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18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包括转筒、激振动力源,转筒通过轴承支承在振动轮上,转筒内设有一对激振轴,激振轴上各设有一组激振偏心块,激振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激振传动轴相联,激振传动轴通过联轴节与激振动力源相联,其中转筒的端部设有振动模式调整机构和转筒的锁紧机构,转筒通过锁紧机构和机架相联,当调整振动模式时,转筒相对于机架转动,采用以上激振、调整和锁紧机构,可以实现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功能,同时可用于振动模式可变换的多功能振动压路机,也可以作智能压路机的振动轮的激振机构,为实现路面压实过程的智能控制奠定基础,提高路面压定效率,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路机,尤其涉及一种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振动压路机振动轮的振动方式主要有①激振方向沿周向不断变化的振动,即振动轮作非定向振动;②垂直定向振动;③振荡式振动。由于以上振动方式难以根据不同被压实的土壤或混合料的工况以及密实度要求选择最适应的振动模式,为了改善上述缺陷,专利号为01126690.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振幅无级可调的复合作用振动压路机,该压路机结构和制造工艺都很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结构简单的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本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包括转筒、激振动力源,转筒通过轴承支承在振动轮上,转筒内设有一对激振轴,激振轴上各设有一组激振偏心块,激振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激振传动轴相联,激振传动轴通过联轴节与激振动力源相联,其中转筒的端部设有振动模式调整机构和转筒的锁紧机构,转筒通过锁紧机构和机架相联,当调整振动模式时,转筒相对于机架转动。两激振轴对称分布于转筒的回转轴线的两侧,在转筒带动下相对机架22绕回转轴线O-O转动。采用上述的压路机激振机构,本技术可以实现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功能,增设锁紧机构使激振过程更为稳定和可靠,该压路机的激振机构既可用于振动模式可变换的多功能振动压路机,也可用作智能压路机的振动轮的激振机构,为实现路面压实过程的智能控制奠实基础,提高路面压实效率,且结构较简单。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图1是本技术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技术激振轴与传动系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之一;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如图1、2所示,包括转筒1、激振动力源11、振动模式调整机构12和锁紧机构14,转筒1通过轴承13支承在振动轮2上,转筒1内设有一对激振轴3、4,激振轴3、4上各设有一组偏心块5、6;激振轴3、4对称分布于转筒1的回转轴线O-O的两侧,在转筒1带动下一起相对机架22绕回转轴线O-O转动;激振轴3、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承轴承8,激振轴3、4通过传动机构7与激振传动轴9相联,激振动力源11与激振传动轴9通过联轴节10相联,传动机构7设有若干传动件,例如设有4个传动齿轮71、72、73、74,传动齿轮71、72分别固联在激振轴3、4的轴端(例如通过键连接固联);激振动力从激振动力源11通过联轴节10、激振传动轴9、传动机构7传递给激振轴3、4,从而带动激振轴3、4上的偏心块5、6作同速反向转动;转筒1的端部还设有振动模式调整机构12和转筒1的锁紧机构14,调整振动模式时,转筒1相对机架22绕回转轴线O-O转动,振动模式调整完毕,转筒1通过锁紧机构14和机架22固联成一体,振动模式调整机构12设有马达121和传动轴122,马达121可以是摆动液压缸或其它动力源,其输出端与传动轴122相联,传动轴122与转筒1相联,锁紧机构14可以是液动或电动的,锁紧机构14把经过振动模式调整机构12调整后的转筒1和机架22固联成一体。当需要调整振动模式时,先松开锁紧机构14,接着在马达121的作用下,通过传动轴122带动转筒1相对机架22绕振动轮2的回转轴线O-O回转,直至过激振轴3、4的轴线O1-O1、O2-O2的平面P-P与被压实地面成预定的夹角,并以该振动模式激振,然后夹紧锁紧机构14,使转筒1和机架22固联成-体;在激振过程中,两组回转方向不同、转速相同的偏心块5、6所产生的激振力在过两激振轴轴线O1-O1、O2-O2的平面P-P上的投影分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从而使两组偏心块产生激振力的合力方向始终垂直于平面P-P(如图2所示),且过转筒1的回转轴线O-O。当调整转筒1,使过两激振轴3、4轴线的平面P-P(如图2所示)平行于被压实地面时,振动轮2作垂直定向振动,即激振合力方向垂直于被压实的路面;当调整转筒1,使过两激振轴3、4轴线的平面P-P垂直于被压实的路面时,振动轮2作振荡式振动;当调整转筒1使过两激振轴3、4轴线的平面P-P的位置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时,即平面P-P与被压实地面成夹角时,振动轮2作混合式振动。在工作过程中任何情况下(即激振状态下或非激振状态下),可以无级调整转筒1的转角,而振动轮2的振动模式、垂直振动分量和振荡分量的调整范围到为O-A(注A为最大竖直方向激振力),其具体大小取决于轴线平面P-P与被压实地面的夹角。权利要求1.一种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包括转筒(1)、激振动力源(11),转筒(1)通过轴承(13)支承在振动轮(2)上,转筒(1)内设有一对激振轴(3)、(4),激振轴(3)、(4)各设有一组偏心块(5)、(6),激振轴(3)、(4)通过传动机构(7)与激振传动轴(9)相联,激振传动轴(9)通过联轴节(10)与激振动力源(11)相联,其特征在于转筒(1)的端部设有振动模式调整机构(12)和转筒(1)的锁紧机构(14),转筒(1)通过锁紧机构(14)和机架(22)相联,当调整振动模式时,转筒(1)相对于机架(2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激振轴(3)、(4)相对于转筒(1)的回转轴线O-O对称分布,在转筒(1)带动下相对机架(22)绕回转轴线O-O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振动模式调整机构(12)设有马达(121)和传动轴(122),马达(121)通过传动轴(122)与转筒(1)相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达(121)是摆动液压缸。专利摘要本技术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包括转筒、激振动力源,转筒通过轴承支承在振动轮上,转筒内设有一对激振轴,激振轴上各设有一组激振偏心块,激振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激振传动轴相联,激振传动轴通过联轴节与激振动力源相联,其中转筒的端部设有振动模式调整机构和转筒的锁紧机构,转筒通过锁紧机构和机架相联,当调整振动模式时,转筒相对于机架转动,采用以上激振、调整和锁紧机构,可以实现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功能,同时可用于振动模式可变换的多功能振动压路机,也可以作智能压路机的振动轮的激振机构,为实现路面压实过程的智能控制奠定基础,提高路面压实效率,且结构简单。文档编号E01C19/28GK2749925SQ200420027448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林述温, 黄孙灼, 陈传铭, 叶仲和 申请人:福州大学, 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模式无级可调的压路机激振机构,包括转筒(1)、激振动力源(11),转筒(1)通过轴承(13)支承在振动轮(2)上,转筒(1)内设有一对激振轴(3)、(4),激振轴(3)、(4)各设有一组偏心块(5)、(6),激振轴(3)、(4)通过传动机构(7)与激振传动轴(9)相联,激振传动轴(9)通过联轴节(10)与激振动力源(11)相联,其特征在于:转筒(1)的端部设有振动模式调整机构(12)和转筒(1)的锁紧机构(14),转筒(1)通过锁紧机构(14)和机架(22)相联,当调整振动模式时,转筒(1)相对于机架(22)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述温黄孙灼陈传铭叶仲和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