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生专利>正文

双轨头钢轨及其构成的双轨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29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轨头钢轨及其构成的双轨轨道,其中双轨头钢轨由两个轨腰、两个轨头、两个轨底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轨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与各自相应的一个轨头、一个轨底相连接,两个轨腰在两个轨头的下方相连接,两个轨头之间有凹槽,两个轨底之间有凸沟,其截面呈H形;其中双轨头钢轨构成的双轨轨道由双轨头钢轨、弹性扣件、轨枕、道床组成,其特征在于:两条双轨头钢轨由弹性扣件固定在多条轨枕的上方,轨枕均匀排列并固定在道床的上方;其优点在于:能够给列车动轮和非动轮分别提供轨面,使列车动轮和非动轮可以根据各自需要的轮轨粘着系数分别使用粗糙度不同的轨面或车轮踏面,为通过增加动轮粘着牵引力和降低非动轮受到的阻力以达到提高列车能源利用率提供必要的有利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轨头钢轨及其构成的双轨轨道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轨头钢轨及其构成的双轨轨道,是轨道交通的设备和设施, 属于交通运输
技术背景 轨道交通是现代较为先进的交通方式,而轨道又是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装备 之一,也是行车的基础,它的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平稳安全运行,承受列车车轮传来的荷 载,并把它传给路基或桥隧等建筑物。现有的轨道交通大多数是使用双轨轨道,这种双轨 轨道由钢轨、弹性扣件、轨枕、道床组成,其特征是两条保持规定轨距的钢轨由弹性扣 件固定在多条轨枕的上方,轨枕均匀排列并固定在道床的上方。为了使两条轨道能够相互 连接和相互跨越,上述双轨轨道还设置有转辙器和辙叉。在上述轨道中直接与列车车轮接 触并承受列车车轮纵向和横向运动的是两条钢轨,这种钢轨由一个轨腰分别与其上方和下 方的轨头、轨底相连接而成,其截面呈工字形。由于这种钢轨只有一个轨面(顶面),不能 给列车动轮和非动轮分别提供轨面,使列车动轮和非动轮只能共用同样粗糙度的轨面,造成增加动轮轮轨间粘着系数与降低非动轮轮轨间粘着系数的相互对立,导致提高列车动轮 .粘着牵引力与降低非动轮受到的阻力成为矛盾。而提高列车动轮的粘着牵引力及降低列车非动轮受到的阻力是提高列车能源利用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列车运行中,动轮需 要较高粗糙度的轨面以提高轮轨间粘着系数从而提高其粘着牵引力,而非动轮需要粗糙度 较低的轨面以降低其受到的阻力,但是在动轮和非动轮都行驶在同一个轨面的情况下,如 果为提高动轮的粘着牵引力而提供较高粗糙度的轨面,必然使非动轮受到的阻力增加,从 而抵消甚至超过动轮增加的粘着牵引力;同样,若为降低非动轮受到的阻力而提供较低粗 糙度以及有润滑剂的轨面,但非常润滑的轨面必然降低动轮的粘着牵引力,甚至使动轮发 生空转现象。而且,由于动轮和非动轮都行驶在同一个轨面,为满足非动轮对轨面的要求, 动轮也采用和非动轮相同的光滑的踏面,因为较粗糙的动轮踏面会对轨面造成破坏,使轨 面变得粗糙而增加非动轮受到的阻力,但光滑的踏面与动轮需要较高粘着牵引力的要求相 对立。还有,列车行驶在上述双轨轨道时,非动轮轮轨间的摩擦都是处于干摩擦状态,不 但增加-非动轮受到的阻力,也会使轮轨间的磨耗加剧,直接提高了轮轨的养护成本。综上 所述,就列车车轮与钢轨轨面的轮轨关系而言,现有的由截面呈工字形钢轨构成的双轨轨 道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由截面呈工字形钢轨构成的双轨轨道 不能为列车的动轮和非动轮分别提供轨面的缺点,提供一种双轨头钢轨及其构成的双轨轨道,使列车动轮和非动轮不用共用一个轨面,从而消除提高列车动轮粘着牵引与降低非动 轮受到的阻力之间存在的矛盾。为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说的双轨头钢轨由两个轨头、两个轨 腰、两个轨底组成,其特征是两个轨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与各自相应的一个轨头、 一个 轨底相连接,两个轨腰在轨头的下方相连接,两个轨头之间有凹槽,两个轨底之间有凸沟, 其截面呈H形;所说的双轨头钢轨构成的双轨轨道由道床、轨枕、双轨头钢轨、弹性扣件 组成,其特征是两条保持规定轨距的双轨头钢轨由弹性扣件固定在多条轨枕上,轨枕均 匀排列并固定在道床上方。