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814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换挡主体,贯穿所述换挡主体转动设有换挡球销,所述换挡主体上跨设有换挡臂,所述换挡臂朝向所述换挡主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换挡滚轮,所述换挡主体顶端设有与所述换挡滚轮配合使用的档位锁定装置,所述换挡主体上位于所述换挡臂的两侧相对设有选档防摩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选档防摩擦装置后,使换挡臂前后两端与换挡主体形成线接触,而档位锁定装置与换挡滚轮在换挡选档过程中也形成线接触,有效地减少了换挡主体与换挡臂之间的摩擦,换挡选档操作灵活省力,零部件磨损小,使用安全稳定。

Vehicle speed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variable speed contro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fixed with a shift main body, a shift ball pin rotated through the shift main body, a shift arm spanned over the shift main body, and at least one shift roller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hift main body towards the shift main body. The top of the shifting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locking devic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hifting roller, and the gear shifting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selecting anti-friction device on both sides of the shifting arm; the gear shifting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selecting anti-friction device; after the gear selecting anti-fri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shifting arm are in line contact with the gear shifting main body, while the gear lock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position locking device Line contact with gear shifting roller is also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gear shifting,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friction between gear shifting main body and gear shifting arm, flexible and labor-saving gear shifting operation, small wear of parts, safe and stabl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变速操纵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变速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变速操纵装置。
技术介绍
变速器的档位分为空档、前进档与倒档。在前进档中又分为低速档、中速档与高速档。变速杆位于中间位置时为空档,它的上方是3档;下方是4档,把变速杆向左移到底,上方是1档;下方是2档,把变速杆向右移到底,上方是5档,下方是倒档,用“R”表示,变速器排列顺序是1、3、5、2、4、R。变速器在改变档位时,是通过变速杆和变速操纵结构的配合,改变变速器中齿轮的啮合状态来实现的。但传统结构中使用的变速操纵结构在操纵时摩擦力大,其使用初期换挡、选档费力,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相关接触部件磨损严重,档位锁定的稳定性降低,因此有必要对变速操纵结构进行改进,以消除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擦力小,操纵省力,使用稳定的车辆变速操纵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换挡主体,贯穿所述换挡主体转动设有换挡球销,所述换挡主体上跨设有换挡臂,所述换挡臂朝向所述换挡主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换挡滚轮,所述换挡主体顶端设有与所述换挡滚轮配合使用的档位锁定装置,所述换挡主体上位于所述换挡臂的两侧相对设有选档防摩擦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档位锁定装置包括在所述换挡主体上沿前后换档方向呈弧形设置的档位锁定凸起,所述档位锁定凸起的顶面自中间向左右选档方向渐低弧形平滑过渡设置,所述档位锁定凸起的顶面布置有至少两个锁定区间隔棱。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选档防摩擦装置包括限位转动安装在所述换挡主体内的滚柱,所述滚柱表面突出所述换挡主体表面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挡主体的顶端设有操作凹口,所述档位锁定装置设于所述操作凹口内,所述滚柱在所述操作凹口的侧壁上相对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凹口同一侧壁上的所述滚柱至少设置为一个。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挡滚轮设置为圆柱形轮体或由中间向两端轮径渐大的轮体。