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337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从前向后依次间隔分布的手部结合件,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携带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相对于位于后侧的手部结合件进行往复转动的转动中心投影机构。使用时,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分别与一指关节的两骨块对应结合在一起,在转动中心投影机构的支持下,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即可带动一骨块绕关节进行转动,长时间下,即可实现关节以及肌肉的锻炼和康复,可辅助患者自行进行康复训练,经济适用。

Hand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knuckle trai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knuckle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more than two hand joints distributed in sequence from front to back, and each adjacent two hand joints is provided with a hand knuckle positioned on the front side relative to the hand knuckle positioned on the rear side for carrying the hand joint in each adjacent two hand joints. A rotating center projection mechanism for reciprocating rotation. When in use, each adjacent two hand joint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bones of a finger joint. Supported by a rotating center projection mechanism, the front hand joints of each adjacent two hand joints can drive a bone piece to rotate around the joint, and the joint and muscle can be realized for a long time.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can assist patients in their ow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ch is economical and appli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人的大部分日常活动需要手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帮助偏瘫患者改善并恢复手部运动功能是偏瘫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医疗资源紧张,而患者普遍存在术后康复不明显的现象。但是因时间、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条件长时间待在康复中心进行康复矫正治疗,这样训练时间不够,对于患者的康复是极其不利的。另外,目前现有的外骨骼设备存在辅助机构转动瞬心和手指转动瞬心不重合问题,会造成相对滑移现象;且目前的手部外骨骼在手指尺寸上不可调,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解决康复训练过程中相对滑移现象和适应患者指节长度的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从前向后依次间隔分布的手部结合件,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携带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相对于位于后侧的手部结合件进行往复转动的转动中心投影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中心投影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后侧的手部结合件上的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铰接相连,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铰接相连,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中心、另一端铰接中心、中部铰接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支撑件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位置可调地连接在所述手部结合件上。进一步地,除位于最后方的支撑件外,至少一个支撑件与其后侧相邻的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与所述手部结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长度调节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传力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以及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铰接相连,所述传力杆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的后侧相邻的所述支撑件铰接相连,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铰接相连,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所述传力杆构成复合铰链,且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之间的铰接点以及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之间的铰接点均位置可调,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五连杆、所述第六连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力杆之间的铰接点位置可调。进一步地,最后方的转动中心投影机构中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用球铰铰接相连,最后方的转动中心投影机构中的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用球铰铰接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相连成一体而共用一铰接转动副与所述支撑件铰接相连。进一步地,共设置四个所述手部结合件,用于从前向后分别一一对应与远节指骨、中节指骨、近节指骨和手掌相互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手部结合件用柔性绑带或弹性卡扣与手部相互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分别与一指关节的两骨块对应结合在一起,在转动中心投影机构的支持下,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即可带动一骨块绕关节进行转动,长时间下,即可实现关节以及肌肉的锻炼和康复,可辅助患者自行进行康复训练,经济适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转动中心投影机构和指骨长度调节机构,解决了康复训练过程中相对滑移现象和适应患者指节长度两大问题,满足了康复训练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中中转动中心投影机构的作用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中中长度调节机构的作用原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0手部结合件、201第一连杆、202第二连杆、203第三连杆、204支撑件、301传力杆、302第四连杆、303第五连杆、304第六连杆、01远节指骨、02中节指骨、03近节指骨、04手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从前向后依次间隔分布的手部结合件10,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10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携带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10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10相对于位于后侧的手部结合件10进行往复转动的转动中心投影机构。使用时,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分别与一指关节的两骨块对应结合在一起,在转动中心投影机构的支持下,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即可带动一骨块绕关节进行转动,长时间下,即可实现关节以及肌肉的锻炼和康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中心投影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第三连杆203以及设置在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10中的位于后侧的手部结合件10上的支撑件204,所述第一连杆20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204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连杆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02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202的另一端与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10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10铰接相连,所述第三连杆20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204铰接相连,所述第三连杆2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02的中部(即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部分)铰接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杆202的一端铰接中心、另一端铰接中心、中部铰接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杆201、所述第二连杆202、所述第三连杆203和所述支撑件204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上述这种转动中心投影机构的作用原理是:参见图2,图中ABCD代表转动中心投影机构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各铰接中心,E为AC延长线上一点,代表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的铰接中心,当上述平行四杆机构运动时,E点会绕BD延长线上某点F做圆周运动(可双向),其中虚拟杆件EF与AB、CD平行且相等,实施时只要将F点投影到手指关节运动中心,前侧的手部结合件相对后侧的手部结合件的转动中心就可以与手指关节运动中心重合,从而消除了滑移现象,称之为转动中心投影机构(也可称瞬心投影机构),这样在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的支撑和转动中心投影机构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关节反复转动,达到锻炼的目的。现有的手功能康复装置往往因为外骨骼转动中心和手部关节转动中心不重合,会产生相对滑移现象,造成二次伤害,而本专利技术的外骨骼转动中心投影机构与手指关节契合度非常高,可适应关节转动中心特点而对指节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保证锻炼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04位置可调地连接在所述手部结合件10上。以适应不同的指节的长度。具体实施中,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位置可调:所述支撑件204滑动连接在所述手部结合件10上,且所述支撑件204与所述手部结合件10的滑动配合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中心投影机构的各铰接轴。待支撑件滑动至合适位置后,支撑件与手部连接件之间通过销钉固定。在一实施例中,除位于最后方的支撑件204外,至少一个支撑件204与其后侧相邻的支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从前向后依次间隔分布的手部结合件,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携带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相对于位于后侧的手部结合件进行往复转动的转动中心投影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从前向后依次间隔分布的手部结合件,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携带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相对于位于后侧的手部结合件进行往复转动的转动中心投影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中心投影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后侧的手部结合件上的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每相邻两个手部结合件中的位于前侧的手部结合件铰接相连,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铰接相连,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中心、另一端铰接中心、中部铰接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支撑件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位置可调地连接在所述手部结合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位于最后方的支撑件外,至少一个支撑件与其后侧相邻的支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与所述手部结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长度调节机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功能康复指节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传力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王海瑞卢涛陈建军肖飞云贺良国杨岩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