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893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涉及反应釜设备领域,旨在解决方便清理釜体内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釜体的内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上端部的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传动装置和与传动装置连接的清洁轴;所述清洁轴内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清洁轴的侧壁垂直设置有若干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开设有与水流通道连通的流水腔;所述连接管远离清洁轴的端部设置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流水腔连通的流水孔;所述清洁板上设置有若干刷板;所述清洁轴的上端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清洁轴之间设置有旋转接头,从而达到了方便清理釜体内壁的效果。

A reaction vessel with clea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with a cleaning device,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reaction kettle equipment,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nvenient cleaning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kettl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the inner part of the kettle body is detachable and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device. The clean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ing frame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kettle body and a fixing frame arranged at the solid end.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on the fixed frame and the cleaning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re provided with a water flow passage in the cleaning shaft,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leaning shaft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connecting pipes, the connecting pipes are penetrated by a water flow cavity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flow passage, and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way from the clean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plate and the cleaning plate. The cleaning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water holes connected with the flowing cavity; the cleaning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brush plates; the upper end of the clean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a rotary joi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cleaning shaft, thereby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convenient clean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7241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搅拌器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体,夹套,转动轴,出料口,折流板,釜盖,加料口和电机。反应釜体分为上反应釜体与下反应釜体两个部分,釜盖位于上反应釜体上方,上反应釜体与下反应釜体连接并且密封,折流板位于反应釜体的内壁,通过固定连接件与反应釜体连为一体。夹套位于反应釜的外部,转动轴安装于上反应釜体中心部位,其上端与电机相连接,下端伸到下反应釜体中连接下搅拌器;进料口位于上反应釜体的上端,出料口位于下反应釜体的下端,加料口位于釜盖的上部。但是,转动轴在搅拌时搅拌器和釜体内壁之间存在距离,釜体内的水性环氧底漆会部分粘附在釜体的内壁上。从而导致搅拌器有一些无法清理到的死角,使得粘附在釜体内壁上的水性环氧底漆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其具有方便清理釜体内壁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上端部的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传动装置和与传动装置连接的清洁轴;所述清洁轴内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清洁轴的侧壁垂直设置有若干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贯穿开设有与水流通道连通的流水腔;所述连接管远离清洁轴的端部设置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流水腔连通的流水孔;所述清洁板上设置有若干刷板;所述清洁轴的上端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清洁轴之间设置有旋转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反应釜内部的水性环氧底漆反应结束后,将釜盖与釜体分离,然后将固定架放置在釜体的上方。设置在固定架上方的传动装置带动清洁轴和连接管转动,从而对釜体的内壁进行清理。与清洁轴上端部连接的进水管内通有高压水,高压水经水流通道进入开设在连接管内的流水腔内部,然后从流水孔内部喷射到釜体的内壁上,同时固定在清洁板上的刷板对釜体的内部进行清理。利用高压水和刷板的配合实现对釜体内壁进行清理,从而方便了釜体内壁的清理,同时提高了釜体清洁的效果。在清洁轴和进水管之间设置旋转接头使得清洁轴的旋转不会影响进水管的正常进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和与主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清洁轴的外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动齿轮旋转时,通过齿轮的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因为从动齿轮套设在清洁轴的外壁上,且与清洁轴的外壁过盈配合,所以当从动齿轮旋转时会带动与其固定的清洁轴旋转,从而实现对釜体内壁的清理。