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臂扰动杆式独立悬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260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52
一种纵向臂扰动杆式独立悬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的左独立悬架和右独立悬架,左独立悬架通过车架与右独立悬架相连接,左独立悬架/右独立悬架主要由纵向臂、制动器、螺旋弹簧、限位块、减振器和扰动杆组成;纵向臂的后部与制动器装配,前部与车架装配,纵向臂的前部带有橡胶衬套;螺旋弹簧的上端与车身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纵向臂相连接;减振器的上端与车身相连,其下端通过支架与纵向臂相连接;扰动杆布置在制动器轴心的上侧,扰动杆的一端与纵向臂进行装配,另一端与车架或副车架进行装配;限位块装配于车身上,用于限制螺旋弹簧压缩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能够提高乘用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向臂扰动杆式独立悬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尤其是一种纵向臂扰动杆式独立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悬架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架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并不简单,相反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架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目前,在乘用车、小型客车等轴距小于3.8米的机动车辆及挂车的后独立悬架结构中,包括但不仅限于L2-L5、M1、N1、O1以及轴距小于3.8米的专用车、特种车和低速电动车,以上领域道路车辆的后独立悬架多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多连杆独立悬架、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等,其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车辆在行驶中存在着轮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向臂扰动杆式独立悬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的左独立悬架和右独立悬架,所述的左独立悬架通过车架(7)与右独立悬架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左独立悬架/右独立悬架主要由纵向臂(1)、制动器(2)、螺旋弹簧(3)、限位块(4)、减振器(5)和扰动杆(6)组成;纵向臂(1)的后部与制动器(2)装配,前部与车架(7)装配,纵向臂(1)的前部带有橡胶衬套;螺旋弹簧(3)的上端与车身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纵向臂(1)相连接;减振器(5)的上端与车身相连,其下端通过支架与纵向臂(1)相连接;扰动杆(6)布置在制动器(2)轴心的上侧,扰动杆(6)的一端与纵向臂(1)进行铰接,另一端与车架(7)进行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臂扰动杆式独立悬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的左独立悬架和右独立悬架,所述的左独立悬架通过车架(7)与右独立悬架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左独立悬架/右独立悬架主要由纵向臂(1)、制动器(2)、螺旋弹簧(3)、限位块(4)、减振器(5)和扰动杆(6)组成;纵向臂(1)的后部与制动器(2)装配,前部与车架(7)装配,纵向臂(1)的前部带有橡胶衬套;螺旋弹簧(3)的上端与车身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纵向臂(1)相连接;减振器(5)的上端与车身相连,其下端通过支架与纵向臂(1)相连接;扰动杆(6)布置在制动器(2)轴心的上侧,扰动杆(6)的一端与纵向臂(1)进行铰接,另一端与车架(7)进行装配;限位块(4)装配于车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向臂扰动杆式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纵向臂(1)包括第一橡胶衬套(12)、第二橡胶衬套(13)和三角式纵臂主体(11),第一橡胶衬套(12)刚性连接在三角式纵臂主体(11)的一端部,并与车身铰接;第二橡胶衬套(13)刚性连接在三角式纵臂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保增张任吴泉龙成海阔郝朝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美尚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