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95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停放装置利用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安全性高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蓄力抬升机构;L型抬升板,连接带底端通过连接板与抬升板的竖直段固连以向抬升板提供拉力,抬升板的竖直段与连接带分别设于固定架的两侧;夹持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为弹簧,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抬升板相抵,另一端与中心轴柱连接,第一夹持钳与中心轴柱接触或连接,且中心轴柱设于第一夹持钳的中部,中心轴柱被车轮按压后,带动第一夹持钳动作,两个第一夹持钳的前端相向运动以从车轮的两侧夹持车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的立式停放系统,特别是涉及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代步工具自行车再次被重视,一方面,汽车出行时常会有意料之外的交通拥挤现象,已经成为上班族最担忧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汽车碳排放量较高,造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相关行政机构不倡导人人都驾驶汽车;然而,自行车的出现不仅没能有效缓解当前环境恶化趋势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自行车停车难、乱停放”,给城市交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压力。尤其是面对当前的社会,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膨胀迅速,城市交通环境逐渐恶化,停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解决好城市的停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对城市停车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索,将会使城市交通问题持续恶化。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解决停车问题的重要性,探索出合理高效的城市停车对策显得尤为重要。自行车停车难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大量的自行车投入,却没有足够的空间安置,由于停放装置空间利用率低导致的停放装置不能大面积应用;停放装置过于繁琐,费力,人们更倾向于随意乱停;停放装置不够安全可靠,得不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力抬升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各设置一扭簧,扭簧一端与传动轴连接,另一端与设于传动轴的连接带连接,连接带底端与连接板连接,传动轴通过固定架支撑,且在扭簧作用下,连接带带动连接板相对于固定架可上下滑动;L型抬升板,蓄力抬升机构与抬升板连接带动抬升板的上下滑动;夹持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抬升板相抵,另一端与中心轴柱连接,第一夹持钳与中心轴柱接触或连接,且中心轴柱设于第一夹持钳的中部,中心轴柱被车轮按压后,带动第一夹持钳动作,两个第一夹持钳的前端相向运动以从车轮的两侧夹持车轮。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力抬升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各设置一扭簧,扭簧一端与传动轴连接,另一端与设于传动轴的连接带连接,连接带底端与连接板连接,传动轴通过固定架支撑,且在扭簧作用下,连接带带动连接板相对于固定架可上下滑动;L型抬升板,蓄力抬升机构与抬升板连接带动抬升板的上下滑动;夹持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抬升板相抵,另一端与中心轴柱连接,第一夹持钳与中心轴柱接触或连接,且中心轴柱设于第一夹持钳的中部,中心轴柱被车轮按压后,带动第一夹持钳动作,两个第一夹持钳的前端相向运动以从车轮的两侧夹持车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开设滑道,所述抬升板的竖直段侧部设置销管,销管穿过所述连接板且能够在滑道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销管内;或者,所述连接带底端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抬升板的竖直段固连以向抬升板提供拉力,抬升板的竖直段与连接带分别设于固定架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板的水平段开有车轮槽;或者,所述抬升板表面设置车轮架,车轮架相对于抬升板水平段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柱设置两处凸台,两凸台之间具有设定空间,所述第一夹持钳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设于设定空间,另一端与第二连杆旋转连接,第二连杆与直角形折杆可旋转连接,直角形折杆靠近中心轴柱的端部弯折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设于空间的端部呈楔形,与空间内锥形槽相互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力抬升机构可替换为滚珠丝杠机构,或者直线驱动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定位夹持恒力抬升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迪赵乾乾高雪飞赵宇辉吴飞李长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