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69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芦苇浆造纸的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包括加入次氯酸盐漂白,芦苇浆料漂白工艺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第二段采用生物酶漂白,第三段采用次氯酸盐漂白,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按以下工艺要求进行:浆料浓度8-20%、温度85-130℃、氧气用量1-4.5kg/T浆、NaOH用量1-4kg/T浆、硫酸镁用量0.1-1.0%;第二段采用生物酶漂白,按以下工艺要求进行:生物酶加入量:20-80g/T浆、浆料温度30-80℃、浆料浓度5-16%、浆料pH值5-12、浆料硬度2-8(KMnO↓[4])、时间0.5-4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漂白工艺可以降低漂率,提高漂白得率,降低洗净度和返黄值,提高浆料强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纸浆漂白工艺,特别是用于芦苇浆造纸的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
技术介绍
在我国有许多造纸厂都是用非木浆造纸,如用麦草浆、稻草浆或芦苇浆造纸。非木浆制浆的造纸废液--黑液,通过燃烧法碱回收工艺处理基本得到治理,但是纸浆漂白工段由于使用氯及氯化物为主要漂剂漂白浆料,这些氯及含氯漂剂损伤了纸浆纤维,降低了浆料的得率和纸浆强度,废水无法二次利用,只能采用中段水净化设备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芦苇浆漂白采用CEH漂白工艺,即第一段采用氯气(C)漂白技术、第二段采用碱(E)抽提木素漂白技术、第三段采用次氯酸盐(H)漂白技术,在漂白段(中段)废水中含有二恶英等致癌物质,不但极大的危害了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而且这些氯及含氯漂剂损伤了纸浆纤维,造成浆料洗浆度和返黄值高,降低了浆料的得率和纸浆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采用生物酶(X)漂白技术和氧(O)脱木素漂白技术及次氯酸盐(H)漂白技术组成OXH漂白工艺,替代原有的CEH漂白工艺,可以降低漂率,提高漂白得率,降低洗净度和返黄值,提高浆料强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包括加入次氯酸盐漂白,芦苇浆料漂白工艺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第二段采用生物酶漂白,第三段采用次氯酸盐漂白。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的工艺要求是浆料浓度8-20%、温度85-130℃、纯度为100%含量的氧气用量1-4.5kg/T浆、NaOH用量1-4kg/T浆、硫酸镁用量0.1-1.0%;第二段采用生物酶漂白的工艺要求是生物酶加入量20-80g/T浆、浆料温度30-80℃、浆料浓度5-16%、浆料PH值5-12、浆料硬度2-8(KMnO4)、时间0.5-4小时;第三段采用次氯酸盐漂白。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的优选工艺要求是浆料浓度10-15%、温度90-120℃、纯度为100%含量的氧气用量2-4kg/T浆、NaOH用量2-3.5kg/T浆、硫酸镁用量0.3-0.9%;第二段采取生物酶漂白的优选工艺要求是生物酶加入量50-60g/T浆、浆料温度50-70℃、浆料浓度8-12%、浆料PH值6-10、浆料硬度4-6(KMnO4)、时间1-2.5小时。生物酶为木聚糖酶或漆酶。木聚糖酶为1、内切-β-木聚糖酶;2、外切-β-木聚糖酶;3、β-木聚苷酶。能渗透到纸浆纤维内部,和木聚糖、木寡糖反应,产生木糖。漆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也是一种典型含铜糖蛋白,每个漆酶蛋白分子中含有四个铜离子,分属于三类,其中I型一个,II型一个,III型两个。漆酶分子中的铜离子是漆酶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在催化氧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本专利技术漂白工艺为OXH漂白工艺,其中O段为氧脱木素漂白、X段为生物酶漂白、H段为次氯酸盐漂白。将原来的CEH漂白工艺改造成OXH漂白工艺。通过减少次氯酸盐的用量,使总漂率从7.5%下降到1.0-4.5%。漂率下降,降低了Ca离子的加入量,并且能够减少纤维降解,提高浆料强度。采用OXH生物酶漂白技术后,OXH的废水的COD比原CEH漂白工艺的废水的COD下降1000-2000mg/L。