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壳体加工通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78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涡轮壳体加工通用支撑装置,包括垫腿,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垫腿上;底板的下方设置多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穿过底板通孔的定位支撑柱固定,所述多组定位支撑柱的排列方式与涡轮壳体内部型面对应;涡轮壳体的内部型面的侧壁抵靠在定位支撑柱的侧面;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活动压杆;所述活动压杆的外套固定在支撑块的通孔内;活动压杆的芯轴抵接在涡轮壳体的圆形端面上;所述活动压杆与压缩气体管间通过阀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气缸驱动的定位支撑柱结构,因此,定位支撑柱轴向可自动顶到涡轮壳体的顶点;可通过更换套筒调整径向支撑位置,适应不同内径的涡轮壳体。因此,具体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壳体加工通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涡轮壳体的加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涡轮壳体的外表面是一个非规则性的曲面结构,当需要加工时定位非常困难,且针对不同的涡轮壳体需要设计不同的支撑装置,这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利用涡轮壳体的内部规则的圆柱形面及涡轮壳体的圆形端面进行定位,且可根据涡轮壳体的形状进行自动调整,保证了通用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涡轮壳体加工通用支撑装置,包括垫腿,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垫腿上;底板的下方设置多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穿过底板通孔的定位支撑柱固定,所述多组定位支撑柱的排列方式与涡轮壳体内部型面对应;涡轮壳体的内部型面的侧壁抵靠在定位支撑柱的侧面;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活动压杆;所述活动压杆的外套固定在支撑块的通孔内;活动压杆的芯轴抵接在涡轮壳体的圆形端面上;所述活动压杆与压缩气体管间通过阀门连接。为便于调整,定位支撑柱的外侧面设置套筒,可通过更换套筒调整径向支撑位置,适应不同内径的涡轮壳体。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气缸驱动的定位支撑柱结构,因此,定位支撑柱轴向可自动顶到涡轮壳体的顶点;可通过更换套筒调整径向支撑位置,适应不同内径的涡轮壳体。因此,具体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动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垫腿2,底板1,所述底板1固定在垫腿2上;底板1的下方设置多组气缸3,气缸的活塞杆与穿过底板通孔的定位支撑柱6固定,所述多组定位支撑柱6的排列方式与涡轮壳体7内部型面对应;涡轮壳体7的内部型面的侧壁抵靠在定位支撑柱6的侧面;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上设置活动压杆5;所述活动压杆5的外套51固定在支撑块4的通孔内;活动压杆5的芯轴52抵接在涡轮壳体7的圆形端面8上;所述活动压杆5的气管53与压缩气体管10间通过阀门9连接。为便于调整,定位支撑柱的外侧面设置套筒61,可通过更换套筒61调整径向支撑位置,适应不同内径的涡轮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壳体加工通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腿,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垫腿上;底板的下方设置多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穿过底板通孔的定位支撑柱固定,所述多组定位支撑柱的排列方式与涡轮壳体内部型面对应;涡轮壳体的内部型面的侧壁抵靠在定位支撑柱的侧面;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活动压杆;所述活动压杆的外套固定在支撑块的通孔内;活动压杆的芯轴抵接在涡轮壳体的圆形端面上;所述活动压杆与压缩气体管间通过阀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壳体加工通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腿,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垫腿上;底板的下方设置多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穿过底板通孔的定位支撑柱固定,所述多组定位支撑柱的排列方式与涡轮壳体内部型面对应;涡轮壳体的内部型面的侧壁抵靠在定位支撑柱的侧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殿伟姜坤
申请(专利权)人:凤城市明晓涡轮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