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机构及反应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523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气机构及反应腔室,该进气机构用于向反应腔室内输送气体,且包括进气口及气路组件,其中,进气口设置在反应腔室的腔室壁上;气路组件设置在进气口中形成非直线气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进气机构,其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直通孔结构相比,不仅可以在相同气压的条件下,延长输送气体的距离,而且非直线气路可以在电场方向上形成阻挡介质层,从而可以降低气体发生打火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机构及反应腔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进气机构及反应腔室。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加工设备是加工半导体器件的常用设备,如图1所示,为常用的等离子体加工设备的反应腔室的结构图。在反应腔室1内设置有作为射频电极和承载晶片的载体的基座10(例如静电卡盘),用以承载衬底11。在反应腔室1的顶壁上设置有喷嘴12,用以将气体输送至反应腔室1的内部。并且,在反应腔室1的顶壁上方设置有线圈13,其与射频电源14电连接,用以激发反应腔室1内的气体形成等离子体。此外,上述基座10与偏压电源15电连接,用以吸引等离子体朝向衬底11运动。在进行工艺的过程中,由于基座10被加载射频偏压,而喷嘴12及其内部的气体输送管路和与之接触的腔室壁一起接地,这使得在喷嘴12及其内部的气体输送管路与基座10之间形成高电势差,而且,现有的气体输送管路通常采用直通孔的结构,对于加载在基座10上的上千伏高压,现有的气体输送管路输送气体的距离过短,根据典型的气体击穿放电理论,气体输送管路中的气体就有放电打火的风险,一旦发生放电打火,往往会对基座10造成电损伤甚至严重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机构,用于向反应腔室内输送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口及气路组件,其中,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的腔室壁上;所述气路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形成非直线气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机构,用于向反应腔室内输送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口及气路组件,其中,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的腔室壁上;所述气路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形成非直线气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线气路采用单线或多线的立体螺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包括螺旋杆,所述螺旋杆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且在所述螺旋杆与所述进气口之间形成所述非直线气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组件还包括螺旋管,所述螺旋管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螺旋杆设置在所述螺旋管中,且在所述螺旋杆与所述螺旋管之间形成所述非直线气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直线气路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梯形或者矩形。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还包括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嘴和遮挡部,其中,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且位于所述气路组件的内侧,用于将自所述气路组件流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反应腔室的内部;所述遮挡部设置在所述喷嘴的出气端,用以遮挡所述喷嘴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喷嘴本体中的喷嘴气路,其中,所述喷嘴本体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喷嘴气路包括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其中,所述第一气孔的进气端与所述非直线气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成侯文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