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Ni/LiF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7417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Ni/LiF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可溶性镍盐和锂盐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溶液I、可溶性草酸盐和NH4F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溶液II;然后将溶液I加入到溶液II中进行沉淀反应,再对悬浮液进行分离得到固体分离物;最后将得到的固体分离物于惰性气氛炉中烧结,即得到Ni/LiF复合正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烧结温度低、过程易于控制、所得产品纯度高等优点,不仅解决了NiF2正极材料贫锂的缺陷、避免了强腐蚀性及剧毒的氢氟酸的使用,而且克服了高能球磨法和脉冲激光沉积法的设备复杂、能耗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Ni/LiF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涉及一种Ni/LiF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之一。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已经在硅、合金材料等方面获得较大突破,可逆容量高达4200mAh·g-1。而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多基于锂脱嵌机理,一般采用层状LiCoO2、尖晶石LiMn2O4和橄榄石LiFePO4等嵌锂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在锂脱嵌过程中一个3d金属离子只交换一个电子,所以理论质量比容量较低,如LiCoO2、LiMn2O4和LiFePO4的理论质量比容量分别为274、148和170mAh·g-1,实际比容量一般不超过160mAh·g-1,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量密度需求,急需开发新的正极材料。过渡金属氟化物工作电压高且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耐过充性能,理论容量更是嵌锂电极材料的2~3倍,是最有潜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FeF3、BiF3、NiF2、CuF2等金属氟化物正极材料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NiF2正极材料的标准电势高达2.96V,理论能量密度为1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Ni/LiF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将可溶性镍盐和锂盐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溶液I,其中镍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60%,Cu2+和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⑵将可溶性草酸盐和NH4F溶于水中,配制成溶液II,其中草酸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12%,NH4F与溶液I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草酸盐与溶液I中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⑶将溶液I加入到溶液II中进行沉淀反应1~3小时,再对悬浮液进行蒸发浓缩、干燥或对悬浮液进行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分离物,或对悬浮液直接进行喷雾干燥后得到固体分离物;⑷将步骤⑶得到的固体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Ni/LiF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将可溶性镍盐和锂盐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溶液I,其中镍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60%,Cu2+和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⑵将可溶性草酸盐和NH4F溶于水中,配制成溶液II,其中草酸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12%,NH4F与溶液I中L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草酸盐与溶液I中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⑶将溶液I加入到溶液II中进行沉淀反应1~3小时,再对悬浮液进行蒸发浓缩、干燥或对悬浮液进行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分离物,或对悬浮液直接进行喷雾干燥后得到固体分离物;⑷将步骤⑶得到的固体分离物于惰性气氛炉中烧结,再冷却至室温,则得到Ni/LiF复合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Ni/LiF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烧结前的碳材料混合,即:将碳材料与步骤⑶得到的固体分离物球磨后,再于惰性气氛炉中烧结,最后冷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安平陈崛东郭畅吴超郭育良付洋洋徐国荣宋海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