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换挡臂内位于所述换挡滚轮的上方设有压紧柱,所述压紧柱顶端与所述换挡臂之间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柱底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换挡滚轮的轮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换挡主体,贯穿所述换挡主体转动设有换挡球销,所述换挡主体上跨设有换挡臂,所述换挡臂朝向所述换挡主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换挡滚轮,所述换挡主体顶端设有与所述换挡滚轮配合使用的档位锁定装置,所述换挡主体上位于所述换挡臂的两侧相对设有选档防摩擦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选档防摩擦装置后,使换挡臂前后两端与换挡主体形成线接触,而档位锁定装置与换挡滚轮在换挡选档过程中也形成线接触,有效地减少了换挡主体与换挡臂之间的摩擦,换挡选档操作灵活省力,零部件磨损小,使用安全稳定。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底座及其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压紧柱及其相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换挡主体;3-换挡球销;4-换挡臂;5-操纵杆;6-换挡滚轮;7-档位锁定凸起;8-锁定区间隔棱;9-滚柱;10-压紧柱;11-轮轴;12-转轴;13-角形臂;14-回位弹簧;15-压紧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用于将整个操纵装置安装固定到车辆的驾驶室内,还可以在所述底座1上连接设置防尘罩辅助等部件。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换挡主体2,贯穿所述换挡主体2转动设有换挡球销3,所述换挡主体2上跨设有换挡臂4,所述换挡臂4两侧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换挡球销3的两端,所述换挡臂4设置为倒置U形结构,所述换挡臂4顶端安装有向上延伸的操纵杆5,所述换挡臂4朝向所述换挡主体2的一端设有换挡滚轮6,所述换挡主体2顶端设有与所述换挡滚轮6配合使用的档位锁定装置,通过所述操纵杆5可以改变所述换挡滚轮6在所述档位锁定装置内的位置,通过将所述换挡滚轮6限定在所述档位锁定装置不同的锁定区内,实现档位的选择和更换。具体地,所述档位锁定装置包括在所述换挡主体2上沿所述操纵杆5的前后换挡方向呈弧形设置的档位锁定凸起7,所述档位锁定凸起7的顶面自中间向所述操纵杆5的左右选档方向渐低弧形平滑过渡设置,所述档位锁定凸起7的顶面布置有至少两个锁定区间隔棱8,相邻的两所述锁定区间隔棱8之间形成有档位锁定区。所述锁定区间隔棱8的设置,实现档位的选择和限位。由于所述档位锁定凸起7的弧形设置,以及其中间高两侧低的设置形式,使其与所述换挡滚轮6接触时形成点接触,减小了对所述换挡滚轮6的摩擦损耗。本实施例的所述换挡滚轮6设置为圆柱形轮体或由中间向两端轮径渐大的轮体。所述换挡主体2上位于所述换挡臂4的两侧相对设有选档防摩擦装置,所述选档防摩擦装置包括限位转动安装在所述换挡主体2内的滚柱9,所述滚柱9表面突出所述换挡主体2表面设置。所述换挡主体2的顶端设有操作凹口,所述档位锁定装置设于所述操作凹口内,所述滚柱9在所述操作凹口的侧壁上相对设置。当将所述操纵杆5向左或向右推动时,所述换挡滚轮6或所述换挡臂4与所述滚柱9接触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滚柱9产生滚动,且与所述换挡滚轮6或所述换挡臂4形成线接触,摩擦面大大减小,避免了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所述操作凹口同一侧壁上的所述滚柱9至少设置为一个,所述换挡滚轮6也至少设置为一个,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操作凹口的大小,所述滚柱9设置为两至三个。本实施例也可以在所述换挡臂4上平行设置两排所述换挡滚轮6,当位于空档位置时,其中一排所述换挡滚轮6设于中间的所述档位锁定区,而在所述档位锁定凸起7上位于两端的所述档位锁定区面积较大,可以容纳两排所述换挡滚轮6,使档位锁定更稳定,防止在行驶过程中所述操纵杆5产生晃动,使用更加稳定可靠。根据所述档位锁定凸起7的宽度,所述换挡滚轮6也设置为两至三个,减小摩擦的效果最好。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换挡臂4内位于所述换挡滚轮6的上方设有压紧柱10,所述压紧柱10顶端与所述换挡臂4之间设有压紧弹簧15,所述压紧柱10底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换挡滚轮6的轮轴11,所述压紧弹簧15通过所述压紧柱10将所述换挡滚轮6压紧,使所述换挡滚轮6始终与所述档位锁定凸起7表面接触,在所述锁定区间隔棱8的配合下完成档位的锁定保持。所述换挡球销3与所述换挡主体2之间还连接有换挡选档装置,所述换挡选档装置包括通过转轴12转动安装在所述换挡主体2上用于实现换挡动作的角形臂13,所述角形臂13一端与所述换挡球销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2上位于所述角形臂13与所述换挡主体2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4,所述转轴12上位于所述回位弹簧14的内侧套装有用于实现选档动作的选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换挡主体,贯穿所述换挡主体转动设有换挡球销,所述换挡主体上跨设有换挡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臂朝向所述换挡主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换挡滚轮,所述换挡主体顶端设有与所述换挡滚轮配合使用的档位锁定装置,所述换挡主体上位于所述换挡臂的两侧相对设有选档防摩擦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换挡主体,贯穿所述换挡主体转动设有换挡球销,所述换挡主体上跨设有换挡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臂朝向所述换挡主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换挡滚轮,所述换挡主体顶端设有与所述换挡滚轮配合使用的档位锁定装置,所述换挡主体上位于所述换挡臂的两侧相对设有选档防摩擦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锁定装置包括在所述换挡主体上沿前后换挡方向呈弧形设置的档位锁定凸起,所述档位锁定凸起的顶面自中间向左右选档方向渐低弧形平滑过渡设置,所述档位锁定凸起的顶面布置有至少两个锁定区间隔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变速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档防摩擦装置包括限位转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其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西北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