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碳材料颗粒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改良。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所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使用了各种碳材料。其中,石墨为主流,使用了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石墨化中间相碳颗粒等。在碳材料的表面,伴随充放电而使包含非水溶剂与锂盐的非水电解质的一部分发生不可逆地反应。此时,为了覆盖碳材料颗粒表面而生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通常在对刚组装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时,会生成最多的SEI。由于SEI中吸入锂离子,因此SEI的生成量越多不可逆容量越多,使电池容量降低。因此,从抑制SEI生成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用LixSiyOz(100y/(x+y)=10~80)所示的锂化合物覆盖以碳为主的负极材料的表面(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678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中,具体而言,通过混合碳材料、锂化合物和粘结剂并糊剂化,将糊剂涂布在负极集电体上并使其干燥而制作了负极。在该制作方法中,锂化合物与碳材料的密合性小,锂化合物容易从碳材料上剥离。由于伴随充放电的碳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多个一次颗粒彼此结合而成的二次颗粒,所述一次颗粒包含:碳材料颗粒、及覆盖所述碳材料颗粒表面的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31 JP 2016-070270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多个一次颗粒彼此结合而成的二次颗粒,所述一次颗粒包含:碳材料颗粒、及覆盖所述碳材料颗粒表面的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为锂化合物,所述锂化合物是包含元素M和元素A的聚阴离子的锂盐,M为选自由P、Si、B、V、Nb、W、Ti、Zr、Al、Ba、La和Ta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A为选自由F、S、O、N和B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化合物为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是选自由Li3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浩友纪,川田浩史,福井厚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