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200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包括工控局域网、电气控制柜、PLC模块、触控主机、电气总线模块、通讯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辅助建模单元、3D扫描单元、数控编程单元、机器人本体、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执行单元、位置检测单元、工件输入模块、工件输出模块、气动箱、打磨模块、砂带机、抛光机、除尘机、铣削刀具、磨销刀具和去毛刺刀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器人打磨系统设有砂带机和抛光机,并且配有多种类型的刀具,从而实现对相机外壳的自动去毛刺、打磨、抛光过程,在抛光打磨过程中,逻辑控制模块能够计算磨料消耗的微量变化,并自动进行补偿,能够有效保证工件抛光、打磨品质的一致性。

A robot grinding system for camera c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bot camera housing grind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industrial control local area network, an electric control cabinet, a PLC module, a touch control host, an electric bus module,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 logic control module, an auxiliary modeling unit, a 3D scanning unit, a numerical control programming unit, a robot body, a control unit, a driving unit, and a holding unit. Row unit, position detection unit, workpiece input module, workpiece output module, pneumatic box, grinding module, abrasive belt machine, polishing machine, dust remover, milling tool, grinding tool and deburring too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robot grind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n abrasive belt machine and a polishing machine, and is equipped with various types of cutters, thereby realizing the automatic deburring, grinding and polishing process of the camera shell, and the logic control module can calculate the micro-change of the abrasive consumption in the polishing and polishing process. And automatic compensation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workpiece polishing and grind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磨系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属于相机生产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在相机制造行业,相机外壳的抛光打磨是最基础的一道工序,以往的打磨技术大多依靠人力手持机器进行打磨,打磨速度较慢,效果较差,而使用打磨机器人能够大大提高产品品质,抛光打磨颜色更均匀,因此,打磨抛光机器人受到制造企业的广泛应用。当前的打磨系统存在着功能较为单一,控制能力不足,在打磨过程中会出现偏差,上下料的速度较慢,自动化程度不足,定位不够精准等缺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包括工控局域网、电气控制柜、通讯模块、逻辑控制模块、机器人本体、打磨模块,且工控局域网连接电气控制柜;所述电气控制柜设有PLC模块、触控主机和电气总线模块,且电气控制柜连接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接逻辑控制模块,且逻辑控制模块内部设有辅助建模单元、3D扫描单元和数控编程单元;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机器人本体,且机器人本体内部设有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执行单元和位置检测单元;所述机器人本体外部连接工件输入模块和工件输出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气动箱,且气动箱连接打磨模块;所述打磨模块内部设有砂带机、抛光机和除尘机,且打磨模块连接铣削刀具、磨削刀具和去毛刺刀具。优选的,所述气动箱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之间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以及所述位置检测单元之间单向连接成一个闭环结构。优选的,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设有若干个,且位置检测单元与打磨模块、工件输入模块以及工件输出模块之间为无线传输连接。