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86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反射板;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面贴合,反射板上方依次层叠有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且每层部件的面积均比其相邻上方的部件面积大,反射板上还设有限位包边板,限位包边板下端部分位于反射板开设的通槽内,且限位包边板也为阶梯状结构且分别与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的侧壁及上表面紧紧贴合,限位包边板与所述反射板上表面贴合的部分与所述反射板之间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通过多个设置在背光模组侧壁上的限位包边板的相互配合对其中各个板件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它们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提高背光模组光源的均匀性,从而提升液晶屏幕的成像效果。

A ladder shaped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miting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pped backlight module with a limiting component, including a light source, a light guide plate and a reflecting plate; a light source is bonded to the light inlet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a light guide plate, a diffuser and a prism are successively stacked above the reflecting plate, and the area of each component layer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adjacent upper part, and the reflecting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reflecting 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limited edge cladding plate is located in a slot opened by the reflecting plate, and the limited edge cladding plate is also a ladder-shaped structure and is respectively tightly bonded with the side wall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diffuser, the prism plate, and passes through the pin shaft between the limited edge cladding plat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reflecting plate. Removable connec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plates and improve the uniformity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source, the LCD screen's imaging effect is improved by the coordination of several limit cladding plate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件之一,其功能是为液晶屏幕提供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等组成,其按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分为侧光式与直下式。在现有的背光模组中,其内部光学膜片的位置并未与其它组件相对固定,因此常常会发生内部光学膜片与导光板或与其它光学膜片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二者长时间摩擦后易产生粉末或划痕,影响背光模组提供光源的均匀性,从而降低液晶屏幕的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可以很好的将背光模组中各层的部件仅仅的固定在一起,使其不发生相对滑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反射板;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贴合,所述反射板上方依次层叠有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且每层部件的面积均比其相邻上方的部件面积大,如此所述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形成阶梯式结构,所述反射板上还设有限位包边板,所述限位包边板下端部分位于所述反射板开设的通槽内,且所述限位包边板也为阶梯状结构且分别与所述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的侧壁及上表面紧紧贴合,所述限位包边板与所述反射板上表面贴合的部分与所述反射板之间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射板的四周侧壁上均设有两个限位包边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射板两两平行的对边上设置的限位包边板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包边板内壁上与所述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接触的部位设有防滑胶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包边限位板的上端顶部的截面呈三角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通过多个设置在背光模组侧壁上的限位包边板的相互配合对其中各个板件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它们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提高背光模组光源的均匀性,从而提升液晶屏幕的成像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1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各构件为:1-光源,2-导光板,3-反射板,4-扩散片,5-棱镜片,6-限位包边板,7-通槽,8-防滑胶垫,9-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所述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导光板2、反射板3;所述光源1与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面贴合,所述反射板3上方依次层叠有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且每层部件的面积均比其相邻上方的部件面积大,即反射板的面积比堆放在其上方的导光板大、导光板的面积比堆放在其上的扩散片大、扩散片的面积比堆放在其上的棱镜片大,这样每个部件的表面面积逐层减少形成阶梯式结构,所述反射板3上还设有限位包边板6,所述限位包边板6下端部分位于所述反射板3开设的通槽7内,且所述限位包边板6也为阶梯状结构且分别与所述的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的侧壁及上表面紧紧贴合,所述限位包边板6与所述反射板3上表面贴合的部分与所述反射板3之间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背光模组的每个侧壁处均设有两个限位包边板6,而且相对侧壁上的限位包边板6相互对称分布,这样两两相对的阶梯式的限位包边板6对背光模组的各个板式部件进行限位锁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其发生相对运动。另外在限位包边板6的内壁上设有多段的防滑胶垫,避免限位包边板6与背光模组各构件之间发生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包边限位板6的上端顶部的截面呈三角形。由于包边限位板6的上端顶部为自由端,为了避免有外力对其端面作用,将其设置成有倾斜的三角形,这样即使有横向作用力也不会将限位包边板掀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通过多个设置在背光模组侧壁上的限位包边板的相互配合对其中各个板件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它们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提高背光模组光源的均匀性,从而提升液晶屏幕的成像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导光板(2)、反射板(3);所述光源(1)与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面贴合,所述反射板(3)上方依次层叠有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且每层部件的面积均比其相邻上方的部件面积大,如此所述反射板(3)、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形成阶梯式结构,所述反射板(3)上还设有限位包边板(6),所述限位包边板(6)下端部分位于所述反射板(3)开设的通槽(7)内,且所述限位包边板(6)也为阶梯状结构且分别与所述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的侧壁及上表面紧紧贴合,所述限位包边板(6)与所述反射板(3)上表面贴合的部分与所述反射板(3)之间通过销轴(9)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限位组件的阶梯状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导光板(2)、反射板(3);所述光源(1)与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面贴合,所述反射板(3)上方依次层叠有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且每层部件的面积均比其相邻上方的部件面积大,如此所述反射板(3)、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形成阶梯式结构,所述反射板(3)上还设有限位包边板(6),所述限位包边板(6)下端部分位于所述反射板(3)开设的通槽(7)内,且所述限位包边板(6)也为阶梯状结构且分别与所述导光板(2)、扩散片(4)、棱镜片(5)的侧壁及上表面紧紧贴合,所述限位包边板(6)与所述反射板(3)上表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圣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