利用齿轮的啮合带动清洁轴转动,使得清洁轴的运动状态更加平稳,提高了对釜体内壁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储物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性环氧底漆在正常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将清洁轴、连接管和清洁板等零部件放置在储物腔内部,方便收纳和使用;同时减少了清洁装置占据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面设置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内侧壁和釜体的外壁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架的下端部设置有与釜体外壁接触的围板,通过围板和釜体的接触从而加强了固定架和釜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清洁过程中减少了放置在釜体上方的固定架位置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面设置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可以减少固定架和釜体之间的刚性接触,从而减少了放置固定架时对釜体的损伤,对釜体和固定架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轴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釜体的内壁清洁结束后,将清洁装置从釜体内部取出时,需要将清洁轴和连接管都放入储物腔内部。将清洁轴和连接管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将清洁轴和连接管分离,从而方便将清洁轴和连接管放入储物腔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轴的下端部设置有刷块,所述刷块远离清洁轴的端面设置有刷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轴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放置在其下端部的刷块运动,设置在刷块上的刷毛会对釜体的内底壁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清洁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刷块设置成圆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刷块设置成圆台型可以增加其下端面的面积,从而增加了固定在刷块下方的刷毛和釜体底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清洁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固定架、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清洁轴、连接管和刷板,旋转轴转动时带动刷板对釜体的内侧壁进行清理;2、通过设置清洁轴、刷块和刷毛,旋转轴转动时带动刷毛对釜体的内底壁进行清理;3、通过设置进水管、旋转接头、水流通道、流水腔和流水孔,利用高压水对釜体的内侧壁进行喷射,提高了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的整体示意图一,用于展示清洁装置安装前的状态;图2为为实施例中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的剖视图一,用于展示清洁装置安装前的状态;图3为实施例中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的整体示意图二,用于展示清洁装置安装后的状态;图4为实施例中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的剖视图二,用于展示清洁装置安装后的状态;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中清洁装置的部分剖视图。图中:1、釜体;11、底座;12、旋转轴;13、进料管;14、出料管;2、釜盖;21、支撑架;22、第一减速电机;3、固定架;31、围板;32、缓冲垫;33、储物腔;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43、第二减速电机;5、清洁轴;51、加强环;52、水流通道;6、进水管;61、旋转接头;7、连接管;71、流水腔;72、清洁板;721、刷板;722、流水孔;8、刷块;81、刷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参照图1,其包括釜体1和设置在釜体1上方的釜盖2。釜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釜体1的底座11。参照图2,釜体1的内部插设有旋转轴12,釜盖2上设置有与旋转轴12固定连接的第一减速电机22。第一减速电机22和釜盖2之间焊接固定有支撑架21。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旋转轴12转动,从而不断搅拌放置在釜体1内部的水性环氧底漆,使其能充分反应。参照图2,釜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料管13,其下端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料管14。参照图3,当水性环氧底漆反应结束后,将釜盖2(参照图2)和旋转轴12(参照图2)与釜体1分离,釜体1上能够放置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放置在釜体1上端部的固定架3,固定架3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放置清洁装置的储物腔33。参照图4,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储物腔33内部的传动装置和与传动装置连接的清洁轴5。传动装置包括与固定架3连接的第二减速电机43、与第二减速电机43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41和与主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内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1)上端部的固定架(3)、设置在固定架(3)上的传动装置和与传动装置连接的清洁轴(5);所述清洁轴(5)内开设有水流通道(52),所述清洁轴(5)的侧壁垂直设置有若干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贯穿开设有与水流通道(52)连通的流水腔(71);所述连接管(7)远离清洁轴(5)的端部设置有清洁板(72),所述清洁板(72)上开设有若干与流水腔(71)连通的流水孔(722);所述清洁板(72)上设置有若干刷板(721);所述清洁轴(5)的上端部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和清洁轴(5)之间设置有旋转接头(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内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1)上端部的固定架(3)、设置在固定架(3)上的传动装置和与传动装置连接的清洁轴(5);所述清洁轴(5)内开设有水流通道(52),所述清洁轴(5)的侧壁垂直设置有若干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贯穿开设有与水流通道(52)连通的流水腔(71);所述连接管(7)远离清洁轴(5)的端部设置有清洁板(72),所述清洁板(72)上开设有若干与流水腔(71)连通的流水孔(722);所述清洁板(72)上设置有若干刷板(721);所述清洁轴(5)的上端部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和清洁轴(5)之间设置有旋转接头(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清洁装置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41)和与主动齿轮(41)配合的从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林生陈增红宋康群王坚黎小芬倪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华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