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43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离心造粒机,包括支架和梯形圆柱状的转动轮,转动轮的下方设有与传动轮形状相同的排渣筒,排渣筒相对转动轮反向设置,转动轮与排渣筒通过皮带连接,排渣筒的小圆端为进料口,排渣筒的大圆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筒,排渣筒与出料筒之间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多个单向阀,排渣筒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孔,出料筒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采用本技术方案熔融态的废旧塑料通过单向阀将杂质分离,由于排渣筒的转动带动杂质做圆周运动,避免杂质在单向阀处堆积,从而无需另设过滤网;通过移动无级变速带轮传动中的平带控制排渣筒的线速度,与双向旋转电机共同作用下将杂质排出排渣筒,从而无需停机清理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造粒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制造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式造粒机。
技术介绍
在世界各地,凡是有人的地方就不可避免要产生废旧塑料,由于塑料不易老化降解困难,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威胁,这就促使采用废旧塑料制品为原料加工再生颗粒,以实现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塑料再生颗粒就是利用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以废弃的塑料制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由于其收购价格低廉,加工成再生颗粒成本低见效快,为各地开办塑料再生颗粒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现有技术对于废旧塑料造粒多采用挤出造粒的方法,并多采用螺杆挤出机进行,螺杆挤出机包括单螺杆和双螺杆,由挤压系统、传动、控制系统和冷却加热系统组成,其中挤压系统包括加料装置、料筒、螺杆、机头、口模等组成,塑料通过加料装置进入料筒中,在螺杆输送过程中通过加热系统加热至熔融态,后经机头处的口模挤出;由于废旧塑料的品质参差不齐,在加热融化过程中一些熔点高于挤出机温度设定的塑料和其他材料不能被融化而成为杂质,为了防止杂质被螺杆推动至口模处而堵塞口模的排料孔,现有的挤出机在料筒和机头间设置有过滤网过滤杂质。但是这样的结构也带来一个问题,随着废旧塑料的不断进入,未融化的杂质将不断随着螺杆向口模处移动,堵塞在过滤网和螺杆的空隙内,这将导致过滤网的堵塞和影响螺杆的旋转从而使挤出机无法正常的工作,为此需停机将过滤网拆卸并清理靠近机头处的螺杆,这样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造粒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旧塑料采用挤出造粒的方式,杂质在过滤网与螺杆间堆积导致需要停机拆卸过滤网和清洗螺杆的问题,这个问题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离心式造粒机,包括支架和圆台状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中轴线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轮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双向旋转电机;所述转动轮的下方设有与传动轮形状大小相同的排渣筒,所述排渣筒相对转动轮反向设置,所述转动轮与排渣筒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上设有拨叉,所述拨叉连接有固定在支架上的伸缩杆;所述排渣筒的小圆端为进料口,所述排渣筒的大圆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筒,所述排渣筒与出料筒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料筒内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挡板间设有推板,还包括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另一端通过花键与支架连接;所述排渣筒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孔,所述出料筒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在排渣孔处与出料口处的外壁上均铰接有通过弹簧关闭的盖板。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在造粒机未使用前,转动轮上的皮带位于转动轮的小圆端处,即排渣筒的大圆端位置,出料筒中推板与挡板贴紧,由于螺杆伸出出料筒的一端通过花键固定在支架上,故螺杆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不能沿径向转动,因此当出料筒带动螺纹筒转动时,由于花键限制了螺杆转动,因此螺杆发生水平的移动,故可设置为当双向旋转电机为低速旋转方向时,螺杆向出料筒外移动,而高速旋转方向,螺杆向出料筒内移动;使用时,开启双向旋转电机,选用转速较小的旋转方向,这样由于转速较小,排渣筒与出料筒上的盖板因为弹簧的作用盖紧在筒侧壁上,而不会因排渣筒产生的离心力打开,在开启电机的同时将待分离的熔融废旧塑料从进料口送入,此时,出料筒中的螺杆旋出,同时拉动推板向出料筒外移动,在推板与挡板间形成负压。熔融的废旧塑料进入排渣筒后,由于排渣筒与出料筒一直保持转动,使进入的熔融废旧塑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进行圆周运动,在外部大气压与出料筒中的负压共同作用下,移动到挡板处,由于挡板上设置有若干单向阀,各单向阀设置为只供流体通过,故全部融化的塑料穿过挡板进入了出料筒中,而未融化的杂质留在了排渣筒内,并沿着挡板的边沿做圆周运动,当杂质堆积到一定量后,由于相互之间的挤压,重新掉落进排渣筒内,这样避免了杂质在单向阀处堆积。