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556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5%,1.5%≤Si≤2.5%,0.1%≤Mn≤0.5%,P≤0.04%,0.1%≤Als≤0.4%,S≤0.007%,N≤0.005%,Ti≤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为:钢水通过连续浇铸和液芯压下成薄板坯,薄板坯直接进入加热炉加热保温;再经七机架连轧轧制成2.0~2.5mm厚度的热轧板;热轧板经过酸洗、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二次退火、涂层而制成0.5mm厚度的电工钢带成品。所得到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其磁性能优异,成品的铁损P1.5/50≤3.50W/Kg,磁感B5000≥1.69T;且钢板表面无条纹、瓦楞印等瑕疵,表面质量优良,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轧无取向电工钢
,尤其涉及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板广泛应用于制造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电机对电工钢板的磁性能要求很高,同时又对钢带表面质量有很严格的要求。在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电工钢带时,在化学成分在一定范围时,电工钢成品钢带表面会出现条纹、瓦楞印缺陷。随着国内电工钢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成品钢带就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及其制备方法,用过精确控制钢的成分及制备工艺,得到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磁性能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包括以下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5%,1.5%≤Si≤2.5%,0.1%≤Mn≤0.5%,P≤0.04%,0.1%≤Als≤0.4%,S≤0.007%,N≤0.005%,Ti≤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进一步地,优选为包括以下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34≤C≤0.0046%,1.7%≤Si≤2.3%,0.2%≤Mn≤0.3%,P≤0.04%,0.19%≤Als≤0.27%,S≤0.005%,N≤0.004%,0.003%≤Ti≤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钢板连铸成连铸坯;(2)连铸坯进入加热炉加热保温;(3)经七机架连轧成热轧板;(4)酸洗、一次冷轧;(5)中间退火(6)二次冷轧;(7)二次退火;(8)涂层,制得成品。所述步骤(2)中,加热炉的加热温度1100~1300℃,保温时间为0.5~1.5h。进一步地,优选为,加热温度1198~1252℃,保温时间0.8~1h。所述步骤(3)中,热轧的终轧温度在850~950℃,卷取温度在650~750℃。进一步地,优选为,热轧的终轧温度在858~882℃,卷取温度在667~693℃所述步骤(4)中,酸洗和一次冷轧在酸洗连轧线上进行,酸洗温度为70~90℃,一次冷轧采用四机架连轧。进一步地,酸洗温度优选为78~86℃。所述步骤(5)中,中间退火在连续退火炉中进行,退火温度为700~800℃,保温时间为1~3min,氮氢混合气体保护,氢气含量体积百分数在20~30%,炉内露点控制在25~40℃。进一步地,退火温度优选为780~800℃。所述步骤(6)中,二次冷轧在可逆轧机上进行,2~3道次轧制。所述步骤(7)中,二次退火在连续退火炉中进行,退火温度为750~900℃,保温时间为1~3min,氮氢混合气体保护,氢气含量体积百分数在20~30%,炉内露点控制在20~30℃。进一步地,退火温度优选为856~882℃。所述连铸坯、一次冷轧板、二次冷轧板的厚度分别为2.0~2.5mm、1.0~1.2mm、0.5mm。本专利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电工钢带的成分及生产工艺参数,得到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其磁性能优异,成品的铁损P1.5/50≤3.50W/Kg,磁感B5000≥1.69T;且钢板表面无条纹、瓦楞印等瑕疵,表面质量优良,满足用户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45,Si:1.80,Mn:0.3,P:0.03,Als:0.20,S:0.0040,N:0.0030,Ti:0.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的制备方法为:钢水连续浇铸和液芯压下成厚度65mm的薄板坯,薄板坯直接进入加热炉加热保温,加热炉的温度在1200℃,加热时间为1h;再经七机架连轧轧制成2.2mm厚度的热轧板;热轧板经过酸洗冷连轧(一次冷轧)、中间退火、单机架冷轧(二次冷轧)、二次退火、涂层而制成0.5mm厚度的电工钢带成品。热轧的终轧温度为880℃,卷取温度为690℃;盐酸酸洗温度为80℃;一次冷轧4道次轧至1.2mm厚度;中间退火在连续退火炉中进行,中间退火温度为780℃,保温时间2min;氮氢混合气体保护,氢气含量体积百分数在25%。二次冷轧3道次轧至0.5mm厚度;二次退火在连续退火炉中进行,二次退火温度为860℃,保温时间1.5min,氮氢混合气体保护,氢气含量体积百分数在25%,炉内露点控制在25℃。经上述工艺制造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表面没有条纹、瓦楞印等瑕疵,表面质量优良,成品的铁损P1.5/50为3.25W/Kg,磁感B5000为1.71T,磁性能优异。实施例2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35,Si:2.20,Mn:0.2,P:0.04,Als:0.25,S:0.0050,N:0.0040,Ti:0.006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的制备方法为:钢水连续浇铸和液芯压下成厚度55mm的薄板坯,薄板坯直接进入加热炉加热保温,加热炉的温度在1250℃,加热时间为0.8h;再经七机架连轧轧制成2.5mm厚度的热轧板;热轧板经过酸洗冷连轧(一次冷轧)、中间退火、单机架冷轧(二次冷轧)、二次退火、涂层而制成0.5mm厚度的电工钢带成品。热轧的终轧温度为860℃,卷取温度为670℃;盐酸酸洗温度为85℃;一次冷轧4道次轧至1.05mm厚度;中间退火在连续退火炉中进行,中间退火温度为800℃,保温时间1.5min;氮氢混合气体保护,氢气含量体积百分数在30%。二次冷轧2道次轧至0.5mm厚度;二次退火在连续退火炉中进行,二次退火温度为880℃,氮氢混合气体保护,氢气含量体积百分数在30%,炉内露点控制在30℃。经上述工艺制造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表面没有条纹、瓦楞印等瑕疵,表面质量优良,成品的铁损P1.5/50为3.05W/Kg,磁感B5000为1.70T,磁性能优异。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5%,1.5%≤Si≤2.5%,0.1%≤Mn≤0.5%,P≤0.04%,0.1%≤Als≤0.4%,S≤0.007%,N≤0.005%,Ti≤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质量优良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5%,1.5%≤Si≤2.5%,0.1%≤Mn≤0.5%,P≤0.04%,0.1%≤Als≤0.4%,S≤0.007%,N≤0.005%,Ti≤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34≤C≤0.0046%,1.7%≤Si≤2.3%,0.2%≤Mn≤0.3%,P≤0.04%,0.19%≤Als≤0.27%,S≤0.005%,N≤0.004%,0.003%≤Ti≤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钢板连铸成连铸坯;(2)连铸坯进入加热炉加热保温;(3)经七机架连轧成热轧板;(4)酸洗、一次冷轧;(5)中间退火(6)二次冷轧;(7)二次退火;(8)涂层,制得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热炉的加热温度1100~1300℃,保温时间为0.5~1.5h。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云高王立涛施立发裴英豪何峰丰慧夏雪兰张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