本专利技术还对所说的双轨头钢轨构成的双轨轨道中的转辙器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所说的 转辙器是指能够引导列车沿直线方向或侧线方向行驶的设备,主要由直线连接轨、侧线连 接轨、滑床板、导向轨、导向槽、双作用推力油缸、定位板、行程开关组成,其特征是 直线连接轨和侧线连接轨由轨撑、连杆及联结零件固定在滑床板上,直线连接轨和侧线连 接轨之间前端平直,其余部分呈契形,滑床板平铺在轨枕上方,滑床板下方固定有多条导 向轨,导向轨设置在固定于道床上的导向槽中,导向轨的一端与双作用推力油缸的输出端 连接,多个定位板分两组分别固定在滑床板两侧的轨枕或道床的上方。当双作用推力油缸 输出动力时,其输出端通过导向轨推动滑床板沿导向槽在轨枕上方运动,当滑床板触动固 定在定位板中的行程开关后,双作用推力油缸停止运动并将滑床板固定,使滑床板上的直 线连接轨与直线轨或侧线连接轨与侧线轨处于连接状态,引导列车向前或向侧运动。本专利技术还对所说的双轨头钢轨构成的双轨轨道中的辙叉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所说的辙 叉是指能够引导列车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有两种结构,当两条互相跨越 的钢轨形成的角度较小时,所说的辙叉与上述的转辙器结构基本相同,当两条互相跨越的 钢轨形成的角度较大时,所说的辙叉由连接轨、大齿轮、小齿轮、齿轮轴、轴套、垫板、 支乘台、套筒、导向槽、导向轨、齿条、双作用推力油缸、行程开关组成,其特征是连 接轨由轨撑及联结零件固定在圆形垫板的上方,垫板固定在大齿轮的上方,连接轨的两端 伸出大齿轮,大齿轮的下方紧贴在支乘台的上方,支乘台内有多块加强板,套筒紧贴地套 在支乘台的外面,其上端焊接在大齿轮的下方,小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上端,齿轮轴插在 轴套中,小齿轮分别与大齿轮和齿条啮合,齿条的一端与双作用推力油缸的输出端相连接, 齿条的下方固定有导向轨,导向轨设置在导向槽中,两个行程开关分开固定在导向槽中,支乘台、轴套、导向槽分别固定在道床上,当双作用推力由缸输出动力时,其输出端推动 齿条通过导向轨沿导向槽运动,齿条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并使套筒围绕支乘台外面以两 条相互跨越的固定轨的交叉中心点A为圆心转动,连接轨同吋也以A为圆心转动,当连接 轨的两端与两条互相跨越的固定轨中的其中一条处于连接状态时,齿条触动行程开关,双 作用推力油缸停止运动并将连接轨固定,引导列车车轮跨越另一条处于非连接状态的固定 轨。本专利技术还对两条所说双轨头钢轨的纵向连接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多条螺栓分别穿过两 块夹板、两条轨腰和设置在两条轨腰之间的支撑件,螺栓的两端由螺母固定。在本专利技术所说的双轨头钢轨构成的双轨轨道中,轨面的分配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是将 位于轨道外侧的两个轨面提供给动轮行驶,位于轨道内恻的两个轨面提供给非动轮行驶, 如果非动轮行驶轨面的轨距采用原有轨道的轨距,则有利于与原有轨道衔接;二是将轨道 中一条钢轨的外侧轨面及另一条钢轨的内侧轨面提供给动轮行驶,其他两条轨面提供给非 动轮行驶,动轮行驶轨面的轨距与非动轮行驶轨面的轨距相同,此轨距若采用原有轨道的 轨距,有利于与原有轨道衔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给列车的动轮及非动轮分别提供轨面,使列车的动轮和非动轮 可以根据各自需要的轮轨间粘着系数而使用不同粗糙度的轨面与车轮踏面,为通过提高列 车动轮的粘着牵引力和降低列车非动轮受到的阻力以达到大幅提高列车能源利用率提供必 要的有利的条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还在于能够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双轨轨道交通中,既可以作为局部或区 域轨道交通中的轨道,也可以通过更换机车的方式与原有的轨道进行衔接。为进一步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以列车的基本阻力构成为例,当列车在时速为100公 里时,列车的轴颈摩擦和车轮滚动阻力占列车总基本阻力的30%,滑动摩擦、冲击和振动 所产生的阻力占列车总基本阻力的30》,上述阻力除轴颈摩擦阻力外,其他的阻力的产生 都与非动轮的轮轨摩擦是干摩擦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轨头钢轨构 成的双轨轨道的前提下,就可以利用喷油装置对非动轮行驶的轨面(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轨头钢轨,由两个轨要、两个轨头、两个轨底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轨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与各自相应的一个轨头、一个轨底相连接,两个轨腰在两个轨头的下方相连接,两个轨头之间有凹槽,两个轨底之间有凸沟,其截面呈H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