在熔融的废旧塑料分离完成后,启动双向旋转电机反向转动,此时选用转速较大的旋转方向,同时开启伸缩杆,使皮带通过伸缩杆带动拨叉从转动轮的小圆端向大圆端移动,即从排渣筒的大圆端向小圆端移动,基于无极变速带轮传动原理,在皮带移动过程中,排渣筒与出料筒的转速会快速增大,从而在盖板处产生远大于弹簧作用力的离心力,使盖板打开,排渣筒中沿着内壁做圆周运动的杂质从排渣口排出;同时由于电机的反向旋转,出料筒中的螺纹杆向出料筒内部旋进,带动推板挤压出料筒中的塑料,使塑料从出料口排出。本基础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1、熔融的废旧塑料通过设置在挡板上的单向阀,使杂质分离在排渣筒中,而排渣筒的转动使杂质沿着排渣筒内壁做圆周运动,从而不会在单向阀处堆积。2、本方案还采用无级变速带轮传动原理,使排渣筒的转速快速增大,在盖板上产生远大于弹簧作用力的离心力,使盖板打开。3、选用双向旋转电机,使出料筒中的螺杆旋进旋出,螺杆旋出时在出料筒中形成负压使分离后的塑料进入出料筒,而螺杆旋进时挤压塑料从出料口排出。进一步,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轴承。由于在排出杂质和塑料时需要较大的转速,为保证转轴的稳定性,在转轴上设置轴承,以承担转轴径向的载荷。进一步,所述排渣孔与出料口处均设有金属管,设置在排渣孔处的金属管连接有回收箱,设置在出料口处的金属管连接有切粒装置。这样方便杂质的清理以及从出料口出来的片料或线料直接进行加工得到需要的塑料颗粒。进一步,所述转动轮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环状凸台。这样可以防止皮带在转动轮上移动时,脱离转动轮的表面。进一步,所述螺纹杆内部沿轴向设有热风孔。这样在分离熔融态的废旧塑料时,可以一直保持熔融状态,方便出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离心式造粒机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拨叉示意图;图3为图1中排渣筒剖视图;图4为排渣筒与出料筒外侧盖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动轮100、皮带101、转轴102、轴承103、双向旋转电机104、环形凸台105、拨叉106、伸缩杆107、支架108、排渣筒200、进料口201、出料筒202、挡板203、单向阀204、排渣口205、出料口206、盖板207、弹簧208、金属管209、螺纹套筒210、推板211、螺纹杆212、花键213、热风孔21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公布了一种离心式造粒机,其包括普通平带无级变速装置,该装置包括了梯形圆柱状的转动轮100,转动轮100水平设置,在转动轮100下方设有排渣筒200,该排渣筒200与转动轮100的形状大小相同,但安装的方向与转动轮100相反,转动轮100与排渣筒200之间通过皮带101连接,皮带101可以选用普通平带;在转动轮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2,转轴102上可以安装一个轴承103,转轴102另一端连接电机,本专利技术中电机采用双向旋转电机104,并且设置为不同转向时电机输出的转速不同,为防止皮带101在移动过程中脱落,在传动轮的两端侧面上设有环形凸台105;如图2所示在皮带101上设有拨叉106,拨叉106与第一伸缩杆107固定,第一伸缩杆107固定在转动轮100一侧的支架108上。图3为转动轮100下方的排渣筒200,排渣筒200的小圆端为进料口201,大圆端连接有圆柱形的出料筒202,排渣筒200与出料筒202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离心式造粒机,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状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中轴线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轮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双向旋转电机;所述转动轮的下方设有与转动轮形状大小相同的排渣筒,所述排渣筒相对转动轮反向设置,所述转动轮与排渣筒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上设有拨叉,所述拨叉连接有固定在支架上的伸缩杆;所述排渣筒的小圆端为进料口,所述排渣筒的大圆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筒,所述排渣筒与出料筒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料筒内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挡板间设有推板,还包括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另一端通过花键与支架连接;所述排渣筒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孔,所述出料筒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在所述排渣孔处出料口处的外壁上均铰接有通过弹簧关闭的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式造粒机,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状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中轴线水平设置,所述转动轮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双向旋转电机;所述转动轮的下方设有与转动轮形状大小相同的排渣筒,所述排渣筒相对转动轮反向设置,所述转动轮与排渣筒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上设有拨叉,所述拨叉连接有固定在支架上的伸缩杆;所述排渣筒的小圆端为进料口,所述排渣筒的大圆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筒,所述排渣筒与出料筒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出料筒内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挡板间设有推板,还包括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推板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