漂白的废水COD含量的减少,说明浆料损失少,漂白得率高。由于采用OXH漂白工艺取代了原CEH漂白工艺,大大地减少了氯化有机物的产生源,在废水中大幅度减少了含有二恶英等的致癌物质,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以芦苇作为生产造纸用漂白纤维的原料,芦苇经过切断、除尘后,加入蒸煮药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芦苇分解成纤维,再经过净化工序,提取出漂白用的纤维,进入漂白工段。原CEH漂白工艺的第一段采用氯气(C)漂白技术、第二段采用碱(E)抽提木素漂白技术、第三段采用次氯酸盐(H)漂白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漂白工艺采用OXH生物酶漂白工艺,第一段采用氧(O)脱木素漂白技术、第二段采用生物酶(X)漂白技术、第三段采用次氯酸盐(H)漂白。实施例1用本专利技术的漂白工艺漂白芦苇浆,其步骤如下1、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浆料浓度8%,温度130℃,纯度为100%含量的氧气用量4.5kg/t浆,NaOH用量4kg/t浆,硫酸镁1.0%,用水洗去残余物;2、第二段洗涤后的芦苇浆浓度为16%、加入生物酶的加入量为80g/T浆、浆料温度为80℃、浆料PH值为12、桨料硬度为8(KMnO4)、时间为4小时,然后用水洗涤,用水洗去反应残余物。3、第三段采用次氯酸钙盐漂白,浆料浓度15%,漂率4.5%,温度45℃,时间4.5小时,漂后PH值7.5,用水洗去反应残余物。经测试洗净度为15.72mgN/L、PC值(返黄值)为2%、裂断长度(m)为4387、耐折(次)为15。采用CEH漂白工艺漂白芦苇浆所测试的数据为洗净度为18.55mgN/L、PC值(返黄值)为2.3%、裂断长度(m)为3787、耐折(次)为5。从实施例1的两种工艺对比生产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漂白工艺原CEH漂白工艺降低了洗净度和PC值(返黄值),芦苇纤维的裂断长和耐折次数增加,提高了浆料强度。实施例2用本专利技术的漂白工艺漂白芦苇浆,其步骤如下1、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浆料浓度14%,温度125℃,纯度为100%含量的氧气用量1.8kg/t浆,NaOH用量1.5kg/t浆,硫酸镁0.3%后,用水洗去残余物;2、第二段洗涤后的芦苇浆浓度为5%、加入生物酶的加入量为40g/T浆、浆料温度为50℃、浆料PH值为10、桨料硬度为4(KMnO4)、时间为0.5小时,然后用水洗涤,用水洗去反应残余物。3、第三段采用次氯酸钙盐漂白,浆料浓度8%,漂率1.8%,温度35℃,时间1.5小时,漂后PH值8,用水洗去反应残余物。经测试洗净度为14.84mgN/L、PC值(返黄值)为2.48%、裂断长度(m)为4260、耐折(次)为10。采用OH1H2漂白工艺漂白芦苇浆所测试的数据为洗净度为18.62、PC值(返黄值)为3.2、裂断长度(M)为3779、耐折(次)为8。从实施例2的两种工艺对比生产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漂白工艺比原CEH漂白工艺降低了洗净度和PC值(返黄值),芦苇纤维的裂断长和耐折次数增加,提高了浆料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包括加入次氯酸盐漂白,其特征是芦苇浆料漂白工艺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第二段采用生物酶漂白,第三段采用次氯酸盐漂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的工艺要求是浆料浓度8-20%、温度85-130℃、纯度为100%含量的氧气用量1-4.5kg/T浆、NaOH用量1-4kg/T浆、硫酸镁用量0.1-1.0%;第二段采用生物酶漂白的工艺要求是生物酶加入量20-80g/T浆、浆料温度30-80℃、浆料浓度5-16%、浆料PH值5-12、浆料硬度2-8(KMnO4)、时间0.5-4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的工艺要求是浆料浓度10-15%、温度90-120℃、纯度为100%含量的氧气用量2-4kg/T浆、NaOH用量2-3.5kg/T浆、硫酸镁用量0.3-0.9%;第二段采取生物酶漂白的工艺要求是生物酶加入量50-60g/T浆、浆料温度50-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纸浆漂白工艺,包括加入次氯酸盐漂白,其特征是:芦苇浆料漂白工艺第一段采用氧脱木素漂白,第二段采用生物酶漂白,第三段采用次氯酸盐漂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杨明生母辉民王洪兵赵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博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