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之间双向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机器人打磨系统设有砂带机和抛光机,并且配有多种类型的刀具,从而实现对相机外壳的自动去毛刺、打磨、抛光以及灰尘处理过程,在抛光打磨过程中,逻辑控制模块能够计算磨料消耗的微量变化,并自动进行补偿,能够有效保证工件抛光、打磨品质的一致性;系统内置有辅助建模软件、3D扫描器、数控编程器多种标准工具,能够实现工件完全的机器人自动化柔性精密打磨加工;通过机器人本体内置的多种动作单元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有位置检测单元能够迅速对工件进行抓取定位检测,从而缩短上下料速度,提高效率,保证工件品质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连接示意图。图中:1、工控局域网,2、电气控制柜,21、PLC模块,22、触控主机,23、电气总线模块,3、通讯模块,4、逻辑控制模块,41、辅助建模单元,42、3D扫描单元,43、数控编程单元,5、机器人本体,51、控制单元,52、驱动单元,53、执行单元,54、位置检测单元,6、工件输入模块,7、工件输出模块,8、气动箱,9、打磨模块,91、砂带机,92、抛光机,93、除尘机,94、铣削刀具,95、磨销刀具,96、去毛刺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包括工控局域网1、电气控制柜2、通讯模块3、逻辑控制模块4、机器人本体5、打磨模块9,且工控局域网1连接电气控制柜2;所述电气控制柜2设有PLC模块21、触控主机22和电气总线模块23,且电气控制柜2连接通讯模块3;所述通讯模块3连接逻辑控制模块4,且逻辑控制模块4内部设有辅助建模单元41、3D扫描单元42和数控编程单元43;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连接机器人本体5,且机器人本体5内部设有控制单元51、驱动单元52、执行单元53和位置检测单元54;所述机器人本体5外部连接工件输入模块6和工件输出模块7;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连接气动箱8,且气动箱8连接打磨模块9;所述打磨模块9内部设有砂带机91、抛光机92和除尘机93,且打磨模块9连接铣削刀具94、磨削刀具95和去毛刺刀具9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气动箱8与所述机器人本体5内部之间相互连通,实现气动作业更为环保卫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控制单元51、所述驱动单元52、所述执行单元53以及所述位置检测单元54之间单向连接成一个闭环结构,使得机器人工作更为可靠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位置检测单元54设有若干个,且位置检测单元54与打磨模块9、工件输入模块6以及工件输出模块7之间为无线传输连接,使得工件的抓取、放置更为准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机器人本体5与所述通信模块3、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之间双向连接,实现信息传输机器人动作。本技术在使用时,在工作时,通过电气控制柜2对各个运行设备进行设定控制,当相机外壳由工件输入模块6输送来时,机器人本体5在控制单元51、驱动单元52和执行单元53的作用下转动至工件上方,并且在位置检测单元54、逻辑控制模块4的作用下完成精准抓取动作,抓取完成后,机器人转向打磨模块9,将外壳放入打磨平台上,通过砂带机91、抛光机92以及各个刀具的作用下完成对外壳的去毛刺、打磨、抛光,抛光完成后机器人再次抓取工件将其放置在工件输出模块7内,整个过程由气动箱8提供动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包括工控局域网(1)、电气控制柜(2)、通讯模块(3)、逻辑控制模块(4)、机器人本体(5)、打磨模块(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局域网(1)连接电气控制柜(2);所述电气控制柜(2)设有PLC模块(21)、触控主机(22)和电气总线模块(23),且电气控制柜(2)连接通讯模块(3);所述通讯模块(3)连接逻辑控制模块(4),且逻辑控制模块(4)内部设有辅助建模单元(41)、3D扫描单元(42)和数控编程单元(43);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连接机器人本体(5),且机器人本体(5)内部设有控制单元(51)、驱动单元(52)、执行单元(53)和位置检测单元(54);所述机器人本体(5)外部连接工件输入模块(6)和工件输出模块(7);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连接气动箱(8),且气动箱(8)连接打磨模块(9);所述打磨模块(9)内部设有砂带机(91)、抛光机(92)和除尘机(93),且打磨模块(9)连接铣削刀具(94)、磨削刀具(95)和去毛刺刀具(9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相机壳打磨系统,包括工控局域网(1)、电气控制柜(2)、通讯模块(3)、逻辑控制模块(4)、机器人本体(5)、打磨模块(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局域网(1)连接电气控制柜(2);所述电气控制柜(2)设有PLC模块(21)、触控主机(22)和电气总线模块(23),且电气控制柜(2)连接通讯模块(3);所述通讯模块(3)连接逻辑控制模块(4),且逻辑控制模块(4)内部设有辅助建模单元(41)、3D扫描单元(42)和数控编程单元(43);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连接机器人本体(5),且机器人本体(5)内部设有控制单元(51)、驱动单元(52)、执行单元(53)和位置检测单元(54);所述机器人本体(5)外部连接工件输入模块(6)和工件输出模块(7);所述逻辑控制模块(4)连接气动箱(8),且气动箱(8)连接打磨模块(9);所述打磨模块(9)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拓野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