来驱逐小动物。进一步地,S2中,当停车场面积较小时,在停车时,解除锁紧机构对承载板的限定后,将一车辆驶入入口端的承载板上并停好,然后通过驱动单元使得升降支撑盘与导向套进行转动,进而将未停车的承载板运动至入口处,使得后一辆车驶入其中停好,依次类推直至该层停满,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将未停车的承载板层升降至与地面平齐,然后重复上述停车动作;S3中,在取车时,解除锁定机构对承载板和保护机构对起吊绳索的限定,然后通过控制机构在驱动单元、升降机构的协同作用使得将对应车辆的承载板旋转升降至出口端,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圆型基坑,设置在圆型基坑底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与所述圆型基坑相配合的车辆承载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用于对车辆承载机构进行导向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端的辅助起吊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壁且与所述车辆承载机构相配合的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部的驱逐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地面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车辆承载机构、辅助起吊机构、驱逐机构和锁紧机构的控制机构;所述车辆承载机构包括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的多个导向套,设置在多个所述导向套上的多个竖向导轨,设置在多个所述竖向导轨端部的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竖向导轨上的多个车辆承载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所述车辆承载模块之间的多个锁紧滑动模块;驱逐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内壁上的多个驱逐凹槽,设置在所述驱逐凹槽内的红外探测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驱逐凹槽内的驱逐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圆型基坑,设置在圆型基坑底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与所述圆型基坑相配合的车辆承载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用于对车辆承载机构进行导向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端的辅助起吊机构,设置在圆型基坑内壁且与所述车辆承载机构相配合的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部的驱逐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地面上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车辆承载机构、辅助起吊机构、驱逐机构和锁紧机构的控制机构;所述车辆承载机构包括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的多个导向套,设置在多个所述导向套上的多个竖向导轨,设置在多个所述竖向导轨端部的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竖向导轨上的多个车辆承载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所述车辆承载模块之间的多个锁紧滑动模块;驱逐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内壁上的多个驱逐凹槽,设置在所述驱逐凹槽内的红外探测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驱逐凹槽内的驱逐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面上的多个同心圆基轨,设置在多个所述同心圆基轨上的行走轮,设置在多个行走轮上且中间设置圆孔并与导向套相配合的升降支撑盘,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上且与多个所述车辆承载模块相配合的多个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下表面上的齿环,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底面且与所述齿环相配合的驱动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承载模块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承载板,设置在多个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承载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承载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端的承载限位杆,所述承载板下部设置与所述锁紧机构相配合的锁紧卡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型基坑侧壁上的锁紧槽,设置在所述锁紧槽内的锁紧伸缩杆,设置在所述锁紧伸缩杆前端且与所述锁紧卡槽相配合的锁紧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起吊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端的起吊柱,设置在所述起吊柱上端的起吊旋转件,设置在所述起吊旋转件外周侧其与所述固定环相配合的起吊桥接杆,设置在所述起吊旋转件上的上起吊轮,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上的下起吊轮,穿过所述上起吊轮与下起吊轮的起吊绳索,所述起吊绳索的一端与车辆承载模块上端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辆承载模块下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支撑盘上设置与所述起吊绳索进行配合的保护机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撑盘上的保护支座,设置在所述保护支座上的锁紧杆,设置在所述锁紧杆上的锁紧电机,设置在所述锁紧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锁紧电机外壳上的锁紧支撑杆设置在所述锁紧支撑杆上的轴承,与所述轴承内圈相固定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前端的正向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后端的反向螺纹杆,设置在所述锁紧杆上的滑杆,设置在所述滑杆上且与所述正向螺纹杆相配合的第一锁紧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杆上且与所述反向螺纹杆相配合的第二锁紧模块。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埋式智能立体车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天锋
申请(专利权)人:裴天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