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145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路尽头端止挡车辆的挡车器,由车钩缓冲器,主体架,多组齿形制动器及第三级阻尼器组成,车钩缓冲器安装在主体架的前支腿和后支腿上。齿状制动器的齿状压力块和齿状对称制动片分别紧贴线路的轨面和两侧,分别由调压螺钉和调压螺杆来紧固和调节,第三级阻尼器的结构与单组齿型制动器基本相同,它紧卧在前支腿和后支腿之间的轨面上,整体成鞍马状。该装置作用距离短,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加工和安装。(*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铁路尽头线路上止挡车辆的安全装置。目前,在铁路尽头线上采用的DC-92型挡车器用钢材量大,安装运输不方便。专利号93200360.5的挡车器克服了DC-92型挡车器的缺点,但挡车作用距离要求安装的位置影响站场车辆作业。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止挡车辆作用距离短,不影响车辆作业的,结构简单合理的,成本低、安装方便的挡车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车勾缓冲器,主体架,多组齿状制动器和第三级阻尼器组成本技术。主体架由前支腿、后支腿和十字底板架组成,车勾缓冲器安装在前支腿和后支腿上。齿状制动器由齿状压力块、齿状对称制动片、调压簧片、调压螺钉和调压螺杆组成。齿状压力块的齿面与线路轨轨面紧贴,齿状对称制动片的齿面与线路轨的两侧紧贴,第三级阻尼器的结构与单组齿状制动器相同,紧卧在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的轨面上。整体成鞍马状。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图一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二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三为本技术的齿状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由车勾缓冲器1、主体架2、多组齿状制动器6和第三级阻尼器12组成。车勾缓冲器1紧固在前支腿3和后支腿4上,前支腿3和后支腿4紧固在十字底板架5上组成主体架2。每组对称齿状制动片10的齿面置于线路轨13的两侧,并通过调压螺杆11紧固在线路轨13上,每组对称齿状制动片10与十字底板架5紧固为一体,齿状压力块7置于齿状对称制动片10内,并紧压在线路轨13轨面上,调压簧片8放置在齿状压力块的凹槽内,调压螺钉9通过十字底板架5顶在调压簧片8上。第三级阻尼器12的构成与单组齿状制动器6基本相同,只是独立的紧固在主体架的前支腿3和后支腿4之间的线路轨13上。本技术成本低,加工容易,安装调试方便,止挡车辆作用距离短。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线路尽头端止挡车辆的挡车器,其特征是它由车勾缓冲器、主体架、多组齿状制动器和第三级阻尼器组成。车勾缓冲器紧固在主体架的前支腿和后支腿上,多组齿状制动器紧卧在线路轨上,并与主体架的十字底板架紧固为一体,第三级阻尼器独立的紧卧在前支腿和后支腿之间的轨面上,整体呈鞍马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车器,其特征是其多组齿状制动器和第三级阻尼器由齿状压力块、齿状对称制动片、调压簧片、调压螺钉和调压螺杆组成,调压螺钉通过调压簧片紧压卧在线路轨轨面上的齿状压力块,齿状对称制动片的齿面置于线路轨的两侧,通过调压螺杆紧固在线路轨上。专利摘要一种铁路尽头端止挡车辆的挡车器,由车钩缓冲器,主体架,多组齿形制动器及第三级阻尼器组成,车钩缓冲器安装在主体架的前支腿和后支腿上。齿状制动器的齿状压力块和齿状对称制动片分别紧贴线路的轨面和两侧,分别由调压螺钉和调压螺杆来紧固和调节,第三级阻尼器的结构与单组齿型制动器基本相同,它紧卧在前支腿和后支腿之间的轨面上,整体成鞍马状。该装置作用距离短,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加工和安装。文档编号E01B29/00GK2217033SQ9520703公开日1996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守仁, 刘若生, 李贵生, 栾世源, 贾云明, 马新, 张学永 申请人:北京京铁应用技术工程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线路尽头端止挡车辆的挡车器,其特征是:它由车勾缓冲器、主体架、多组齿状制动器和第三级阻尼器组成。车勾缓冲器紧固在主体架的前支腿和后支腿上,多组齿状制动器紧卧在线路轨上,并与主体架的十字底板架紧固为一体,第三级阻尼器独立的紧卧在前支腿和后支腿之间的轨面上,整体呈鞍马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仁刘若生李贵生栾世源贾云明马新张学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铁应用技术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